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729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墙体系统。所述墙体系统包括目标墙体、墙板、踢脚结构和阳角结构,所述阳角结构包括弧形板、第一翼结构体和第二翼结构体:所述第一翼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翼结构体分别用于安装在所述阳角的两个阳面上,所述弧形板包覆在所述翼结构件的外侧,且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能够与所述墙面上所安装墙板的表面平滑过渡。所述踢脚结构包括支撑件、承托件和装饰板,所述支撑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墙面上,所述承托件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上;所述承托件具有安装照明灯的容纳槽,装饰板位于承托件的下方,容纳槽的槽口朝向装饰板。弧形板可以包覆阳角处的尖锐棱角,踢脚结构能够安装照明灯。因此,该墙体系统安全性高,实用性强且美观。观。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装修
,特别涉及一种墙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墙体向外凸出的拐角可以称为阳角,位于阳角两侧的两个墙面可以称为阳面。无论是实体墙,还是通过其他材料搭建的墙体,在无特殊处理的情况下,阳角均为向外凸出的90度直角,比较尖锐,当人员跌倒磕碰上阳角时,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0003]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医疗、康养类住宅大批量兴起,住宅基本以含有一个卫生间的一居室为主。这种住宅在进行装修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视力欠佳的因素,减少尖锐直角的出现,增加灯光投射。
[0004]在室内装修时,在墙面的下端均安装有踢脚,但是现有的踢脚一般是一块矩形板,板面与墙面相贴附,除了能够保护墙面之外,并无其他适于老人的有益功能,反而两个阳面上的踢脚在阳角处对接后会形成容易伤人的拐角,这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是不便利的。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系统,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墙体系统,包括目标墙体、墙板、踢脚结构和阳角结构,所述墙板、踢脚结构和阳角结构均安装在所述目标墙体的墙面上,所述阳角结构用于包覆所述目标墙体的阳角,所述墙板、所述踢脚结构均安装在所述阳角对应的阳面上,所述踢脚结构位于所述墙板下方,所述踢脚结构的端面与所述阳角结构抵接;所述阳角结构包括翼结构件和弧形板,所述翼结构件包括第一翼结构体和第二翼结构体;所述第一翼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翼结构体分别用于安装在一个所述阳角对应的两个所述阳面上;所述第一翼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翼结构体相连接并形成能够与所述阳角匹配的凹角;所述弧形板包覆在所述翼结构件的外侧,并且,所述弧形板与安装在所述阳面的墙板对接在一起后,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能够与所述墙板的表面平滑过渡;所述踢脚结构包括支撑件、承托件和装饰板,所述承托件和所述装饰板均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上,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装饰板的上方;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上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承托件的上方,通过使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部以与所述墙面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墙面适配接触;所述承托件具有上接触面和容纳槽,所述上接触面能够与所述墙板的下端面适配接触,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朝向所述装饰板,所述容纳槽能够用于安装照明灯;所述装饰板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装饰板在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之间弯折,所述上端伸入所述容纳槽中且与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接触,以避让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所述下端与所述支撑件间隔分布且接触地面,且所
述下端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或等于所述承托件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墙板的朝向所述阳角结构的侧面上形成有插槽,所述第一翼结构体包括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与一个所述阳面平行并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第二翼结构体包括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二插接板与另一个所述阳面平行并插入所述插槽中。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翼结构体还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翼板;所述第一基板用于安装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并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所述第一插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翼板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墙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翼板抵接;所述踢脚结构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翼板或所述第一插接板抵接。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翼板具有相对的内端和外端,所述内端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外端与所述弧形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板的插接方向上,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弧形板平齐;所述第一插接板位于所述第一翼板的中间位置。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以所述第一翼板为界的内部分和外部分,所述外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插接板的长度;所述第一基板的外部分上设置有第一沉槽,在通过第一紧固件将所述第一基板安装在所述墙面上时,所述第一沉槽能够容纳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端部。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翼结构体还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二翼板,所述第二基板用于安装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垂直,并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所述第二插接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平行,所述第二插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翼板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墙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翼板抵接;所述踢脚结构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翼板或所述第二插接板抵接。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与所述第二基板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翼板具有相对的内端和外端,所述内端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所述外端与所述弧形板连接;在所述第二插接板的插接方向上,所述第二翼板和所述弧形板平齐;所述第二插接板位于所述第二翼板的中间位置。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以所述第二翼板为界的内部分和外部分,所述外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插接板的长度;所述第二基板的外部分上设置有第二沉槽,在通过第二紧固件将所述第一基板安装在所述墙面上时,所述第二沉槽能够容纳所述第二紧固件的端部。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阳角结构还包括内撑件,所述内撑件位于所述弧形板、所述第一翼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翼结构体所围成的空间中;所述内撑件安装在所述翼结构件的外表面上,并与所述弧形板的内表面连接,以加固支撑所述弧形板。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包括托板和第一挡板,所述托板的内端与所述支撑件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托板的外端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挡板、所述托板和所述支撑件共同形成所述容纳槽。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于所述托板的外端,且位于所述托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挡板、所述托板和所述支撑件共同形成承托槽,所述上接触面为所述承托槽的底壁,所述承托槽用于供所述墙板的下端插入。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构造为支撑板。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形成在所述支撑件外表面上的第三沉槽,所述第三沉槽位于所述承托件的上方,以隐藏在所述墙板内侧,在通过紧固件将支撑件安装在墙面上时,所述第三沉槽能够容纳所述紧固件的端部。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饰板包括第一平直段、弯曲段和第二平直段,所述弯曲段平滑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之间,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支撑件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平直段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贴合。
[0022]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踢脚结构还包括相互适配的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和所述母扣中的一者安装在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上,另一者安装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墙体、墙板、踢脚结构和阳角结构,所述墙板、踢脚结构和阳角结构均安装在所述目标墙体的墙面上,所述阳角结构用于包覆所述目标墙体的阳角,所述墙板、所述踢脚结构均安装在所述阳角对应的阳面上,所述踢脚结构位于所述墙板下方,所述踢脚结构的端面与所述阳角结构抵接;所述阳角结构包括翼结构件和弧形板,所述翼结构件包括第一翼结构体和第二翼结构体;所述第一翼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翼结构体分别用于安装在一个所述阳角对应的两个所述阳面上;所述第一翼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翼结构体相连接并形成能够与所述阳角匹配的凹角;所述弧形板包覆在所述翼结构件的外侧,并且,所述弧形板与安装在所述阳面的墙板对接在一起后,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能够与所述墙板的表面平滑过渡;所述踢脚结构包括支撑件、承托件和装饰板,所述承托件和所述装饰板均连接在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上,所述承托件位于所述装饰板的上方;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上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承托件的上方,通过使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部以与所述墙面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墙面适配接触;所述承托件具有上接触面和容纳槽,所述上接触面能够与所述墙板的下端面适配接触,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朝向所述装饰板,所述容纳槽能够用于安装照明灯;所述装饰板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装饰板在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之间弯折,所述上端伸入所述容纳槽中且与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接触,以避让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所述下端与所述支撑件间隔分布且接触地面,且所述下端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或等于所述承托件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的朝向所述阳角结构的侧面上形成有插槽,所述第一翼结构体包括第一插接板,所述第一插接板与一个所述阳面平行并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第二翼结构体包括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二插接板与另一个所述阳面平行并插入所述插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结构体还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翼板;所述第一基板用于安装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一翼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并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平行,所述第一插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翼板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插槽中,所述墙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翼板抵接;所述踢脚结构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翼板或所述第一插接板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第一基板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翼板具有相对的内端和外端,所述内端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所述外端与所述弧形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板的插接方向上,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弧形板平齐;所述第一插接板位于所述第一翼板的中间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以所述第一翼板为界的内部分和外部分,所述外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插接板的长度;所述第一基板的外部分上设置有第一沉槽,在通过第一紧固件将所述第一基板安装在所述墙面上时,所述第一沉槽能够容纳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结构体还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二翼板,所述第二基板用于安装在所述墙面上,所述第二翼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垂直,并与
所述第二基板连接;所述第二插接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平行,所述第二插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翼板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所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俊杰梅能敏孙春祥邵俊义赵静贾路
申请(专利权)人:和能人居科技天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