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蒙耀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降噪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47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降噪保护罩,包括保护罩主体,所述保护罩主体顶端设置有散热槽,所述保护罩主体一端表面设置有开关门,所述保护罩主体内部设置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顶端设置有龙骨框架及减震器,所述龙骨框架内设置有吸音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保护罩主体内设置有隔音层,在隔音层顶端设置有减震器及龙骨框架,能够减少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能够对保护罩主体内的设备减震,在保护罩顶端开设有散热槽,利用散热孔进行散热,顶盖内设置有吸音棉,散热透气的同时利用吸音棉的孔洞减少噪音,对开关门加设固定槽及固定扣,增强保护罩的密封性。增强保护罩的密封性。增强保护罩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降噪保护罩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辅助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降噪保护罩。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相关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电力工程一般配备有配电室,配电室内则安装放置有各项负责电力生产输送的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会造成噪音污染,因此噪音较大的室内设备一般配备有隔音房或隔音罩。
[0003]隔音罩主要是防止噪音泄露,但隔音罩的隔音效果有限,在设备运行时仍然会有噪音泄露,造成噪音污染,会对工作人员的听力造成影响,且隔音罩的隔音门之间存在缝隙,易隔音罩内的噪音外传,同时隔音罩内的设备在运行时易产生较高的热量,温度过高易导致机器受损自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降噪保护罩。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降噪保护罩,包括保护罩主体,所述保护罩主体一侧表面设置有观测窗,所述保护罩主体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保护罩主体顶端设置有散热槽,所述保护罩主体一端表面设置有开关门,所述保护罩主体内部设置有隔音层,所述隔音层与保护罩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隔音层顶端设置有龙骨框架,所述龙骨框架与隔音层及保护罩主体为谷固定连接,所述龙骨框架间隔之间设置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与保护罩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龙骨框架内设置有吸音棉,所述隔音层两端设置有凸起及凹槽,所述隔音层底端设置有龙骨框架及减震器,所述隔音层内用于放置电力设备。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槽与保护罩主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槽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顶端设置有把手,所述顶盖底端设置有卡扣,所述散热槽顶端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及卡槽为活动连接,所述散热槽顶端设置有密封条,所述顶盖底端设置有密封槽,所述散热槽内部设置有散热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门与保护罩主体为铰链连接,左侧所述开关门一端表面设置有锁槽,左侧所述开关门一侧设置有固定槽,右侧所述开关门一端表面设置有锁扣,右侧所述开关门一侧设置有固定扣。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龙骨框架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述减震器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述隔音层外侧表面覆盖有隔音材质,所述隔音层内侧填充有吸音棉。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音层顶端及底端的龙骨框架、减震器之间相互平行,所述隔音层内部设置有不少于六枚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之间相互平行,所
述龙骨框架之间相互平行。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及卡槽为卡扣连接,所述密封条及密封槽为卡扣连接,所述卡扣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条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述密封条外侧包裹有橡胶,所述顶盖及散热槽为卡扣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槽及固定扣为卡扣连接,所述锁扣及锁槽为卡扣连接,所述锁扣及固定扣为固定连接,所述锁扣控制固定扣。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通过在保护罩主体内设置有隔音层,在隔音层顶端设置有减震器及龙骨框架,能够减少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能够对保护罩主体内的设备减震,在保护罩顶端开设有散热槽,利用散热孔进行散热,顶盖内设置有吸音棉,散热透气的同时利用吸音棉的孔洞减少噪音,对开关门加设固定槽及固定扣,增强保护罩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保护罩主体;101、观测窗;102、底座;2、散热槽;201、顶盖;202、把手;203、卡扣;204、密封槽;205、卡槽;206、散热孔;207、密封条;3、开关门;301、锁槽;302、固定槽;303、锁扣;304、固定扣;4、隔音层;401、龙骨框架;402、减震器;403、吸音棉;404、凸起;40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降噪保护罩,包括保护罩主体1,保护罩主体1一侧表面设置有观测窗101,保护罩主体1底端设置有底座102,保护罩主体1顶端设置有散热槽2,保护罩主体1一端表面设置有开关门3,保护罩主体1内部设置有隔音层4,隔音层4与保护罩主体1为固定连接,隔音层4顶端设置有龙骨框架401,龙骨框架401与隔音层4及保护罩主体1为谷固定连接,龙骨框架401间隔之间设置有减震器402,减震器402与保护罩主体1为固定连接,龙骨框架401内设置有吸音棉403,隔音层4两端设置有凸起404及凹槽405,隔音层4底端设置有龙骨框架401及减震器402,隔音层4内用于放置电力设备,利用隔音层4进行隔音处理,利用凹槽405及凸起404对噪音进行分散,减少噪音。
[0024]进一步的,散热槽2与保护罩主体1为固定连接,散热槽2顶端设置有顶盖201,顶盖201顶端设置有把手202,顶盖201底端设置有卡扣203,散热槽2顶端表面设置有卡槽205,卡扣203及卡槽205为活动连接,散热槽2顶端设置有密封条207,顶盖201底端设置有密封槽
204,散热槽2内部设置有散热孔206,利用散热孔206进行散热,减少保护罩主体1内部电力设备的热量。
[0025]开关门3与保护罩主体1为铰链连接,左侧开关门3一端表面设置有锁槽301,左侧开关门3一侧设置有固定槽302,右侧开关门3一端表面设置有锁扣303,右侧开关门3一侧设置有固定扣304,利用锁扣303及锁槽301进行密封设计,避免噪音泄露。
[0026]龙骨框架401为不锈钢金属材质,减震器402为不锈钢金属材质,隔音层4外侧表面覆盖有隔音材质,隔音层4内侧填充有吸音棉403,不锈钢材质的支撑力较强,能够利用减震器402减少震动,从而降低噪音。
[0027]隔音层4顶端及底端的龙骨框架401、减震器402之间相互平行,隔音层4内部设置有不少于六枚减震器402,减震器402之间相互平行,龙骨框架401之间相互平行,龙骨框架401内设置吸音棉403,既能够减少噪音,同时能够对电力设备进行支撑。
[0028]卡扣203及卡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降噪保护罩,包括保护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主体(1)一侧表面设置有观测窗(101),所述保护罩主体(1)底端设置有底座(102),所述保护罩主体(1)顶端设置有散热槽(2),所述保护罩主体(1)一端表面设置有开关门(3),所述保护罩主体(1)内部设置有隔音层(4),所述隔音层(4)与保护罩主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隔音层(4)顶端设置有龙骨框架(401),所述龙骨框架(401)与隔音层(4)及保护罩主体(1)为谷固定连接,所述龙骨框架(401)间隔之间设置有减震器(402),所述减震器(402)与保护罩主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龙骨框架(401)内设置有吸音棉(403),所述隔音层(4)两端设置有凸起(404)及凹槽(405),所述隔音层(4)底端设置有龙骨框架(401)及减震器(402),所述隔音层(4)内用于放置电力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降噪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2)与保护罩主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槽(2)顶端设置有顶盖(201),所述顶盖(201)顶端设置有把手(202),所述顶盖(201)底端设置有卡扣(203),所述散热槽(2)顶端表面设置有卡槽(205),所述卡扣(203)及卡槽(205)为活动连接,所述散热槽(2)顶端设置有密封条(207),所述顶盖(201)底端设置有密封槽(204),所述散热槽(2)内部设置有散热孔(2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室内设备降噪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耀
申请(专利权)人:蒙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