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890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涉及电磁防护技术领域,包括供液舱和散热舱,供液舱包括第一中压模块,第一中压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空开,其中三个第一空开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一软启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保证机组在高空核爆电磁脉冲环境下正常工作。通过实验数据及与雷达联调测试,此防护系统满足GJB151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防护
,尤其涉及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电子信息时代。随着电子产品使用领域的扩大,电子系统集成度和精密性的提高,加之一些自然因素,导致我们所处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于车载系统而言,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采用什么样的电磁防护措施能够使得系统依旧能正常工作并保持性能不衰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如中国专利CN207269288U公开了一种电磁冲击防护系统,包括:第一对地泄放装置,用于对入侵的电磁波行波进行第一对地泄放;电磁波行波滞缓器,用于对经过第一对地泄放的电磁波行波进行反射并平滑电磁波行波;第二对地泄放装置,用于对经过反射和平滑后的电磁波行波进行第二对地泄放;EMC滤波装置,用于对经过第二对地泄放的电磁波行波进行EMC滤波。实施此技术的电磁冲击防护系统,通过增大行波波阻的器件来增大行波阻抗进而令行波反射,解决了各级响应问题,提高了对地泄放电压进而降低了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0004]在现有技术中,常规冷却机组只要确保满足强电磁干扰环境,随雷达整机联调能正常工作即可。而有些机组技术协议已经明确了电磁兼容试验项目,一般有CE102、CS101、CS114、CS115、CS116、RE102和RS103这七项内容,未涉及到高空核爆和静电放电敏感度,防护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规冷却机组只要确保满足强电磁干扰环境,随雷达整机联调能正常工作即可。而有些机组技术协议已经明确了电磁兼容试验项目,一般有CE102、CS101、CS114、CS115、CS116、RE102和RS103这七项内容,未涉及高空核爆和静电放电敏感度,防护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包括供液舱和散热舱,供液舱包括第一中压模块,第一中压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空开,其中三个第一空开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一软启动器,供液舱的下部分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机,第一软启动器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与其中一个第一电机电性连接,其中若干第一空开的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一接触器,第一接触器的下方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其中最外侧两个第一空开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一冗余电源,第一冗余电源的下方电性连接有主板和备板,主板和备板的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一光纤。
[0007]进一步地,第一空开与第一中压模块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地,第一软启动器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与主板和备板电性连接,第一接触器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与主板和备板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地,散热舱包括第二中压模块,第二中压模块的一侧上部电性连接有若干
第二空开,第二中压模块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机。
[0010]进一步地,第二空开的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二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的下方与其中一个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地,其中另一个第二空开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二软启动器,第二软启动器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与其中另一个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地,其中两个第二空开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二冗余电源,第二接触器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控制板,第二软启动器通过EMI/HEMP防护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控制板的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二光纤。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合理布排电气元件,区分强弱电分布。动力引线采用电连接器形式,信号引线进出加装滤波装置,通风孔设计蜂窝波导,箱体与面板搭接采用金属簧片和金属丝网衬垫。电缆选用屏蔽层密度≥90%规格的,屏效可达40dB。软件限幅,滤波防虚警。各动力部件就近接地,电缆屏蔽层可靠接地,整舱总接地汇集至接地桩上。
[0015]2、与上位机采用网络转光纤通讯,供液舱与散热舱之间采用RS485串口转光纤通讯,传输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不受电磁干扰影响,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的供液舱EMI/HEMP防护构造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的散热舱EMI/HEMP防护构造图。
[0018]图例说明:1、供液舱;11、第一空开;12、第一软启动器;13、第一中压模块;14、第一电机;15、第一接触器;16、第一光纤;17、主板和备板;18、第一冗余电源;2、散热舱;21、第二空开;22、第二中压模块;23、第二接触器;24、第二电机;25、第二软启动器;26、第二光纤;27、控制板;28、第二冗余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包括供液舱1和散热舱2,供液舱1包括第一中压模块13,第一中压模块1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空开11,其中三个第一空开11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一软启动器12,供液舱1的下部分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机14,第一软启动器12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与其中一个第一电机14电性连接,其中若干第一空开11的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一接触器15,第一接触器15的下方与第一电机14电性连接,其中最外侧两个第一空开11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一冗余电源18,第一冗余电源18的下方电性连接有主板和备板17,主板和备板17的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一光纤16,第一空开11与第一中压模块13电性连接,第一软启动器12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与主板和备板17电性连接,第一接触器15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与主板和备板17电性连接。
[0021]其次,散热舱2包括第二中压模块22,第二中压模块22的一侧上部电性连接有若干
第二空开21,第二中压模块22的一侧下部设置有若干第二电机24,第二空开21的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二接触器23,第二接触器23的下方与其中一个第二电机24电性连接,其中另一个第二空开21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二软启动器25,第二软启动器25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与其中另一个第二电机24电性连接,其中两个第二空开21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二冗余电源28,第二接触器23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控制板27,第二软启动器25通过EMI/HEMP防护与控制板27电性连接,控制板27的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二光纤26。
[0022]供液舱1和散热舱2联调工作,强电磁脉冲环境下,为雷达负载提供满足一定温度,流量和压力要求的冷却液。
[0023]拼接导电氧化技术
[0024]控制箱选用6mm厚的6061航空铝合金板5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包括供液舱和散热舱,其特征在于:供液舱包括第一中压模块,第一中压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空开,其中三个第一空开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一软启动器,供液舱的下部分设置有若干第一电机,第一软启动器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与其中一个第一电机电性连接,其中若干第一空开的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一接触器,第一接触器的下方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其中最外侧两个第一空开的下方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有第一冗余电源,第一冗余电源的下方电性连接有主板和备板,主板和备板的下方电性连接有第一光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空开与第一中压模块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车载机组电磁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软启动器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与主板和备板电性连接,第一接触器通过EMI/HEMP防护电性连接与主板和备板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蓉阮书超翁晓华张兆峰印丹肖凯张威钱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江苏防务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