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75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包括内涵道管、外涵道管和燃烧机,内涵道管为位于外涵道管内,二者同轴,内涵道管和外涵道管在一端设置有挡板,内涵道管比外涵道短管,外涵道管在未设置挡板的一端呈锥形缩径,挡板上在内涵道管内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一个燃烧喷管孔,围绕燃烧喷管孔设置多个可燃气火嘴,挡板上在外涵道管与内涵道管之间的圆环部位设置有多个新风进风口,燃烧机上有燃烧喷管,燃烧喷管从挡板的燃烧喷管孔中插入到内涵道中,外涵道管在有挡板一端的侧面设置有一个余热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燃烧机产生的高温风和炉膛排除的低温废气再次混合后用于加热反应釜,以达到延长反应釜使用寿命、并能够实现精准控温。精准控温。精准控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


[0001]本技术涉及裂解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

技术介绍

[0002]在废旧垃圾处理中,废轮胎、废电缆皮、石油泥、页岩油泥、含油垃圾等这些含油有机物的通常使用裂解设备进行处理,处理后可同时生产出炭黑、热解油和不凝可燃气三种产品。
[0003]其工艺流程为将废轮胎废塑料等除去泥沙水分和金属杂质后,直接装入BLL裂解设备中,催化加热,馏出油蒸汽,油蒸汽通过冷凝器,可液化部分,冷凝为混合油,常温下不可液化部分通过燃烧系统烧掉,馏出油蒸汽后的炭渣,排出裂解设备。
[0004]现有的裂解设备卧式可旋转处理器的加热方式是在卧式可旋转处理器的下面设置燃烧炉膛,燃烧器直接对着炉膛内喷射燃烧的火焰,对卧式可旋转处理器直接加热,这种形式存在弊端有:一是炉膛内各处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温差很大,在火焰处温度非常高,其他地方则温度较低,导致卧式可旋转处理器受热不均匀,从而导致内部的物料反应不充分;二是燃烧机直烧的结构会使反应釜使用寿命降低,让反应釜过早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将燃烧机产生的高温风和炉膛排除的低温废气再次混合后用于加热反应釜,以达到延长反应釜使用寿命、并能够实现精准控温。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为双涵道燃烧室,包括内涵道管、外涵道管和燃烧机,所述内涵道管为位于外涵道管内,二者同轴,所述内涵道管和外涵道管在一端对齐,且对齐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内涵道管比外涵道管短管,所述外涵道管在未设置挡板的一端呈锥形缩径,所述挡板上在内涵道管内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一个燃烧喷管孔,围绕燃烧喷管孔设置多个可燃气火嘴,所述挡板上在外涵道管与内涵道管之间的圆环部位设置有多个新风进风口,所述燃烧机上有燃烧喷管,所述燃烧喷管从挡板的燃烧喷管孔中插入到内涵道中,所述外涵道管在有挡板一端的侧面设置有一个余热进气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可燃气火嘴的数量为2

8个。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可燃气火嘴与全连续式裂解设备的不凝可燃气回收罐连接在一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为新风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风门,所述进风口有1

8个。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涵道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导流片,用于余热热风和常温新风导流。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涵道管在缩径结束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测温热电偶,用于从燃烧室排出的气流温度,所述外涵道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外涵道管内风压。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涵道管内和挡板位于外涵道管内和内涵道管内的一侧设置有耐火保温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在内涵道管内的位置上设置有观火孔,用于观察内涵道管内燃烧火焰情况。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外涵道管设置在支座上。
[0016]本技术的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与全连续式裂解设备的反应釜的加热室连接,工作原理为:燃烧机和可燃气火嘴燃烧提供高温气流从内涵道中流出,余热气流和新风气流从外涵道内经过被加热,在外涵道管缩径处于内涵道流出的高温气流混合,形成对全连续是裂解设备的反应釜加热的热气流进入反应釜的加热室中,通过调节可燃气火嘴的燃烧数量和进风口进风量来实现进入反应釜加热的热气流的精确控温,实现全连续式裂解设备反应釜受热均匀,并在合适的反应温度下正常工作,还提高了反应釜的使用寿命。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的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炉膛高温废气的重复利用,节能减排,降低尾气中的含氧量,进而降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0019]2、本技术的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热风炉内外双层结构设计,高低温空气均匀混合,实现精确控温。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内涵道管;2、外涵道管;3、挡板;31、燃烧喷管孔;32、进气口;33、观察孔;4、燃烧机,41、燃烧喷管;5、可燃气火嘴;6、温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应用于我公司生产从BLL连续式废轮胎废塑料裂解设备中。
[0027]如图1所示,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为双涵道燃烧室,包括内涵道管1、外涵道管2和燃烧机4,所述内涵道管1和外涵道管2均用5mm厚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内涵道
管1的外径为1100mm,长度为4200mm,所述内涵道管1为位于外涵道管2内,二者同轴,所述内涵道管1和外涵道管2在一端对齐,且对齐的一端设置有挡板3,挡板3用厚度为10mm厚的钢板制成,所述内涵道管1比外涵道管2短管,所述外涵道管2在未设置挡板3的一端呈锥形缩径,所述外涵道管2最大外径为1755mm,最大外径的长度为4550mm,缩径段长度为1000mm,将外径缩小为950mm,所述挡板3上在内涵道管1内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一个燃烧喷管孔31,围绕燃烧喷管孔31设置三个可燃气火嘴6,所述可燃气火嘴6与全连续式裂解设备的不凝可燃气回收罐连接在一起,所述挡板3上在外涵道管2与内涵道管1之间的圆环部位设置有四个新风进风口32,新风进风口32的直径为100mm,所述新风进风口32上设左右可拆卸的盲板,所述燃烧机4上有燃烧喷管41,所述燃烧喷管41从挡板3的燃烧喷管孔31中插入到内涵道中,所述挡板3上在内涵道管1内的位置上设置有观火孔33,用于观察内涵道内燃烧火焰情况,所述外涵道管1在有挡板3一端的侧面设置有一个余热进气口21,余热进气口21的法兰口径为DN500,与之连接的余热管道为ND500的管道。
[0028]所述内涵道管1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导流片,用于余热热风和常温新风导流,所述外涵道管1在缩径结束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6为测温热电偶,用于从燃烧室排出的气流温度,所述外涵道管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用于测量外涵道管内风压。
[0029]所述外涵道管1内和挡板3位于外涵道管内和内涵道管内的一侧设置有耐火保温层,耐火保温层的厚度为50mm,用耐火保温岩棉或耐磨轻质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为双涵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涵道管(1)、外涵道管(2)和燃烧机(4),所述内涵道管(1)为位于外涵道管(2)内,二者同轴,所述内涵道管(1)和外涵道管(2)在一端对齐,且对齐的一端设置有挡板(3),所述内涵道管(1)比外涵道管(2)短管,所述外涵道管(2)在未设置挡板(3)的一端呈锥形缩径,所述挡板(3)上在内涵道管(1)内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一个燃烧喷管孔(31),围绕燃烧喷管孔(31)设置多个可燃气火嘴(5),所述挡板(3)上在外涵道管(2)与内涵道管(1)之间的圆环部位设置有多个新风进风口(32),所述燃烧机(4)上有燃烧喷管(41),所述燃烧喷管(41)从挡板的燃烧喷管孔(31)中插入到内涵道中,所述外涵道管(2)在有挡板(3)一端的侧面设置有一个余热进气口(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火嘴(5)的数量为2

8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连续式裂解设备新型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火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志强贺宗元刘海军曹秀君徐春生王成于崇曹世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国立百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