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及单晶硅废水净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737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及单晶硅废水净化方法,整个设备的净化系统由粗过滤装置、絮凝装置、精过滤装置、微生物处理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实现,通过粗过滤装置对单晶硅废水进行粗过滤,配合其内部变速转动将废水中的大中型颗粒过滤出,为后续净化减小净化量,通过絮凝装置自动配比适量絮凝剂与装置变速转动将废水小颗粒进行絮凝吸附形成絮凝团,通过精过滤装置将废水中的絮凝团与未被絮凝的小颗粒进行过滤,通过微生物处理装置对不同微生物自动科学配比将废水中的微小颗粒进行微生物分解,最后通过紫外线消毒装置将废水杀菌消毒,整体实现对单晶硅废水的全方位净化,提高整体净化效率,适用于大中规模单晶硅废水净化。硅废水净化。硅废水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及单晶硅废水净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及单晶硅废水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国家加大各领域科研的投入,随之也加快了新能源设备的研发,在大面积和自动化集中化的新能源单晶硅制造的时代背景下渐渐的利用科技产物替代一些传统的单晶硅废水净化方法。例如:CN115159648A,本专利技术涉及单晶硅废水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单晶硅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下部设有锥形腔的沉淀筒、嵌套安装在沉淀筒上部的絮凝筒、向絮凝筒内加注絮凝剂的加注机构、与沉淀筒切向连通且呈方形筒状的进水罩、安装在锥形腔内并与絮凝筒内腔连通且下部开设有筛孔的回流罩、与絮凝筒上部连通并延伸至沉淀筒上方的出水管;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包括涡卷板、上端板、下端板的絮凝筒以及加注机构,使得絮凝剂与废水在絮凝筒内形成旋流进行充分的混合,提高混合速度和混合的均运行,加速絮凝团的生成,同时涡卷板具有较大的表面使得受到离心力的絮凝团与涡卷板内壁具有较好摩擦接触时间,使得絮凝团更容易聚集沉淀,加速沉淀与废水的分离。该专利技术仅可以对单晶硅废水进行絮凝处理,未有粗过滤与精过滤,当废水中有大型颗粒与硅片时,絮凝剂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单晶硅废水处理方法过于单一,难以将废水净化至排放标准。例如:CN210103636U,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硅废水回收装置,包括含硅废水收集池、滤布过滤器、清水回用池、压缩空气管路、循环管路、反吹管,其中,所述产水管路、回用管、反吹管均与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反吹管上安装有反吹阀,所述循环管路上安装有循环阀,且所述产水管路、回用管、反吹管与循环管路的连通节点均位于产水阀、循环阀、回用阀、反吹阀四个阀门中任一两个阀门之间;本技术克服了常规工艺设备的不足,解决了含硅废水处理占地面积大、需要添加化学絮凝剂、细硅粉回收价值不高等问题,其适用广、占地少、投资少、成本低、水质好、回收率高、可以长期稳定运行。该技术采用单一的滤布过滤器过滤,大大降低了滤布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当需处理大量废水时,需要大量多次更换,降低了废水处理效率,且该技术废水处理方法过少,难以对含硅废水进行全方位的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及单晶硅废水净化方法,整个设备的净化系统由粗过滤装置、絮凝装置、精过滤装置、微生物处理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实现,通过粗过滤装置对单晶硅废水进行粗过滤,配合其内部变速转动将废水中的大中型颗粒过滤出,为后续净化减小净化量,通过絮凝装置自动配比适量絮凝剂与装置变速转动将废水小颗粒进行絮凝吸附形成絮凝团,通过精过滤装置将废水中的絮凝团与未被絮凝的小颗粒进行过滤,通过微生物处理装置对不同微生物自动科学配比将废水中的微小颗粒进行微生物分解,最后通过紫外线消毒装置将废水杀菌消毒,整体实现对单晶硅废水的全方位净化,提高整体净化效率,适用于大中规模单晶硅废水净化。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粗过滤装置、絮凝装置、精过滤装置、微生物处理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机架,其中粗过滤装置、絮凝装置、精过滤装置、微生物处理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均与机架相连接,粗过滤装置与絮凝装置相连接,絮凝装置与精过滤装置相连接,精过滤装置与微生物处理装置相连接,微生物处理装置与紫外线消毒装置相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所述粗过滤装置包括电机A、直齿轮A、直槽齿轮A、粗过滤箱盖,其中电机支撑板A与粗过滤箱盖固定连接,电机A与电机支撑板A固定连接,电机A通过其输出轴与直齿轮A固定连接,直齿轮A与直槽齿轮A啮合连接,直槽齿轮A与异型齿轮连轴A上端转动连接,直槽齿轮B与异型齿轮连轴A下端转动连接,异型齿轮连轴A下端的限位环可防止直槽齿轮B下移,异型齿轮连柱A与异型齿轮连轴A中部转动连接,异型齿轮连柱A上端与直槽齿轮A滑槽滑动连接,异型齿轮连柱A下端与直槽齿轮B滑槽滑动连接,直槽齿轮B与直齿轮B啮合连接,直齿轮B与连柱A固定连接,连柱A与粗过滤箱盖只能转动连接即没有竖直方向的相对移动,连柱A与粗过滤栅网柱固定连接,粗过滤箱盖与粗过滤箱固定连接,粗过滤输出管A与粗过滤箱输出口、水泵A固定连接,粗过滤输出管B与水泵A固定连接,粗过滤箱与圆柱箱体支撑固定连接,水泵A与底部总支撑固定连接,粗过滤输出管B与絮凝箱盖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所述絮凝装置包括絮凝剂存储箱盖、絮凝剂存储箱、混合扇,其中絮凝剂存储箱盖与絮凝剂存储箱固定连接,絮凝剂存储箱与絮凝箱盖固定连接,絮凝箱盖与絮凝箱固定连接,絮凝输出管A与絮凝箱输出口、水泵B固定连接,絮凝输出管B与水泵B固定连接,变速转动组合结构与粗过滤装置中电机A、直齿轮A、直槽齿轮A、异型齿轮连轴A、异型齿轮连柱A、直槽齿轮B、直齿轮B、连柱A完全相同,变速转动组合结构与混合扇固定连接,且没有竖直方向的相对移动,可防止混合扇下移,变速转动组合结构与絮凝箱盖固定连接,电机B通过其输出轴与直齿轮C固定连接,直齿轮C与齿条A啮合连接,齿条A与絮凝箱盖固定连接,电机B输出轴与支撑导块A的孔转动连接,电机B与支撑导块A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A、热量变换棒A均与絮凝箱固定连接,絮凝箱与圆柱箱体支撑固定连接,水泵B与底部总支撑固定连接,絮凝输出管B与精过滤箱盖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所述精过滤装置包括精过滤箱盖、精过滤箱、精过滤栅网柱,其中精过滤箱盖与精过滤箱固定连接,精过滤输出管A与精过滤箱输出口、水泵C固定连接,精过滤输出管B与水泵C固定连接,其余结构与粗过滤装置完全相同,精过滤箱与圆柱箱体支撑固定连接,水泵C与底部总支撑固定连接,精过滤输出管B与微生物处理箱盖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包括微生物处理箱盖、微生物处理箱、微生物储存箱A,其中微生物处理箱盖与微生物处理箱固定连接,微生物储存箱A、微生物储存箱B均与微生物处理箱盖固定连接,微生物处理输出管A与微生物处理箱输出口、水泵D固定连接,微生物处理输出管B与水泵D固定连接,微生物输出量控制组合机构与直齿轮C、齿条A、支撑导块A、电机B组合机构完全相同,温度传感器B、热量变换棒B均与微生物处理箱固定连接,微生物处理箱与圆柱箱体支撑固定
连接,水泵D与底部总支撑固定连接,微生物处理输出管B与紫外线消毒箱盖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所述紫外线消毒装置包括水泵E、紫外线消毒箱盖、紫外线消毒箱、紫外线消毒灯A,其中紫外线消毒箱盖与紫外线消毒箱固定连接,紫外线消毒输出管A与水泵E、紫外线消毒箱输出口固定连接,紫外线消毒输出管B与水泵E固定连接,紫外线消毒灯A与紫外线消毒箱内壁固定连接,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消毒灯A,紫外线消毒箱与紫外线消毒箱支撑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粗过滤装置(1)、絮凝装置(2)、精过滤装置(3)、微生物处理装置(4)、紫外线消毒装置(5)、机架(6),其中粗过滤装置(1)、絮凝装置(2)、精过滤装置(3)、微生物处理装置(4)、紫外线消毒装置(5)均与机架(6)相连接,粗过滤装置(1)与絮凝装置(2)相连接,絮凝装置(2)与精过滤装置(3)相连接,精过滤装置(3)与微生物处理装置(4)相连接,微生物处理装置(4)与紫外线消毒装置(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过滤装置(1)包括电机A(101)、直齿轮A(102)、直槽齿轮A(103)、粗过滤箱盖(109),其中电机支撑板A(115)与粗过滤箱盖(109)固定连接,电机A(101)与电机支撑板A(115)固定连接,电机A(101)通过其输出轴与直齿轮A(102)固定连接,直齿轮A(102)与直槽齿轮A(103)啮合连接,直槽齿轮A(103)与异型齿轮连轴A(104)上端转动连接,直槽齿轮B(106)与异型齿轮连轴A(104)下端转动连接,异型齿轮连轴A(104)下端的限位环可防止直槽齿轮B(106)下移,异型齿轮连柱A(105)与异型齿轮连轴A(104)中部转动连接,异型齿轮连柱A(105)上端与直槽齿轮A(103)滑槽滑动连接,异型齿轮连柱A(105)下端与直槽齿轮B(106)滑槽滑动连接,直槽齿轮B(106)与直齿轮B(107)啮合连接,直齿轮B(107)与连柱A(108)固定连接,连柱A(108)与粗过滤箱盖(109)只能转动连接即没有竖直方向的相对移动,连柱A(108)与粗过滤栅网柱(114)固定连接,粗过滤箱盖(109)与粗过滤箱(110)固定连接,粗过滤输出管A(111)与粗过滤箱(110)输出口、水泵A(112)固定连接,粗过滤输出管B(113)与水泵A(112)固定连接,粗过滤箱(110)与圆柱箱体支撑(602)固定连接,水泵A(112)与底部总支撑(603)固定连接,粗过滤输出管B(113)与絮凝箱盖(20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装置(2)包括絮凝剂存储箱盖(201)、絮凝剂存储箱(202)、混合扇(208),其中絮凝剂存储箱盖(201)与絮凝剂存储箱(202)固定连接,絮凝剂存储箱(202)与絮凝箱盖(203)固定连接,絮凝箱盖(203)与絮凝箱(204)固定连接,絮凝输出管A(205)与絮凝箱(204)输出口、水泵B(206)固定连接,絮凝输出管B(207)与水泵B(206)固定连接,变速转动组合结构与粗过滤装置(1)中电机A(101)、直齿轮A(102)、直槽齿轮A(103)、异型齿轮连轴A(104)、异型齿轮连柱A(105)、直槽齿轮B(106)、直齿轮B(107)、连柱A(108)完全相同,变速转动组合结构与混合扇(208)固定连接,且没有竖直方向的相对移动,可防止混合扇(208)下移,变速转动组合结构与絮凝箱盖(203)固定连接,电机B(212)通过其输出轴与直齿轮C(210)固定连接,直齿轮C(210)与齿条A(209)啮合连接,齿条A(209)与絮凝箱盖(203)固定连接,电机B(212)输出轴与支撑导块A(211)的孔转动连接,电机B(212)与支撑导块A(211)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A(213)、热量变换棒A(214)均与絮凝箱(204)固定连接,絮凝箱(204)与圆柱箱体支撑(602)固定连接,水泵B(206)与底部总支撑(603)固定连接,絮凝输出管B(207)与精过滤箱盖(30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过滤装置(3)包括精过滤箱盖(301)、精过滤箱(302)、精过滤栅网柱(306),其中精过滤箱盖(301)与精过滤箱(302)固定连接,精过滤输出管A(303)与精过滤箱(302)输出口、水泵C(304)固定连接,精过滤输出管B(305)与水泵C(304)固定连接,其余结构与粗过滤装置(1)完全相同,精过滤箱(302)与圆柱箱体支撑(602)固定连接,水泵C(304)与底部总支撑(603)固定连接,精过滤输出管B(305)与微生物处理箱盖(40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硅废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处理装置
(4)包括微生物处理箱盖(401)、微生物处理箱(402)、微生物储存箱A(406),其中微生物处理箱盖(401)与微生物处理箱(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海日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特日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