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834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聚丙烯树脂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内外饰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PP)因其密度轻、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注塑零件中,在聚丙烯基体中添加滑石粉、乙烯

辛烯共聚物可以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刚性及韧性,拓宽聚丙烯材料的应用范围,满足制件在高低温条件下的应用工况。但是向聚丙烯材料中添加滑石粉和乙烯

辛烯共聚物,因其为异相物质,将造成材料在后续加工过程中流动性差异变大,其中滑石粉为无机材料,其在熔融状态下流动性极差,需要由PP基体树脂作为载体参与流动。但无机材料与有机PP基体树脂因界面结合较差而出现相容性问题,导致材料在熔融状态下基体树脂与滑石粉之间的分离,造成熔体体流动不稳定,而添加的乙烯

辛烯共聚物,因一般流动性较差,粘度较大且其作为异相物质与PP基体存在相容性问题,造成其在熔融状态下,与PP树脂相比流动缓慢,剪切作用增加,会逐渐产生微观的组分呈现相分离,流动速度不一致的情况,产生熔体流动不稳定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聚丙烯树脂40

70份、聚乙烯树脂5

15份、乙烯

辛烯共聚物3

10份、滑石粉5

30份、丙烯

乙烯共聚物2

1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1

10份、抗氧剂0.5

1份、抗光老化剂0.5

1份。
[0005]优选地,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聚丙烯树脂56

66份、聚乙烯树脂8

10份、乙烯

辛烯共聚物6

9份、滑石粉10

20份、丙烯

乙烯共聚物5

8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2

6份、抗氧剂0.5

1份、抗光老化剂0.5

1份。
[0006]优选地,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共聚聚丙烯。
[0007]所述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不包括丙烯

乙烯共聚物。
[0008]所述聚丙烯树脂在23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

80g/10min;优选地,所述聚丙烯树脂在23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

50g/10min,按照测试标准ISO 1133
‑1‑
2011执行。
[0009]优选地,所述聚乙烯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在19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7

14g/10min;更优选地,所述聚乙烯树脂在190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

12g/10min,按照测试标准ISO 1133
‑1‑
2011执行。
[0010]所述乙烯

辛烯共聚物在19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7

14g/10min;优选地,所述乙烯

辛烯共聚物在19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

10g/10min,按照测试标准ISO 1133
‑1‑
2011执行。
[0011]优选地,所述滑石粉的平均粒径为1250目

4000目。
[0012]所述丙烯

乙烯共聚物在23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4g

21g/10mim;优选地,所述丙烯

乙烯共聚物在19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5

18g/10min,按照测试标准ISO 1133
‑1‑
2011执行。
[0013]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在23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5

28g/10min;优选地,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在23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8

22g/10min,按照测试标准ISO 1133
‑1‑
2011执行。
[0014]上述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乙烯

辛烯共聚物、滑石粉、丙烯

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抗氧剂、抗光老化剂混合,得到预混料,熔融挤出,造粒干燥,即得。
[0015]优选地,所述熔融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条件为:一区温度80

100℃,二区温度190

210℃,三区温度190

210℃,四区温度190

210℃,五区温度190

210℃,六区温度190

210℃,七区温度190

210℃,八区温度190

210℃,九区温度190

210℃,主机转速450

550转/分钟;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44:1

48:1。
[0016]上述聚丙烯组合物在制备车用内外饰零件,例如仪表板、手套箱、门板、轮眉等对外观要求较高的零件中。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专利技术在聚丙烯配方体系中同时添加特定熔体流动速率的聚乙烯树脂、乙烯

辛烯共聚物、丙烯

乙烯共聚物、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其中,丙烯

乙烯共聚物降低乙烯

辛烯共聚物与聚丙烯树脂的流动差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降低聚丙烯树脂与滑石粉的流动差异,同时丙烯

乙烯共聚物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的流动性差异较小,从而间接降低聚丙烯、乙烯

辛烯共聚物、滑石粉三者之间的流动差,共同起到稳定材料流动性的作用,从而避免材料在经过狭小的浇口时因压力骤降,各组分流动性差异较大,造成喷射时出现长的喷射痕,影响制件外观的问题。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熔体流动速率为1

12g/10min的聚乙烯树脂和粒径为1250目

4000目的滑石粉,可进一步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聚丙烯树脂40

70份、聚乙烯树脂5

15份、乙烯

辛烯共聚物3

10份、滑石粉5

30份、丙烯

乙烯共聚物2

1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1

10份、抗氧剂0.5

1份、抗光老化剂0.5

1份;所述聚丙烯树脂在23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

80g/10min,按照测试标准ISO 1133
‑1‑
2011执行;所述乙烯

辛烯共聚物在19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7

14g/10min,按照测试标准ISO 1133
‑1‑
2011执行;所述丙烯

乙烯共聚物在19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4g

21g/10mim,按照测试标准ISO 1133
‑1‑
2011执行;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在230℃、2.16kg测试条件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5

28g/10min,按照测试标准ISO 1133
‑1‑
2011执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聚丙烯树脂56

66份、聚乙烯树脂8

10份、乙烯

辛烯共聚物6

9份、滑石粉10

20份、丙烯

乙烯共聚物5

8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聚物2

6份、抗氧剂0.5

1份、抗光老化剂0.5

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喷射痕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和/或共聚聚丙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树脂根据ISO 1133
‑1‑
2011标准使用2.16kg重量在190℃的温度下测量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昌竹陈平绪叶南飚陈延安陈桂吉钱文轩陶四平王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