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激光器固体增益介质的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94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6
本申请涉及激光器增益介质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激光器固体增益介质的温控装置。该用于激光器固体增益介质的温控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夹持组件,设置在散热组件的顶面,用于夹持固体增益介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夹持组件上,用于监测夹持组件的温度;温度调节器,设置在散热组件与夹持组件之间;温度调节器的底面抵接在散热组件的顶面,温度调节器的顶面抵接在夹持组件的底面;温控模块,分别与温度调节器和温度传感器连接;其中,温控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到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温度,并根据监测温度,向温度调节器发出调节温度的指令。本申请一种用于激光器固体增益介质的温控装置能够实现对固体增益介质的精准控温。控装置能够实现对固体增益介质的精准控温。控装置能够实现对固体增益介质的精准控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激光器固体增益介质的温控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激光器增益介质温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激光器固体增益介质的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固体激光器中,需要通过固体增益介质来进行激光功率和能量放大,而激光经过固体增益介质时会产生热量,使固体增益介质的温度发生变化。由于固体增益介质的性能对温度十分敏感,因此,若要保持固体增益介质性能稳定,需要精确控制增益介质的温度。
[0003]对于固体增益介质的温度控制,传统方法是通过风冷散热或水冷散热等方式实现,根据已公开的相关资料,无论是风冷散热还是水冷散热,大部分结构仅能够粗略的控制温度,例如将温度控制在
±
1℃。若要将实现精确控温,例如,温度控制在
±
0.1℃,通过风冷散热或水冷散热等是无法达到的。
[0004]此外,在固体增益介质工作的初期,温度无法达到工作温度,因此需要对固体增益介质进行精确升温,以便使得固体增益介质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显然,风冷散热或水冷散热等方式是无法实现精确升温的。
[0005]因此,亟需提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激光器固体增益介质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组件;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散热组件的顶面,用于夹持所述固体增益介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上,用于监测所述夹持组件的温度;温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之间;所述温度调节器的底面抵接在所述散热组件的顶面,所述温度调节器的顶面抵接在所述夹持组件的底面;温控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调节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其中,所述温控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温度,并根据所述监测温度,向所述温度调节器发出调节温度的指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器固体增益介质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热沉底座,设置在所述温度调节器的顶面,且所述热沉底座的背离所述温度调节器的一侧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用于夹持所述固体增益介质;热沉盖,覆盖在所述夹持部的上方,并与所述夹持部合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固体增益介质的容纳空间;固定部,用于将所述热沉盖固定在所述热沉底座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激光器固体增益介质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梯形块和第二梯形块,所述第一梯形块和所述第二梯形块镜像设置,所述第一梯形块和所述第二梯形块的顶边相对,且间隔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固体增益介质的间隙,其中,所述热沉盖通过所述固定部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梯形块和所述第二梯形块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激光器固体增益介质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锁紧螺钉,包括螺帽和螺杆,所述螺帽与所述螺杆连接,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热沉盖,与所述热沉底座螺接;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山刘民哲孙丽媛赵坤翟瑞占贾中青王巍张四维刘梦霖王丽莎李欢欣田晓琳尹晓琴朱天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