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晶专利>正文

一种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4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负压贮血管、单翼防漏塞和采血针,所述的负压贮血管包括试管和密封塞,密封塞上有开关,开关的前端为楔形,开关的上端通过橡皮圈固定在密封塞上,开关上有与密封塞的导向柱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容易控制血液流速,而且不会发生血液外滴现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既为采血者提供了安全保障,又为医生减轻了工作量,容易推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采血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用于静脉采血的器械主要有二种,一种是采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抽血送检,但存有以下弊病一是在抽血过程中要人为控制血量,稍不注意便造成抽血过多或过少,二是使用不便,先用注射器抽血后,再注入试管内,控制不当便造成血液溢出试管污染环境,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成导致化验工作不准确、不及时,甚至要重新抽血,这样给采血者增加了负担,也给化验者带来了麻烦。另一种是近年来各种各样取代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采血的采血器,这一类型的静脉采血器虽然能定量静脉采血,临床使用性能可靠,但仍存在采血时不好控制血液流速,仍有可能造成血液外滴,使用时行穿刺静脉,待有回血后,须腾出双手用负压管穿刺针连接负压贮血管,不熟练的采血者感到不好使用之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控制血液流速,不易发生血液外滴的采血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负压贮血管、单翼防漏塞和采血针,所述的负压贮血管包括试管和密封塞,密封塞上有开关,开关的前端为楔形,开关的上端通过橡皮圈固定在密封塞上,开关上有与密封塞的导向柱配合的凹槽。本技术容易控制血液流速,而且不会发生血液外滴现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既为采血者提供了安全保障,又为医生减轻了工作量,容易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不采血状态示意图;图2为采血针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采血状态示意图;其中1、单翼防漏塞,2、开关,3、橡皮圈,4、导向柱,5、密封塞,6、橡胶密封圈,7、塑料管,8、试管,9、针柄,10、采血针,11、保护套,12、刻度,1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单翼针柄9装有采血针10,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型号的采血针,采血针10上载有塑料保护套11,在密封塞5上装有开关2,其前端为楔形,上面用橡皮圈3固定在密封塞5上,在开关2上还开有与密封塞5上的导向柱4成动配合的凹糟13,将密封塞5套上橡胶密封圈6塞住试管8,试管8抽真空,形成负压,在密封塞5内部开一通孔并衬于医用透明塑料管7,单翼防漏塞1一端为椎形另一端为单翼状,不采血时,防漏塞1插入塑料管7内,既可密封塑料管7还可承受开关2压力不使塑料管7变形。采血针严格消毒。采血时,拔出防漏塞1,装上采血针10,去掉保护套11,手持针柄9将针10刺入人体静脉,按下开关2,在负压作用下,血液即流入试管8内,足量时,松开开关2,血液停止流动,即停止抽血,将密封塞5拔出试管8,便可送检。权利要求1.一种采血器,包括负压贮血管、单翼防漏塞(1)和采血针(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贮血管包括试管(8)和密封塞(5),密封塞(5)上有开关(2),开关(2)的前端为楔形,开关(2)的上端通过橡皮圈(3)固定在密封塞(5)上,开关(2)上有与密封塞(5)的导向柱(4)配合的凹槽(1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器,本技术包括负压贮血管、单翼防漏塞和采血针,所述的负压贮血管包括试管和密封塞,密封塞上有开关,开关的前端为楔形,开关的上端通过橡皮圈固定在密封塞上,开关上有与密封塞的导向柱配合的凹槽。本技术容易控制血液流速,而且不会发生血液外滴现象,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既为采血者提供了安全保障,又为医生减轻了工作量,容易推广。文档编号A61B5/15GK2803275SQ20052008476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周晶 申请人:周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血器,包括负压贮血管、单翼防漏塞(1)和采血针(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贮血管包括试管(8)和密封塞(5),密封塞(5)上有开关(2),开关(2)的前端为楔形,开关(2)的上端通过橡皮圈(3)固定在密封塞(5)上,开关(2)上有与密封塞(5)的导向柱(4)配合的凹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晶
申请(专利权)人:周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