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及连接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12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及连接管件,涉及钢增强复合管材技术领域。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隔层、聚乙烯内层、全钢增强层、聚乙烯外层以及保护层,全钢增强层的两侧包覆有一层粘接树脂层,复合管材的端部设有增强环层,增强环层设于聚乙烯外层与保护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材强度大,连接管件简单,无需进行氧化层的处理,无需标记承插深度,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高安装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及连接管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增强复合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及连接管件。

技术介绍

[0002]聚乙烯(PE)管道以其优异的物理性能,耐腐蚀,密封性、耐磨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用于天然气小截面黄管到48in直径用于工业和城市管道的厚壁黑管。大直径中空壁管用作混凝土制成的雨水排水管和其它下水道管线的替代物增长也非常迅速。随着聚乙烯管道的应用环境越来越复杂,对聚乙烯管道的各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人们对聚乙烯管道做了很多的研究。
[0003]普通钢丝网增强复合管及PE管(聚乙烯管)采用钢丝网作为增强材料与PE复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PE管,但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没有保护层,卸货时置于地上,碰到石子等尖锐物,容易产生划痕,连接后通水承压容易应力开裂,且聚乙烯管外表面划伤后,开裂处承压容易迅速变大;储存时,不一定具备阴凉的条件,暴晒后,影响使用寿命;二是管材之间焊接连接后,高温破坏胶层,通水后钢丝增强层无法固定,承压后会发生鼓包;三是管件与管材的连接时的安装过程繁琐复杂:依次包括去氧化层、氧化层处理、清洁焊接截面、测量管件、标记管材、承插深度标记、承插管件以及通电焊接;四是因管材与管件承插存在空隙,焊接后容易导致着火,且容易因偷懒没有标记管件承插深度导致管件漏水;五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本身有很好的耐化学腐蚀能力,但是它的气体阻隔性能不好,在高压力的情况下,各种小分子气体容易穿透内壁聚乙烯材料接触到增强材料,腐蚀性气体接触到钢材以后产生化学腐蚀,水汽接触到玻纤后会发生水解腐蚀,聚乙烯材料本身也有碳氢腐蚀,因此导致增强层产生各种腐蚀从而使复合管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失效。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的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及连接管件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及连接管件,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方案,能够抗划伤防紫外线防氧化,能够免打磨氧化层,不用标记承插深度,减少管件连接步骤,保护层保护复合管材不被划伤,能够减少管件连接后发生鼓包、着火、漏水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及连接管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聚乙烯内层、全钢增强层、聚乙烯外层以及保护层,所述全钢增强层的两侧包覆有一层粘接树脂层,所述复合管材的端部设有增强环层,所述增强环层设于所述聚乙烯外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内层的内侧还设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采用尼龙

11或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制成。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强环层采用聚乙烯、纤维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增强环层采用的材料拉伸强度不小于22MPa。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采用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成。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钢增强层采用左右连续螺旋缠绕形成网状骨架。
[001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的连接管件,包括双增强电热熔管件,所述双增强电热熔管件包括聚乙烯层和设于所述聚乙烯内部的增强骨架层,所述聚乙烯层的端部设有插接区,所述插接区的口径大于所述复合管材的外部直径,所述插接区包括熔区和位于端部的非加热区,所述熔区内侧壁设有电熔丝,所述电熔丝穿过所述聚乙烯层与设于外部的接线柱连接,所述聚乙烯层外包覆一层绝缘层。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强骨架采用纤维、钢丝或钢板制成,所述增强骨架层通过粘接树脂与所述聚乙烯层复合成型。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加热区的长度小于或等于5mm。
[001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的连接管件,包括双增强金属连接管件,所述双增强金属连接管件包括两组内锥套和法兰,所述内锥套开设有锥孔,所述锥孔内设有螺纹槽,用于与所述复合管材的连接区螺纹连接,所述法兰设于两个所述内锥套之间,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内锥套之间设有穿过所述双增强连接管件内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穿过所述法兰的端部。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锥套采用碳钢+镀锌、碳钢+IPN8710防腐材料或316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隔层、聚乙烯内层、全钢增强层、聚乙烯外层以及保护层,所述全钢增强层的两侧包覆有一层粘接树脂层,所述复合管材的端部设有增强环层,所述增强环层设于所述聚乙烯外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通过全钢增强层与聚乙烯内层和外层复合形成复合管材,大大增加了聚乙烯管道的强度,通过在复合管材的外部设置保护层,能够保护管材表面避免被划伤以及能够抗氧化抗紫外线,有效延长管材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复合管材的端部设置增强环层,能够避免电熔管件高温焊接破坏连接处胶层,导致通水承压后连接处鼓包问题,能够对连接的管材进行纠偏,解决因管材与管件承插存在空隙,焊接后导致的着火问题,能够明确承插深度,解决因没有标记管件承插深度导致的管件漏水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管材强度大,连接管件简单,无需进行氧化层的处理,无需标记承插深度,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高安装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的结构剖视
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增强电热熔连接管件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增强金属连接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00、聚乙烯内层;101、全钢增强层;102、聚乙烯外层;103、保护层;104、增强环层;105、阻隔层;200、聚乙烯层;201、增强骨架层;202、电熔丝;203、非加热区;204、接线柱;205、绝缘层;300、内锥套;301、法兰;302、螺纹槽;303、螺栓;304、螺母;305、连接件;400、复合管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增强电热熔连接管件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聚乙烯内层、全钢增强层、聚乙烯外层以及保护层,所述全钢增强层的两侧包覆有一层粘接树脂层,所述复合管材的端部设有增强环层,所述增强环层设于所述聚乙烯外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内层的内侧还设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采用尼龙

11或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环层采用聚乙烯、纤维或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增强环层采用的材料拉伸强度不小于22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采用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及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钢增强层采用左右连续螺旋缠绕形成网状骨架。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双增强全钢螺旋线聚乙烯复合管材的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增强电热熔管件,所述双增强电热熔管件包括聚乙烯层和设于所述聚乙烯内部的增强骨架层,所述聚乙烯层的端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况波陈京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信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