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25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顶部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搅拌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括竖板和网袋;所述竖板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侧壁,所述竖板的内侧固接有多个网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力罐技术领域,该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通过竖板、网袋和第一壳体的配合,实现了本装置在搅拌混合工作过程中的杂质收集,使得使用者在打开底部阀门清理杂质的同时,可以在工作工程中集中收集杂质,不仅缩短使用者定期清理杂质的周期,也大大减轻了使用者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


[0001]本技术涉及压力罐
,具体为搅拌混合压力罐。

技术介绍

[0002]医药制造是指原料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医药类产品的过程,包含通常所说的中西药制造。药剂学是主要讲述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合理利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压力罐用于闭式水循环系统中,起到了平衡水量及压力的作用,避免安全阀频繁开启和自动补水阀频繁补水。在医药制造的生产过程中常会用到搅拌混合压力罐,因此这是就需要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进行药剂搅拌混合生产,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3105122.1”的一种高效搅拌混合压力罐,包括壳体,所述横板的内侧固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接有螺杆,所述滑杆的外壁下方滑动卡接有浮球,所述浮球的一侧固接有弯杆。该技术涉及压力罐
,通过螺杆、马达和弯杆之间的配合,使用者可根据不同混合原料的需求启动马达来改变开关的位置,实现了对不同液位量的控制,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工作时不便于灵活控制罐体内液体量的大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搅拌工作的正常进行的问题。
[0003]现有的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通常是将反应物料倒入压力罐内,利用搅拌杆对其搅拌混合。
[0004]但是现有的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在清理罐体内的杂质时,常采用打开阀门将杂质排出,这种方式存在局限性,需要使用者定期打开阀门对其进行清理,造成使用者的工作负担加重,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解决了现有的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在清理罐体内的杂质时,常采用打开阀门将杂质排出,这种方式存在局限性,需要使用者定期打开阀门对其进行清理,造成使用者的工作负担加重,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顶部固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外壁通过密封轴承与第二壳体的内壁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一侧连通有进料口,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另一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末端通过法兰盘连通有弯管,所述弯管的末端通过法兰盘连通有增压管,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安装有蝶阀,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搅拌单元,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括竖板和网袋;所述竖板设置于第一壳体的侧壁,所述竖板的内侧固接有多个网袋。
[0007]优选地,所述竖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插杆、第三
压缩弹簧和把手;所述插杆插接于竖板的底部凹槽,所述插杆的外壁与第一壳体的侧壁凹槽滑动卡接,所述插杆的末端固接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的末端固接于第一壳体的侧壁凹槽,所述插杆的外壁一侧固接有把手。
[0008]优选地,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杆、搅拌叶、竖杆、插槽、第一压缩弹簧、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一卡块和第二压缩弹簧;多个所述搅拌叶均设置于减速器的输出端下方,多个所述搅拌叶的顶部均固接有搅拌杆,位于最上方的搅拌杆与减速器的输出端相固接,多个所述搅拌叶的底部均固接有竖杆,多个所述搅拌杆的顶部均开设有插槽,位于上方的竖杆插接于插槽,所述竖杆的侧壁凹槽卡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外壁滑动卡接于搅拌杆的内壁凹槽,所述第一卡块的侧壁固接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第一卡块的外壁和搅拌杆的内壁凹槽,所述第二拉杆的底部凹槽插接有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搅拌杆的侧壁凹槽相滑动卡接,所述搅拌杆的侧壁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第一拉杆的底部和搅拌杆的侧壁凹槽。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滑轨、U型件、第四压缩弹簧、第二卡块和卡槽;所述第四压缩弹簧的底部固接于第二壳体的侧壁凹槽,所述第四压缩弹簧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外壁与第二壳体的侧壁凹槽滑动卡接,所述第二卡块的上方设置有U型件,所述U型件的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卡块的顶部卡接于卡槽,所述U型件的内壁底部滑动卡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顶部固接于第一壳体的外壁。
[0010]优选地,所述蝶阀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直管,两个所述直管分别与第一壳体的底部两侧相连通,两个所述直管的末端安装有球阀。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通过竖板、网袋和第一壳体的配合,实现了本装置在搅拌混合工作过程中的杂质收集,使得使用者在打开底部阀门清理杂质的同时,可以在工作工程中集中收集杂质,不仅缩短使用者定期清理杂质的周期,也大大减轻了使用者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2]通过竖杆、第一拉杆和第一卡块的配合,实现多个搅拌叶之间的快速拼接和拆卸,当其中一个搅拌叶出现损坏时,方便使用者快速对其进行拆卸更换,与现有的相比无需整体更换,节约了使用成本,同时其结构设计简单,便于使用者快速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插杆、第三压缩弹簧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中搅拌杆、搅拌叶和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1中插槽、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1中U型件、滑轨和第二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伺服电机,5、减速器,6、进料口,7、弯管,8、增压管,9、蝶阀,10、直管,11、球阀,12、搅拌杆,13、搅拌叶,14、竖杆,15、插槽,16、第一压缩弹簧,17、第一拉杆,18、第二拉杆,19、第一卡块,20、第二压缩弹簧,21、竖板,22、网
袋,23、插杆,24、第三压缩弹簧,25、把手,26、滑轨,27、U型件,28、第四压缩弹簧,29、第二卡块,30、卡槽,31、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现有的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在清理罐体内的杂质时,常采用打开阀门将杂质排出,这种方式存在局限性,需要使用者定期打开阀门对其进行清理,造成使用者的工作负担加重,工作效率降低。
[0022]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通过竖板、网袋和第一壳体的配合,实现了本装置在搅拌混合工作过程中的杂质收集,使得使用者在打开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壳体(3),所述第二壳体(3)的外壁顶部固接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固接有减速器(5),所述减速器(5)的输出端外壁通过密封轴承与第二壳体(3)的内壁顶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壳体(3)的顶部一侧连通有进料口(6),所述第二壳体(3)的顶部另一侧连通有进气管(31),所述进气管(31)的末端通过法兰盘连通有弯管(7),所述弯管(7)的末端通过法兰盘连通有增压管(8),所述第一壳体(2)的底部安装有蝶阀(9),所述减速器(5)的输出端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个搅拌单元,所述第一壳体(2)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包括竖板(21)和网袋(22);所述竖板(21)设置于第一壳体(2)的侧壁,所述竖板(21)的内侧固接有多个网袋(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2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插杆(23)、第三压缩弹簧(24)和把手(25);所述插杆(23)插接于竖板(21)的底部凹槽,所述插杆(23)的外壁与第一壳体(2)的侧壁凹槽滑动卡接,所述插杆(23)的末端固接有第三压缩弹簧(24),所述第三压缩弹簧(24)的末端固接于第一壳体(2)的侧壁凹槽,所述插杆(23)的外壁一侧固接有把手(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用搅拌混合压力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杆(12)、搅拌叶(13)、竖杆(14)、插槽(15)、第一压缩弹簧(16)、第一拉杆(17)、第二拉杆(18)、第一卡块(19)和第二压缩弹簧(20);多个所述搅拌叶(13)均设置于减速器(5)的输出端下方,多个所述搅拌叶(13)的顶部均固接有搅拌杆(12),位于最上方的搅拌杆(12)与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翠英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大熊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