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81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电路板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左向右分为入口分流段、第一平行换热段、核心换热段、第二平行换热段和出口汇流段,所述壳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和圆形微细通道,所述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均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平行换热段、核心换热段和第二平行换热段,所述若干圆形微细通道均贯穿所述壳体,所述核心换热段内的每个方形翅片通道四周至少设置有三个与其换热的圆形微细通道,所述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和圆形微细通道的数目之比大于1。本发明专利技术热冷两侧平均热阻比趋于1,保证换热效率的同时兼顾结构安全,防止局部超温,适合广泛推广。广。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电路板换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作为各种工业系统中的重要部件,通过将来流的高温工质冷却后输送到压气机、泵等后续设备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压缩机等设备的压缩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业系统的循环性能。为了部署到如航空航天器、新一代核反应堆等对于空间重量敏感的应用中,许多工业系统逐渐向小型化轻型化的分布式系统发展,如何能够使换热器在受限的空间中正常工作,并且尽可能减小其体积和质量,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0003]常用的换热器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管壳式、管翅式、板式以及微细通道等形式。相较于传统的换热器,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结构更加紧凑、换热效率更高、功率密度远超其它换热器,在高温高压及空间受限的环境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0004]现有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针对热侧与冷侧工作压力比≤2%,热侧质量流量与冷侧质量流量比≥400%,同时热侧介质比热容与冷侧介质比热容之比≤500%的极端工况,如果采用传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由左向右分为入口分流段(11)、第一平行换热段(12)、核心换热段(13)、第二平行换热段(14)和出口汇流段(1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2)和圆形微细通道(3),所述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2)均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平行换热段(12)、核心换热段(13)和第二平行换热段(14),若干所述圆形微细通道(3)均贯穿所述壳体(1),所述核心换热段(13)内的每个方形翅片通道(2)四周至少设置有三个与其换热的圆形微细通道(3),所述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2)和圆形微细通道(3)的数目之比大于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分流段(11)内部中空,其前壁开设有热流进口(111),热流通过所述热流进口(111)进入所述入口分流段(11)与其内腔的圆形微细通道(3)进行换热后流入所述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换热段(12)和第二平行换热段(14)内的若干个圆形微细通道(3)和方形翅片通道(2)均水平均布排列并上下依次交替设置,进而可以实现所述若干个圆形微细通道(3)内的冷流与方形翅片通道(2)内的热流上下平行换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的方圆复合通道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方形翅片通道(2)包括直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挺徐东君韩振东王秋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