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95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耳带,所述耳带两端分别与口罩本体连接,所述口罩本体包括面层、杀菌层、过滤层、清香层和亲肤层,所述各层体之间层层叠合设置,所述杀菌层、过滤层和清香层均位于所述面层和所述亲肤层之间,所述杀菌层和所述过滤层均位于所述面层和所述亲肤层之间,所述面层用于与空气直接接触,以对通过其中的空气进行初次过滤,所述杀菌层用于对通过其中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所述过滤层用于对通过其中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以将不利于人体呼吸的细菌病毒、污染物等隔离于防护层,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健康、清新的呼吸环境。清新的呼吸环境。清新的呼吸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个人防护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频繁的工业活动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大量颗粒散布及悬浮于大气中,当中包括带有毒物质的大悬浮微粒,这些微粒可随呼吸进入人的身体内,并积聚在气管或肺中,影响人们的健康;此外,随着自然环境破坏以及人口流动的上升趋势,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日增,病菌能够轻易通过飞沫或浮游于空气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给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带来隐患。针对以上问题,若不能及时作出妥善的预防措施,人们的健康安全将会受到威胁,因此,具有生物安全功能的,具备杀灭细菌,灭活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口罩便渐渐成为需求。
[0003]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口罩均分为,民用平面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其结构特点及材料与数十年前的产品相比未有实质性改进,高度同质化多数产品亦为两层普通无纺布中间加有一层熔喷布结构,这样的口罩的功能比较单一,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口罩表面累积空气中大量的细菌和有害物,加上潮湿而温暖的环境,口罩便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繁殖的温床,当使用者脱下口罩时,很有可能会接触到表面的病原体,造成二次感染,此外,由于传统口罩的设计存在一定缺陷,例如边缘不能与皮肤服帖,导致外部颗粒物及有害物质容易直接进入呼吸道,进而大大降低口罩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耳带,所述耳带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连接,所述口罩本体包括位于外侧的面层和位于内侧的亲肤层,所述面层和所述亲肤层之间依次包括杀菌层、过滤层和清香层。
[0006]优选的,所述面层为防水聚丙烯无纺布,所述面层用于与空气直接接触,位于口罩本体最外侧。
[0007]优选的,所述杀菌层为抗菌改性后的无纺布。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为载银纳米活性炭无纺布。
[0009]优选的,所述清香层为薄荷微胶囊无纺布或香氛微胶囊无纺布。
[0010]优选的,所述亲肤层为ES冷感无纺布或纺粘聚丙烯无纺布,所述亲肤层用于与人体面部直接接触,位于口罩本体最内侧。
[0011]优选的,所述杀菌层设置于过滤层前侧,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清香层前侧。
[0012]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中部两端开设有U型切口。
[0013]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上下两端压合连接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采用软质硅胶材质。
[0014]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上端内部设有鼻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口罩本体,口罩本体包括面层、杀菌层、过滤层,清香层和亲肤层,面层、杀菌层、过滤层、清香层和亲肤层叠合设置,并且,杀菌层和过滤层均位于面层和亲肤层之间,面层用于与空气直接接触,以对通过其中的空气进行初次过滤,杀菌层用于对通过其中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过滤层用于对通过其中的空气进行过滤处理,以将不利于人体呼吸的细菌、污染物等隔离于防护层,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健康、清新的呼吸环境,方便人们的出行或工作,保障人们的呼吸健康,清香层由于内置的微胶囊香氛因子,可以使得人们口气更加清新,亲肤层用于与人体的面部直接接触,其材质可以提升罩体的舒适性,同时在罩体两侧设置的U型切口使得口罩更加贴合面部,密封性能更好,防护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护口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护口罩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护口罩的内部结构剖面图;
[0020]图中:1、口罩本体;2、耳带;3、U型切口;4、保护垫;5、面层;6、亲肤层;7、清香层;8、过滤层;9、杀菌层;10、鼻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耳带2,耳带2两端分别与口罩本体1连接,口罩本体1包括面层5、杀菌层9、过滤层8、清香层7和亲肤层6,杀菌层9、过滤层8和清香层7均位于面层5和亲肤层6之间口罩本体1上下两端压合连接有保护垫4,保护垫4采用软质硅胶材质,相当于一层防压伤层,可以有效保护患者鼻面部皮肤,避免压伤,口罩本体1上端内部设有鼻夹10,鼻夹10材质为聚烯烃高聚物镀层热镀锌细不锈钢丝,鼻夹10主要用于固定口罩与面部的贴合,保证口罩不会晃动,提升稳定性。
[0023]制备口罩本体1的具体的实施过程:以超声压制方法将面层5、杀菌层9、过滤层8、清香层和亲肤层6粘合,最终制得口罩本体1。
[0024]面层5为防水聚丙烯无纺布,面层5用于与空气直接接触,位于口罩本体1最外侧,起到一定的过滤与防水作用。
[0025]具体的,杀菌层9为抗菌改性后的无纺布,采用壳聚糖改性无机有机复合抗菌抗病毒剂,通过浸轧烘干工艺制备得到,经过试验证实,本技术所述抗菌抗病毒剂制备的口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抗病毒性且抑菌效果持久。
[0026]具体的,过滤层8为载银纳米活性炭AcF无纺布,活性炭纤维(AcF)是以有机纤维为前驱体,通过不同途径而制得的新型功能性纤维,做为继粉状活性炭和粒状活性炭之后的第三代产品的新型功能吸附材料,具有成型性好,耐酸、碱,电导性与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其不仅表面积大、孔径适中、分布均匀及吸附速度快,而且具有不同的形态,活性炭无纺布在催化、吸附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特征,通过银离子的加持使得其具备更好的过滤和净化
功能。
[0027]具体的,清香层7为薄荷微胶囊无纺布或香氛微胶囊无纺布。薄荷微胶囊无纺布是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是将薄荷因子用高分子化合物等在其外部生成一层连续薄膜进行包覆,形成具有核壳结构小粒子。薄荷因子无纺布具有提神醒脑,清热止痒的功效。
[0028]香氛胶囊无纺布是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是将香氛因子用高分子化合物等在其外部生成一层连续薄膜进行包覆,从而达到缓慢挥发香味的作用。
[0029]具体的,亲肤层6为一种ES冷感无纺布,ES是一种复合纤维,是聚烯烃系纤维的一种,该材质利用ES纤维本身吸热速度慢,散热速度快的介质原理,再通过加工处理后生产出来的ES冷感面料就会在接触皮肤的瞬间产生优异凉感。在另一实施例中,亲肤层6还可以为纺粘聚丙烯无纺布。亲肤层6用于与人体面部直接接触,位于口罩本体1最内侧。杀菌层9设置于过滤层8之前,过滤层8设置于清香层7之前。
[0030]进一步的,口罩本体1中部两端开设有U型切口3,相较传统口罩具有U型切口3的口罩更适合人面部佩戴,在面颊两侧的贴合度会更好,佩戴更加舒适,同样的,上下两端设置的软质硅胶保护垫4与鼻夹10组合形成更为稳定的罩体结构,一方面可以防止在大风天气口罩被吹落的可能,另一方通过与U型切口3结合在口罩的四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耳带(2),所述耳带(2)两端分别与所述口罩本体(1)连接,所述口罩本体(1)包括位于外侧的面层(5)和位于内侧的亲肤层(6),所述面层(5)和所述亲肤层(6)之间依次包括杀菌层(9)、过滤层(8)和清香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5)为防水聚丙烯无纺布,所述面层(5)用于与空气直接接触,位于口罩本体(1)最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层(9)为抗菌改性后的无纺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8)为载银纳米活性炭无纺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香层(7)为薄荷微胶囊无纺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安宜和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