一种转动堆叠连动型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99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并提供了一种既能通过转动堆叠实现结构防伪的同时,还可以直观显示瓶盖已开盖信息同时也能起到宣传作用的转动堆叠连动型防伪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筒盖、内柱盖以及外盖圆环底板,所述内柱盖适配转动置于所述外筒盖内,所述外盖圆环底板固定密封设置在所述外筒盖的底部,所述外盖圆环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外筒盖通过所述连接柱适配连接设置在外部瓶颈上,所述内柱盖的外壁上依次竖直设置有推动壁柱以及定位壁柱,所述外筒盖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推动壁柱之间适配活动设置有推送堆叠标识组件,所述外筒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推送堆叠标识组件相适配的标识展示窗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防伪瓶盖领域。于防伪瓶盖领域。于防伪瓶盖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堆叠连动型防伪瓶盖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动堆叠连动型防伪瓶盖。

技术介绍

[0002]面对市场上品种丰富的饮料和各种酒类,其包装早已成为吸引人们目光的亮点,精美的设计、别致的瓶型为它们增色不少。其中瓶盖,这一包装中的一个小环节,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塑造产品个性同样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酒类产品防伪越来越被厂家重视,酒瓶盖作为包装的一部分,其防伪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市面上的防伪酒瓶盖一般都是采用主动盖先扭转,再通过卡扣装置卡紧并带动从动盖作脱离瓶体的转动,开盖后从动盖不能再与瓶体重新组合,起到防伪作用。但这种方式在开盖后必须经人员拿起酒瓶取走盖体才能显示是已经开启而并非原封,缺少直观标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能通过转动堆叠实现结构防伪的同时,还可以直观显示瓶盖已开盖信息同时也能起到宣传作用的转动堆叠连动型防伪瓶盖。
[0004]本技术包括外筒盖、内柱盖以及外盖圆环底板,所述内柱盖适配转动置于所述外筒盖内,所述外盖圆环底板固定密封设置在所述外筒盖的底部,所述外盖圆环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外筒盖通过所述连接柱适配连接设置在外部瓶颈上,所述内柱盖的外壁上依次竖直设置有推动壁柱以及定位壁柱,所述外筒盖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推动壁柱的底部活动置于所述外盖圆环底板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推动壁柱之间适配活动设置有推送堆叠标识组件,所述定位壁柱的底部与所述外盖圆环底板之间留设有通过空间,所述推送堆叠标识组件适配活动置于所述定位壁柱的下方,所述外筒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推送堆叠标识组件相适配的标识展示窗位。
[0005]所述推送堆叠标识组件包括适配活动置于所述外盖圆环底板上的首位堆叠件以及末位堆叠件,所述首位堆叠件以及所述末位堆叠件均适配活动设在所述外筒盖与所述内柱盖之间且均置于所述定位壁柱的下方,所述定位壁柱与所述推动壁柱之间的最短距离长度等于所述首位堆叠件的顶面的长度,所述首位堆叠件的顶面长度大于所述首位堆叠件的底面的长度,所述首位堆叠件的首端侧边为第一竖直边,所述首位堆叠件的末端侧边为自上至下内斜的内斜边,所述末位堆叠件的顶面的长度小于所述末位堆叠件的底面的长度,所述末位堆叠件的首端侧边为自上至下外斜的外斜边,所述末位堆叠件的末端侧边为第二竖直边,所述推动壁柱的下段内壁对应抵紧所述第一竖直边,所述内斜边与所述外斜边相适配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竖直边与所述限位块的侧壁对应抵紧,所述首位堆叠件的顶面的长度与所述末位堆叠件的底面的长度相等,所述首位堆叠件以及所述末位堆叠件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标识体。
[0006]所述首位堆叠件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标识体,所述末位堆叠件的外壁上设置有第
二标识体,所述第一标识体与所述第二标识体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适配,所述第一标识体与所述第二标识体在分别与所述标识展示窗位相对应适配。
[0007]所述推送堆叠标识组件还包括若干块中位堆叠块,所述中位堆叠块适配活动置于所述所述首位堆叠件与所述末位堆叠件之间,所述中位堆叠块的长度分别与所述末位堆叠件的底面的长度以及所述首位堆叠件的顶面的长度相等,所述中位堆叠块的首端侧边与所述内斜边相适配且滑动配合,所述所述中位堆叠块的末端侧边与所述外斜边相适配且滑动配合,所述中位堆叠块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标识体,所述第三标识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标识体以及所述第二标识体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适配,所述第三标识体所述标识展示窗位相对应适配。
[0008]所述第一标识体适配设置在所述首位堆叠件的外壁的中段上,所述第二标识体适配设置在所述末位堆叠件的外壁的中段上,所述第三标识体适配设置在中位堆叠块的外壁的中段上。
[0009]所述内柱盖的顶端设置有便扭顶盖,所述便扭顶盖的底环面适配活动置于所述外筒盖的顶部的边缘上。
[0010]所述内柱盖的底端活动设置有瓶口塞盖,所述内柱盖的底端适配穿插在所述外盖圆环底板的内环处,所述瓶口塞盖与外部瓶口螺纹连接。
[0011]有益效果:在本技术中,外筒盖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外部瓶体的瓶颈环座上,转动内柱盖,通过推动壁柱的底段推动推送堆叠标识组件,直至首位堆叠件、中位堆叠件以及末位堆叠件自上至下依次竖直堆叠,完成堆叠后推动壁柱的底段通过末位堆叠件推动限位块,达到内柱盖与外筒盖的卡位连动,实现使内柱盖带动外筒盖转动,最后外筒盖转动扯断连接柱,外筒盖与瓶颈座脱离,内柱盖的瓶口塞盖脱离外部瓶口,完成开盖动作。由于连接柱断了无法恢复,因此起到防伪作用。
[0012]在首位堆叠件、中位堆叠件以及末位堆叠件自上至下依次竖直堆叠后,第一标识体、第三标识体以及第二标识体完成自上至下的组合排列,并在标识展示窗位进行展示,起到防伪以及宣传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内柱盖、外盖圆环底板以及推送堆叠标识组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外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推送堆叠标识组件的爆炸组合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外筒盖1、内柱盖2、外盖圆环底板3以及瓶颈座5,内柱盖2适配转动置于外筒盖1内,外盖圆环底板3固定密封设置在外筒盖1的底部,外盖圆环底板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外筒盖1通过连接柱适配连接设置在瓶颈座5上,瓶颈座5固定套设在外部瓶体的瓶颈上,内柱盖2的外壁上依次竖直设置有推动壁柱21以及定位壁柱22,外筒盖1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1,推动壁柱21的底部活动置于外盖圆环
底板3上,限位块11与推动壁柱21之间适配活动设置有推送堆叠标识组件,定位壁柱22的底部与外盖圆环底板3之间留设有通过空间,推送堆叠标识组件适配活动置于定位壁柱22的下方,外筒盖1上设置有与推送堆叠标识组件相适配的标识展示窗位12。
[0018]推送堆叠标识组件包括适配活动置于外盖圆环底板3上的首位堆叠件41以及末位堆叠件42,首位堆叠件41以及末位堆叠件42均适配活动设在外筒盖1与内柱盖2之间且均置于定位壁柱22的下方,定位壁柱22与推动壁柱21之间的最短距离长度等于首位堆叠件41的顶面的长度,首位堆叠件41的顶面长度大于首位堆叠件41的底面的长度,首位堆叠件41的首端侧边为第一竖直边411,首位堆叠件41的末端侧边为自上至下内斜的内斜边412,末位堆叠件42的顶面的长度小于末位堆叠件42的底面的长度,末位堆叠件42的首端侧边为自上至下外斜的外斜边421,末位堆叠件42的末端侧边为第二竖直边422,推动壁柱21的下段内壁对应抵紧第一竖直边411,内斜边412与外斜边421相适配且滑动配合,第二竖直边422与限位块11的侧壁对应抵紧,首位堆叠件41的顶面的长度与末位堆叠件42的底面的长度相等,首位堆叠件41以及末位堆叠件4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标识体。
[0019]首位堆叠件4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堆叠连动型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盖(1)、内柱盖(2)、外盖圆环底板(3)以及瓶颈座(5),所述内柱盖(2)适配转动置于所述外筒盖(1)内,所述外盖圆环底板(3)固定密封设置在所述外筒盖(1)的底部,所述外盖圆环底板(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外筒盖(1)通过所述连接柱适配连接设置在所述瓶颈座(5)上,所述瓶颈座(5)固定套设在外部瓶体的瓶颈上,所述内柱盖(2)的外壁上依次竖直设置有推动壁柱(21)以及定位壁柱(22),所述外筒盖(1)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推动壁柱(21)的底部活动置于所述外盖圆环底板(3)上,所述限位块(11)与所述推动壁柱(21)之间适配活动设置有推送堆叠标识组件,所述定位壁柱(22)的底部与所述外盖圆环底板(3)之间留设有通过空间,所述推送堆叠标识组件适配活动置于所述定位壁柱(22)的下方,所述外筒盖(1)上设置有与所述推送堆叠标识组件相适配的标识展示窗位(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堆叠连动型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堆叠标识组件包括适配活动置于所述外盖圆环底板(3)上的首位堆叠件(41)以及末位堆叠件(42),所述首位堆叠件(41)以及所述末位堆叠件(42)均适配活动设在所述外筒盖(1)与所述内柱盖(2)之间且均置于所述定位壁柱(22)的下方,所述定位壁柱(22)与所述推动壁柱(21)之间的最短距离长度等于所述首位堆叠件(41)的顶面的长度,所述首位堆叠件(41)的顶面长度大于所述首位堆叠件(41)的底面的长度,所述首位堆叠件(41)的首端侧边为第一竖直边(411),所述首位堆叠件(41)的末端侧边为自上至下内斜的内斜边(412),所述末位堆叠件(42)的顶面的长度小于所述末位堆叠件(42)的底面的长度,所述末位堆叠件(42)的首端侧边为自上至下外斜的外斜边(421),所述末位堆叠件(42)的末端侧边为第二竖直边(422),所述推动壁柱(21)的下段内壁对应抵紧所述第一竖直边(411),所述内斜边(412)与所述外斜边(421)相适配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竖直边(422)与所述限位块(11)的侧壁对应抵紧,所述首位堆叠件(41)的顶面的长度与所述末位堆叠件(42)的底面的长度相等,所述首位堆叠件(41)以及所述末位堆叠件(4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标识体。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智荣
申请(专利权)人:都江堰市南方真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