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抗菌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738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抗菌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选取两种熔点差异大的聚合物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同轴纳米纤维膜;然后将具有抗菌作用的纳米酶均匀喷涂在同轴纳米纤维膜的表面,然后通过加热处理,使壳层的低熔点聚合物受热熔化对纳米酶产生物理粘结作用,从而把纳米酶稳定复合在纳米纤维膜的表面,最大效应地发挥纳米酶的活性。最大效应地发挥纳米酶的活性。最大效应地发挥纳米酶的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抗菌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抗菌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伤口在愈合过程中极易受到细菌感染,而抗生素疗法是治疗细菌感染最常用的方式,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由于细菌繁殖周期短,且易发生变异,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展现出耐药性。针对于细菌耐药性问题,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抗菌材料以解决问题。在纳米尺度表现出类似天然酶催化性质的纳米酶,可以调节活性氧(ROS)的水平,通过ROS破坏细菌的活性成分(如蛋白质、DNA和RNA等)使细菌死亡,避免了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其中,类过氧化物(POD)纳米酶和类氧化物(OXD)纳米酶可以快速催化过氧化氢和氧气生成ROS来进行抗菌。纳米酶具有稳定性高,易于生产及低成本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高表面能的纳米酶会因为聚集或缺乏载体限制了其活性的发挥,直接作用于伤口部位也可能会引起炎症及其他并发症。在本专利技术团队的前期研究中发现,一维纳米材料的纳米纤维可以为纳米酶提供支撑并增加表面积,从而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抗菌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同轴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将低熔点聚合物配制成可用于静电纺丝的壳层纺丝液,将高熔点聚合物制成可用于静电纺丝的芯层纺丝液,利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得到同轴纳米纤维膜;所述同轴静电纺丝参数为:针头型号为内针20

24G,外针15

19G,静电纺丝芯壳流速比为1:1

1:4,芯层流速为0.0006

0.0015 mm/s,接收距离为8~17 cm,接收滚筒转速为100

300 r/min,电压为6~20 kV,温度为25~35
o
C,湿度为40~60%;(2)纳米酶分散液的制备:将纳米酶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分散,加入聚乙二醇并进行超声处理得到可持续均匀分散的纳米酶分散液;(3)纳米酶的复合:通过喷涂技术将纳米酶喷涂在同轴纳米纤维膜上,加热融化壳层低熔点聚合物,得到高稳定性抗菌复合纳米纤维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低熔点聚合物和高熔点聚合物的熔点差异至少大于20

40
o
C。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低熔点聚合物为Tm=58

60
o
C的聚己内酯,高熔点聚合物为Tm=224

225
o
C的聚乙醇酸、Tm=230

300
o
C的醋酸纤维素和Tm=175

178
°
C的聚乳酸中的任意一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壳层纺丝液中聚己内酯的浓度为0.1

0.18 g/mL,溶剂为三氟乙醇、六氟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室温下搅拌溶解;所述芯层纺丝液中聚乙醇酸的浓度为0.06

0.2 g/mL,溶剂为六氟异丙醇,加热条件下搅拌溶解,加热温度为40

80
o
C;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丹许冰洁戚栋明杨浪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