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754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供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燃烧装置包括设有燃烧室的燃烧室壳体,燃烧室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下侧设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形成多行出气孔组,多行出气孔组从下至上间隔排布,多行出气孔组内的出气孔孔径从下至上逐步递减,出气孔连通燃烧室;外壳体上侧设有多个进气孔,且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间隔形成冷却腔道,冷却腔道连通进气孔和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燃烧装置能对燃烧室壳体的底部进行有效降温冷却,避免温升过快,同时能聚拢火焰以提升燃烧效率,且避免火焰倾斜触碰到内壳体造成内壳体温升。燃气热水器不易产生温升过快造成的燃烧室壳体变色等品质性能下降,燃烧效率较高,加工成本较低。加工成本较低。加工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
,尤其涉及燃烧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热水器是一种通过可燃气体燃烧产生热量,从而给换热器内的水提供热量进行加热并产生热水的供热设备。因无氧铜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等多种优点,市场上的一些燃气热水器采用无氧铜制成燃烧室的壳体,为避免壳体温升过快,通过在壳体外盘绕换热盘管,而换热盘管内流动着需要加热的水,以吸收壳体表面的热量,使得壳体的温升符合要求。其中,无氧铜价格较高,因此,部分燃气热水器采用其他材料(例如不锈钢)制作燃烧室的壳体,并取消盘绕的换热盘管,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风冷通道的方式以降低壳体的温升。但是,风冷通道的进出气孔的设置位置不够合理,不仅无法对壳体进行有效降温,甚至出气孔引入的外部空气会扰乱燃烧器产生的火焰,造成火焰倾斜甚至抖动等不良燃烧情况,影响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要提供一种燃烧装置,其能够对燃烧室壳体进行有效降温冷却,避免温升过快,同时能够聚拢火焰以提升燃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燃烧装置,包括燃烧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燃烧室壳体(1),所述燃烧室壳体(1)内设置有燃烧室(11),所述燃烧室壳体(1)包括:内壳体(12),所述内壳体(12)的下侧设置有多个出气孔(121),所述出气孔(121)形成多行出气孔组(120),多行所述出气孔组(120)从下至上间隔排布,多行所述出气孔组(120)内的所述出气孔(121)的孔径从下至上逐步递减,所述内壳体(12)的内部形成所述燃烧室(11),所述出气孔(121)连通所述燃烧室(11);外壳体(13),所述外壳体(13)围设在所述内壳体(12)的外侧,所述外壳体(13)的上侧设置有多个进气孔(131),所述外壳体(1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内壳体(12),且所述外壳体(13)与所述内壳体(12)之间间隔形成冷却腔道(14),所述冷却腔道(14)连通所述进气孔(131)和所述出气孔(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的所述出气孔组(120)的所述出气孔(121)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2)包括四个第一侧板(122),四个所述第一侧板(122)围设以形成所述燃烧室(11),每个所述第一侧板(122)均设置有多行所述出气孔组(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2)还包括第一翻板(123)与第二翻板(124),所述第一翻板(123)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22)的上侧,所述第二翻板(124)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22)的下侧,所述第一翻板(123)与所述第二翻板(124)均抵接于所述外壳体(13)以封闭所述冷却腔道(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聪张袁萌潘同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