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叶片遮阳篷的顶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78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叶片遮阳篷的顶部结构,包括左、右框梁、前、后框梁及百叶窗叶片,左、右框梁对应位置依次铰接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固定座,同侧各叶片固定座的下端通过销轴与同步连杆相连接,叶片固定座通过其上设置的转轴与对应的左框梁或右框梁转动设置,并通过防脱件实现叶片固定座位置的固定,同步连杆通过连动杆与转动组件相连,实现百叶窗叶片的大角度开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产品结构,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减少了加工工时,同时也简化了用户的安装过程,降低出错率,另外,通过将同步连杆转动组件采用下置设计,优化安装的位置关系,使得连动杆的拉动行程增加,进而实现百叶窗叶片的大角度开合。的大角度开合。的大角度开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叶片遮阳篷的顶部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遮阳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多叶片遮阳篷的顶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遮阳篷通常包括篷顶和立柱组成,其中篷顶有固定式的篷顶也有可实现开合的百叶窗式的篷顶,而针对可实现百叶窗叶片开合的遮阳篷的篷顶,其百叶窗叶片的开合角度通常受限于安装结构及空间的限制,无法实现叶片90度的开合,如专利号ZL201620468931.9公开的一种帐篷的百叶窗顶棚结构,具体结构包括圈梁、百叶窗叶片及转动机构,圈梁上依次铰接设置有固定件,各固定件通过联动长条相连接,百叶窗叶片的两端分别与固定件相连,转动机构用于带动固定件转动,进而实现百叶窗叶片的开合,其中转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有固定件的圈梁上,转动机构与固定件处于差不多高度位置,该种结构的设置,受其安装空间的限制,导致可操作的空间有限,使得百叶窗叶片在开合过程中,无法实现90度角度的开合,只能最大开合到60

75度的角度,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介绍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百叶窗式顶篷的百叶窗叶片无法实现大角度开合的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叶片遮阳篷的顶部结构,包括左框梁(1)、右框梁(2)、前框梁(3)、后框梁(4)及设置在左框梁(1)和右框梁(2)之间的若干个百叶窗叶片(5),左、右框梁的两端、前、后框梁的两端安装在临近的立柱(6)内,其特征在于左、右框梁对应位置依次铰接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固定座(7),同侧各叶片固定座(7)的下端通过销轴(8)与同步连杆(9)相连接,所述叶片固定座(7)通过其上设置的转轴(10)与对应的左框梁(1)或右框梁(2)转动设置,并通过防脱件(11)实现叶片固定座(7)位置的固定,所述同步连杆(9)通过连动杆(12)与转动组件相连,实现百叶窗叶片(5)的大角度开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遮阳篷的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框梁上对应设置有多个用于转轴(10)插接安装的插接孔(13)及垂直插接孔(13)设置的用于防脱件(11)快速安装的卡槽(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遮阳篷的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转轴(10)对应卡槽(14)的位置设置有环状凹槽(15),所述防脱件(11)为圆柱状杆体,防脱件(11)插入卡槽(14)后其上表面位于凹槽(15)内,用于阻挡叶片固定座(7)在左右水平方向上的移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遮阳篷的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叶片固定座(7)上还对称设置有两定位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年高蒋民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临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