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97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3D扫描仪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包括支撑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上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两侧均设置有补光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中部设置有智能终端,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三脚架,所述三脚架上部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通过控制器前部的光敏探头能够对所处的工作环境的光线强弱进行监测,当所在的环境光线较暗,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光敏探头会向控制器发送对应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信号后会向补光灯发送启动信号,当补光灯接受到启动信号后会开始工作,对前方的被扫描区域进行补光。扫描区域进行补光。扫描区域进行补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


[0001]本技术涉及3D扫描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

技术介绍

[0002]3D扫描仪是一种将现实物体通过扫描建立数字3D模型的设备,随着3D打印应用得越来越广泛,3D扫描仪的需求也在快速地增长,其按照工作原理分为2类,一种是“照相式”,一种是“激光式”,两者都是非接触式,也就是说,在扫描的时候,这两种设备均不需要与被测物体接触,其中照相式扫描仪是针对工业产品设计领域的新一代扫描仪,与传统的激光扫描仪和系统比较,其测量速度提高了数十倍,然而其在实际使用时,一般的照相式3D扫描仪,在工作时其智能终端一般通过夹持机构固定在三脚架上,在加持时夹板或夹块会与扫描仪紧贴,会影响扫描仪工作时热量的散发,不利于长期使用,同时照相式扫描仪在工作时对工作环境的光线要求较高,当所处工作环境光线较为暗淡时,其工作精度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包括支撑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上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两侧均设置有补光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中部设置有智能终端,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三脚架,所述三脚架上部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万向球一,所述万向球一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顶端外周外侧通过万向球二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电动推杆。r/>[0005]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相靠近的一侧上部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靠近的一端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均贯穿弹性片两端上下部,所述弹性片中部均固定连接在夹板一侧,所述夹板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橡胶垫,所述夹板均设置在智能终端两侧,所述智能终端前端中部设置有摄像头。
[0006]优选的,所述补光机构包括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均设置在侧板远离智能终端的一侧前中部,所述补光灯外周中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均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补光灯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光敏探头。
[0007]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顶端均通过万向球二连接在底板底部,所述电动推杆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均设置在智能终端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光敏探头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均固定连接在底板底端
前部两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通过弹性片自身的回弹力能够将夹板向中间挤压,在限位杆的导向下,弹性片回弹时会更加稳定,使夹板的夹持力会更加分散与均匀,使得智能终端能够稳定固定在底板上部,通过底板上部的支撑条能够将智能终端底部架空,同时底板之间会形成风道,有利于智能终端的散热,且夹板与智能终端之间通过橡胶垫进行接触,使得夹板不会影响智能终端的散热工作。
[0012]2、通过控制器前部的光敏探头能够对所处的工作环境的光线强弱进行监测,当所在的环境光线较暗,低于预设的阈值时,光敏探头会向控制器发送对应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信号后会向补光灯发送启动信号,当补光灯接受到启动信号后会开始工作,对前方的被扫描区域进行照射,实现补光工作,辅助智能终端的扫描工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的正视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的仰视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的俯视立体图。
[0016]图中:1、支撑调节机构;101、三脚架;102、电动推杆;103、连接板一;104、万向球二;105、联轴器;106、万向球一;107、连接板二;2、固定机构;201、支撑条;202、夹板;203、底板;204、侧板;205、固定板;206、限位杆;207、弹性片;208、橡胶垫;3、补光机构;301、控制器;302、光敏探头;303、补光灯;304、固定块;4、智能终端;5、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包括支撑调节机构1,支撑调节机构1上部设置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两侧均设置有补光机构3,固定机构2上中部设置有智能终端4,支撑调节机构1包括三脚架101,三脚架101上部设置有联轴器105,联轴器105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103,连接板一10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万向球一106,电动推杆102顶端均通过万向球二104连接在底板203底部,电动推杆102均与控制器301电性连接,万向球一106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107,连接板一103顶端外周外侧通过万向球二104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电动推杆102,在智能终端4使用时,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器301向电动推杆102发送控制信号,当电动推杆102接收到控制器301发出的信号后,会根据信号指令进行伸缩,通过电动推杆102的伸缩能够对底板203的偏转角度进行调节,使得智能终端4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物品,有利于对物品的扫描工作,固定机构2包括底板203,底板203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04,侧板204相靠近的一侧上部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205,205相靠近的一端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6,限位杆206均贯穿弹性片207两端上下部,弹性片207中部均固定连接在夹板202一侧,夹板202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橡胶垫208,夹板202均设置在智能终端4两侧,底板20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撑条201,支撑条201均设置在智能终端4底部,智能终端4前端中部设置有摄像头5。
[0019]补光机构3包括补光灯303,补光灯303均设置在侧板204远离智能终端4的一侧前中部,补光灯303外周中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04,固定块304一端均与侧板204固定连接,补光灯303均与控制器301电性连接,控制器301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光敏探头302,光敏探头302均与控制器301电性连接,控制器301均固定连接在底板203底端前部两侧。
[0020]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2包括底板203,底板203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04,侧板204相靠近的一侧上部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5,固定板205相靠近的一端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6,限位杆206均贯穿弹性片207两端上下部,弹性片207中部均固定连接在夹板202一侧,夹板202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橡胶垫208,夹板202均设置在智能终端4两侧,底板20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包括支撑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机构(1)上部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两侧均设置有补光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2)上中部设置有智能终端(4),所述支撑调节机构(1)包括三脚架(101),所述三脚架(101)上部设置有联轴器(105),所述联轴器(105)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103),所述连接板一(103)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万向球一(106),所述万向球一(106)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107),所述连接板一(103)顶端外周外侧通过万向球二(104)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电动推杆(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可调节的3D扫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底板(203),所述底板(203)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04),所述侧板(204)相靠近的一侧上部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5),所述固定板(205)相靠近的一端上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6),所述限位杆(206)均贯穿弹性片(207)两端上下部,所述弹性片(207)中部均固定连接在夹板(202)一侧,所述夹板(202)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橡胶垫(208),所述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萍王博麟王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驰一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