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727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机的外表面设有显示屏和若干个操作按钮,主机的内部集成有储能设备和控制主板,控制主板分别连接显示屏、各操作按钮和储能设备,用于在用户操控各操作按钮表示治疗开始时控制储能设备输出电能开始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线圈的一端连接控制主板,另一端由主机中伸出形成延伸段;连接支架的一端固定于主机的侧壁并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向上延伸,连接支架的中段设有转向轮,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刺激线圈的延伸端连接;定位帽使用时佩戴于患者的头部。有益效果是定位帽采用隔热层,防止高温导致患者头皮烫伤;定位帽结合降噪耳罩减少噪音,体积小巧灵活,适用于家庭使用场景。家庭使用场景。家庭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颅磁刺激是无创性大脑皮质刺激和治疗技术,在神经心理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康复科、儿科(脑瘫,自闭症等)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TMS(经颅磁刺激技术)是利用时变的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磁刺激技术。
[0003]经颅磁刺激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的疗程来达到累积效应,使得患者需要长期往返于家庭与医院,造成诸多不便。目前医院所使用的经颅磁刺激设备体积较大,设备移动不方便,且由于操作技术专业性强需要专业人士操作,使患者无法在家庭中也能接受治疗,使得治疗场所和治疗时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一定限制。而且目前市面上尚没有能达到较好医疗效果的家用经颅磁刺激设备。
[0004]而且,现有的家用经颅磁刺激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高温和噪音,严重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
[0005]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家用经颅磁刺激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包括:
[0007]主机,所述主机的外表面设有显示屏和若干个操作按钮,所述主机内部集成有储能设备和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分别连接所述显示屏、各所述操作按钮和所述储能设备;
[0008]刺激线圈,所述刺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板,另一端由所述主机中伸出形成延伸段;
[0009]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机的侧壁并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向上延伸,所述连接支架的中段设有转向轮,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刺激线圈的延伸段连接;
[0010]定位帽,所述定位帽使用时佩戴于患者的头部,以辅助定位所述刺激线圈的刺激部位。
[0011]优选的,定位帽包括:
[0012]定位帽本体,所述定位帽本体包括多个定位点,各所述定位点之间互相连接并划分出多个定位区,各所述定位区覆盖有隔热层;
[0013]降噪耳罩,所述降噪耳罩设于所述定位帽本体的两侧。
[0014]优选的,所述刺激线圈包括刺激线圈本体和连接线,所述刺激线圈本体包括:
[0015]涡轮线圈,所述涡轮线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连接有一个半导体散热片;
[0016]线圈外壳,所述线圈外壳将所述涡轮线圈和所述半导体散热片包裹于所述线圈外壳的内部;
[0017]所述涡轮线圈和所述半导体散热片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控制主板。
[0018]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板上集成有:
[0019]刺激线圈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涡轮线圈通电产生对应的磁场;
[0020]半导体制冷模块,用于控制各所述半导体散热片对所述涡轮线圈进行降温;
[0021]升压模块,用于将所述储能设备输出的供电电压整流升压;
[0022]储能电容模块,连接所述升压模块和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用于将所述升压模块升压后的所述供电电压进行储能,并对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供电

[0023]优选的,所述半导体散热片包括串联连接的制冷端面和散热端面,所述半导体散热片的制冷端面朝向所述涡轮线圈设置,所述半导体散热片的散热端面朝向所述线圈外壳设置。
[0024]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主机的连接处设有升降旋钮。
[0025]优选的,所述线圈外壳材质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0026]优选的,所述主机的顶部设有手提柄。
[0027]优选的,所述主机的底部设有多个防滑保护垫。
[0028]优选的,所述主机的侧壁设有储物篮。
[0029]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30]1)定位帽采用隔热材料,防止使用过程中刺激线圈高温导致患者头皮烫伤等不适情况;
[0031]2)定位帽结合降噪耳罩,减少使用过程中噪音对患者的影响;
[0032]3)结构相较于现有设备,更加小巧灵活,可以在家庭等地方使用。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定位帽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刺激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控制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刺激线圈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
[0039]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0040]主机1,主机1的外表面设有显示屏2和若干个操作按钮3,主机1的内部集成有储能设备和控制主板4,控制主板4分别连接显示屏2、各操作按钮3和储能设备,用于在用户操控各操作按钮3表示治疗开始时控制储能设备输出电能开始经颅磁刺激治疗;
[0041]刺激线圈5,刺激线圈5的一端连接控制主板4,另一端由主机1中伸出形成延伸段51;
[0042]连接支架6,连接支架6的一端固定于主机1的侧壁并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向上延
伸,连接支架6的中段设有转向轮61,连接支架6的另一端与刺激线圈5的延伸端连接;
[0043]定位帽7,定位帽7使用时佩戴于患者的头部,以辅助定位所述刺激线圈的刺激部位。
[004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中集成有储能设备,且体积小巧,可以方便携带适用于家庭环境,使移动不便患者在家中也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开始经颅磁刺激治疗前,患者将定位帽7佩戴于头部,用户操控主机1上的控制按钮3,控制储能设备输出电能使刺激线圈5通电产生磁场对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
[0045]主机1的侧壁设有连接支架6,连接支架6中的转向轮61可以调整连接支架6与刺激线圈5连接的一端的朝向,使用时,用户将刺激线圈5从连接支架6上取下,将刺激线圈5在患者头部的定位帽上7的定位区的上方来回扫描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
[0046]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定位帽7包括:
[0047]定位帽本体,定位帽本体包括多个定位点71,相邻的各定位点71之间互相连接并划分出多个定位区,各定位区覆盖有隔热层72;
[0048]降噪耳罩73,降噪耳罩73设于定位帽本体的两侧。
[004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定位帽7上设有多个定位点71,相邻的定位点71之间互相连接划分出多个定位区,各定位区与医学领域划分的人体头部区域对应,各定位区的表面覆盖有隔热材料制备的隔热层72,可以在治疗时防止刺激线圈5产生的高温烫伤患者的头部。
[0050]定位帽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的外表面设有显示屏和若干个操作按钮,所述主机的内部集成有储能设备和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分别连接所述显示屏、各所述操作按钮和所述储能设备;刺激线圈,所述刺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板,另一端由所述主机中伸出形成延伸段;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机的侧壁并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所述连接支架的中段设有转向轮,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刺激线圈的延伸段连接;定位帽,所述定位帽使用时佩戴于患者的头部

以辅助定位所述刺激线圈的刺激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帽包括:定位帽本体,所述定位帽本体包括多个定位点,相邻的各所述定位点之间互相连接并划分出多个定位区,各所述定位区覆盖有隔热层;降噪耳罩,所述降噪耳罩设于所述定位帽本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线圈包括刺激线圈本体和连接线,所述刺激线圈本体包括:涡轮线圈,所述涡轮线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连接有一个半导体散热片;线圈外壳,所述线圈外壳将所述涡轮线圈和所述半导体散热片包裹于所述线圈外壳的内部;所述涡轮线圈和所述半导体散热片通过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控制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慧刘杰辉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