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波导近眼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AR显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波导近眼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显示装置快速发展。AR应用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较大的视场角,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但目前AR受到体积及效率的影响,AR的视场角很小,通常在25
‑
40
°
之间,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波导近眼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AR的视场角很小,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波导近眼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引擎,用于发射第一虚拟显示图像的第一信号光;第二显示引擎,用于发射第二虚拟显示图像的第二信号光;光波导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光和所述第二信号光;衍射光学元件,用于耦出经所述光波导元件传播的所述第一信号光和所述第二信号光;所述第一显示引擎和所述第二显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波导近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引擎,用于发射第一虚拟显示图像的第一信号光;第二显示引擎,用于发射第二虚拟显示图像的第二信号光;光波导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光和所述第二信号光;衍射光学元件,用于耦出经所述光波导元件传播的所述第一信号光和所述第二信号光;所述第一显示引擎和所述第二显示引擎在所述光波导元件的耦入侧沿第一方向排布,以使所述第一信号光和所述第二信号光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布并拼接的第一虚拟显示图像和第二虚拟显示图像;所述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光波导元件的耦入面的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近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引擎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一光路传输元件;所述第一光路传输元件使用透射投影技术或反射技术向所述的第一显示屏提供所需的光线,所述第一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虚拟显示图像,并使所述第一虚拟显示图像向外发出以形成所述第一信号光;所述第二显示引擎包括第二显示屏和第二光路传输元件,所述第二光路传输元件使用透射投影技术或反射技术向所述第二显示屏提供所需的光线,所述第二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第二虚拟显示图像,并使所述第二虚拟显示图像向外发出以形成所述第二信号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波导近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离子体单元、电容显示元件、电润湿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元件、数字微镜元件以及硅基液晶元件中的一种或两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波导近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路传输元件包括第一偏极化分光镜,所述第二光路传输元件包括第二偏极化分光镜;所述第一偏极化分光镜和所述第二偏极化分光镜沿所述第一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偏极化分光镜的出光侧和所述第二偏极化分光镜的出光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波导近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引擎还包括第一光源;所述第二显示引擎还包括二分之一波片,所述二分之一波片位于所述第一偏极化分光镜和所述第二偏极化分光镜之间;所述第一光源中的第一偏振态的光经所述第一偏极化分光镜反射至所述第一显示屏形成具有第二偏振态的所述第一虚拟显示图像,所述第一虚拟显示图像透射所述第一偏极化分光镜形成所述第一信号光;所述第一光源中的第二偏振态的光透射所述第一偏极化分光镜后经所述二分之一波片转换为第一偏振态的光并射入所述第二偏极化分光镜中,且经所述第二偏极化分光镜反射至第二显示屏形成具有第二偏振态的所述第二虚拟显示图像,所述第二虚拟显示图像透射所述第二偏极化分光镜形成所述第二信号光。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波导近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引擎还包括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中的第一偏振态的光经所述第一偏极化分光镜反射至所述第一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峰,郑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灵犀微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