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装配式高桩码头结构、施工方法及监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港口码头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高桩码头结构、施工方法及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港口码头建设中,高桩码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码头结构型式。传统高桩码头是由基桩和上部结构组成,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下部桩基础施工,然后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0003]装配式建筑具有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质量等优点,可以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目前,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桥梁及工民建行业,在水运港口码头建设中,其结构由于受外海自然条件的影响,加之海上施工机具、工期等因素的制约,其结构止步于“预制+现浇”的传统结构组合,阻碍了装配式码头的发展。
[0004]因此,如何使高桩码头实现装配式施工,保持结构的稳固,且在施工及营运期内实现对码头的力、位移等质量参数的监控,保证码头的安全运营,是行业内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高桩码头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高桩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组、模块化横梁、模块化Π型板、模块化护舷系统和现浇节点;所述桩基组包括:直桩和斜桩;所述直桩和所述斜桩并排设置,所述斜桩的顶端设有钢结构,且所述钢结构凸出于所述斜桩的顶面;所述模块化横梁设置在所述桩基组上;所述模块化横梁设有多个空腔,多个所述空腔分别用于供所述直桩和所述钢结构插入,所述模块化横梁与所述直桩、与所述斜桩通过压力灌浆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模块化Π型板设置在所述模块化横梁上;相邻的两根所述模块化Π型板、以及所述模块化横梁通过所述现浇节点连为一体;所述模块化护舷系统设置在所述模块化横梁的一侧,所述模块化护舷系统的底座与所述模块化Π型板连接,所述模块化护舷系统用于供船舶停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高桩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直桩、第一斜桩、第二斜桩、第三斜桩、第四斜桩和第二直桩;所述第一斜桩和所述第三斜桩的顶端向所述第一直桩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斜桩和所述第四斜桩的顶端向所述第二直桩的一侧倾斜;所述模块化Π型板为后张法预应力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高桩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护舷系统的底座设有表面应变传感器;所述表面应变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隔板、纵向隔板和后隔板上;所述前隔板、所述纵向隔板和所述后隔板上均设有三个所述表面应变传感器,分别位于与所述底座的横向隔板的交点处;且表面应变传感的布设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底座的长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高桩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桩和所述斜桩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有表面应变传感器;所述直桩的顶端横截面上设有四个钢筋应力传感器;所述斜桩的所述钢结构上设有四个钢筋应力传感器;钢筋应力传感器的布设方向为平行于桩基的轴线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高桩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横梁沿长度方向间隔的布设有三个应力监测断面,在所述应力监测断面靠近两侧的主筋上设有钢筋应力传感器和混凝土应变传感器;所述模块化横梁的空腔内壁处设有混凝土应变传感器;各传感器的布设方向均为平行于所述模块化横梁的轴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高桩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Π型板的板顶中部、跨中板的底部、以及前肋板、中肋板和后肋板均布设有应力监测点,且跨中板的底部设有两个应力监测点,每个应力监测点均设有钢筋应力传感器和锚索测力传感器;在所述模块化Π型板的顶部传感器布设方向为平行于码头横向,底部传感器布设方向为平行于码头纵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装配式高桩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节点处设
有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佳珺,金俊生,李亚飞,陈海峰,李武,程泽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