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EICU用口腔鼻腔连续化吸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89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护吸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EICU用口腔鼻腔连续化吸痰装置,包括负压仓,负压仓一侧设置有副仓,副仓内开设有转移腔,负压仓上插接有第一气管,负压仓远离副仓的一侧设置有稳定抽出组件,在伸缩杆间接通过轴承带着传递管向左移动时,固定在镂空管上的导向块会和长条柱上的螺旋形槽道共同作用使长条柱带着传递管进行旋转,并在旋转中向左移动,此时与传递管连接的吸痰管旋转向左移动,由于伸缩杆伸长的速度是均匀的,因而,上述设置可以有效地保证抽出吸痰管时的旋转连续性和匀速性,解决了一些非专业人员操作时难以掌握旋转力道,出现吸痰管损伤患者的气道黏膜的情况。的情况。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EICU用口腔鼻腔连续化吸痰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护吸痰
,具体为一种基于EICU用口腔鼻腔连续化吸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痰管主要是利用负压的原理,吸出位于患者呼吸道内部的痰液,避免痰液大量聚留在患者呼吸道内导致呼吸困难、呼吸系统感染等。
[0003]现有技术中的吸痰器在进行吸痰操作时,通过医护人员用手旋转吸痰管,在旋转的同时还要外拉吸痰管,由于采用手动旋转,其旋转连续性和匀速性差,也不方便操作,特别是非专业人员操作更难掌握旋转力道,经常会出现吸痰管戳在患者的气道黏膜上,将气道黏膜弄破的情况;此外,有的患者气道中痰液较多,无法一次吸出,在进行二次吸痰操作时,由于吸痰管中会残留第一次所吸痰的残留,残留的痰液会影响到下一次吸痰效果;再者,有的患者气道中的痰液相对较为浓稠,无法有效地快速吸出,此时便需对其进行稀释处理,但现有技术中对于这种处理略有欠缺;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EICU用口腔鼻腔连续化吸痰装置,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EICU用口腔鼻腔连续化吸痰装置,包括负压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仓(1)一侧设置有副仓(2),所述副仓(2)内开设有转移腔(201),所述负压仓(1)上插接有第一气管(3),所述负压仓(1)远离副仓(2)的一侧设置有稳定抽出组件(6),所述稳定抽出组件(6)内固定连接有传递管(4),所述传递管(4)一侧插接有吸痰管(5),所述副仓(2)内部设置有冲洗组件(7)与稀释组件(8);所述负压仓(1)内设置有镂空管(601),所述镂空管(601)上且位于负压仓(1)内设置有电动伸缩杆(602),所述电动伸缩杆(602)前端设置有连接杆(603),所述连接杆(603)远离电动伸缩杆(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6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EICU用口腔鼻腔连续化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管(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条柱(605),所述长条柱(605)上开设有螺旋形槽道(606),所述螺旋形槽道(606)上且位于镂空管(601)内固定连接有导向块(6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EICU用口腔鼻腔连续化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管(4)远离吸痰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片(608),所述吸痰管(5)上设置有手握轴体(609),所述负压仓(1)内侧壁上开设有进液口(701),所述负压仓(1)通过进液口(701)与转移腔(201)连通,所述进液口(701)内壁上设置有阻隔块(610),所述第一密封片(608)左侧的镂空管(601)内同一轴线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片(6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EICU用口腔鼻腔连续化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701)与镂空管(601)左侧连通,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明媛杨卓迟红立闵德欣刘利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