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及光伏发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45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及光伏发电结构,其中,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包括横梁、上支撑梁、下支撑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横梁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上支撑梁为多个,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中部均抵接于横梁的上部;下支撑梁为多个,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中部均抵接于横梁的下部;每个下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上支撑梁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为多个,顶端与多个上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底端与多个下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为多个,顶端与多个上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底端与多个下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下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下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及光伏发电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及光伏发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将多个单体电池串联或并联后,再封装可以形成太阳能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通常,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光伏发电用支撑架上以形成光伏发电结构。
[0003]现有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包括横梁、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其中,横梁截面为圆形结构。上支撑梁的轴线均倾斜设置,且轴线均与横梁的轴线相互垂直,中部抵接于横梁的上部。下支撑梁的轴线倾斜设置,且轴线均与横梁的轴线相互垂直,中部抵接于横梁的下部。下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梁的两端固定连接。上横梁的顶面固定有光伏板。
[0004]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日照时间长,强度高,光能资源十分丰富。人们利用光伏发电结构进行发电,使光能资源被有效利用。然而,在这些偏远地区,风力等级也相对较高。较高等级的风力使得上横梁和下横梁易绕横梁的轴线旋转,进而使得光伏板易绕横梁的轴线发生摆动,光伏板不能稳定地接收太阳光。
[0005]目前,将光伏板安装于传统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上后,遭遇强风时,光伏板易发生摆动,不能稳定地接收太阳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将光伏板安装于传统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上后,遭遇强风时,光伏板易发生摆动,不能稳定地接收太阳光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及光伏发电结构。
[0007]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包括横梁、上支撑梁、下支撑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0008]横梁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
[0009]上支撑梁为多个,轴线均倾斜设置,且轴线均与横梁的轴线相互垂直,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且中部均抵接于横梁的上部;
[0010]下支撑梁为多个,与多个上支撑梁一一对应,轴线均倾斜设置,且轴线均与横梁的轴线相互垂直,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且中部均抵接于横梁的下部;每个下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上支撑梁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1]第一连接杆为多个,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侧壁分别抵接于横梁的共同一侧,顶端与多个上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底端与多个下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
[0012]第二连接杆为多个,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侧壁分别抵接于横梁的共同另一侧,顶端与多个上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底端与多个下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
[0013]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下支撑梁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
[0014]第二连接段的顶端面与横梁的底端面紧密贴合。
[0015]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立柱和基座;
[0016]立柱为多个,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每个立柱的顶部设有一个套环;
[0017]横梁依次穿过每个套环,外壁与每个套环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8]基座为多个,与立柱一一对应地固定于立柱的底部。
[0019]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基座为预制混凝土基座。
[0020]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套环的内壁与横梁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抗扭垫。
[0021]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个立柱的底端设有连接板。
[0022]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
[0023]第一调节杆为多个,与多个立柱一一对应,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轴线均倾斜设置,顶端分别与横梁固定连接;
[0024]第二调节杆为多个,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轴线均倾斜设置,顶端与多个第一调节杆的底端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每个第二调节杆的中部设有多个安装槽;通过一个安装槽使用螺栓能够固定连接一个第二调节杆和一个立柱。
[0025]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
[0026]第一限位环为多个,与多个套环交替设置;
[0027]第二限位环为多个,与多个套环交替设置;相邻的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分别位于套环的相对两端;
[0028]多个第二限位环的侧壁与多个第一调节杆的顶端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
[0029]在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立柱为四个,依次为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
[0030]还包括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
[0031]第一牵引绳为两个,其中一个的一端与第一立柱的上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的下部可拆卸连接;另一个的一端与第三立柱的上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立柱的下部可拆卸连接;
[0032]第二牵引绳为两个,其中一个的一端与第一立柱的下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柱的上部可拆卸连接;另一个的一端与第三立柱的下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立柱的上部可拆卸连接。
[0033]基于同一构思的一种光伏发电结构,包括上光伏板、下光伏板和上述任一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
[0034]上光伏板为多个,所在面均倾斜设置,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每个上光伏板的一侧的底面与相邻两个上支撑梁中的一个的上部的顶面固定连接,另一侧的底面与相邻两个上支撑梁中的另一个的上部的顶面固定连接;
[0035]下光伏板为多个,所在面均倾斜设置,沿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每个下光伏板的一侧的底面与相邻两个上支撑梁中的一个的下部的顶面固定连接,另一侧的底面与相邻两个上支撑梁中的另一个的下部的顶面固定连接。
[003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通过设置横梁,横梁的
横截面为方形结构,具有多个侧棱。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配合,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横梁与上支撑梁、横梁与下支撑梁以及上支撑梁与下支撑梁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光伏发电用支撑架不易散架。同时,借助横梁上的侧棱,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能够起到限位对抗扭力的作用。遭遇强风时,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相对横梁不易发生旋转,进而使得光伏板不易发生摆动,有利于光伏板稳定地接收太阳光以稳定地发电。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技术一种光伏发电结构一些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图1所示的光伏发电结构中上支撑梁、下支撑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一些具体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40]附图中,110、横梁;121、上支撑梁;122、下支撑梁;1221、第一连接段;1222、第二连接段;1223、第三连接段;131、第一连接杆;132、第二连接杆;141、立柱;1411、套环;1412、连接板;142、基座;150、抗扭垫;161、第一调节杆;162、第二调节杆;171、第一限位环;172、第二限位环;181、第一牵引绳;182、第二牵引绳;210、上光伏板;220、下光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上支撑梁、下支撑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横梁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上支撑梁为多个,轴线均倾斜设置,且轴线均与所述横梁的轴线相互垂直,沿所述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且中部均抵接于所述横梁的上部;所述下支撑梁为多个,与多个所述上支撑梁一一对应,轴线均倾斜设置,且轴线均与所述横梁的轴线相互垂直,沿所述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且中部均抵接于所述横梁的下部;每个所述下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上支撑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多个,沿所述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侧壁分别抵接于所述横梁的共同一侧,顶端与多个所述上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底端与多个所述下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为多个,沿所述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侧壁分别抵接于所述横梁的共同另一侧,顶端与多个所述上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底端与多个所述下支撑梁的中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其中,每个所述下支撑梁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顶端面与所述横梁的底端面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其中,还包括立柱和基座;所述立柱为多个,沿所述横梁的轴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一个套环;所述横梁依次穿过每个所述套环,外壁与每个所述套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基座为多个,与所述立柱一一对应地固定于所述立柱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其中,所述基座为预制混凝土基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其中,每个所述套环的内壁与所述横梁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抗扭垫。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其中,每个所述立柱的底端设有连接板。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发电用支撑架,其中,还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为多个,与多个所述立柱一一对应,沿所述横梁的轴向均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窦万亮赵永刚郭鑫李丹贾海森褚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疆吉木萨尔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