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46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可附接/可拆卸的存储单元,其具有在存储单元的附接方向上向下游突出的被定位部;输送构件;成像单元,其在由输送构件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和输送单元,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被定位部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的接合使得存储单元相对于成像设备被定位。输送单元包括接触部和凹入部。在输送单元的接触部与存储单元接触并且输送单元通过存储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被定位部不与输送单元的凹入部接触。部接触。部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片材输送设备和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已知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的成像设备,其被构造成在从设置于片材进给盒上方的输送托盘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6

222384讨论了一种用于执行卡塞清除以去除卡在这种成像设备中的片材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被构造成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被构造成附接到成像设备和从成像设备拆卸、并且存储片材;输送构件,其被构造成输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片材;成像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由输送构件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和输送单元,其布置在存储单元上方、被构造成将片材输送到输送构件、并且在用于输送片材的第一位置和从第一位置向下缩回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存储单元包括相对于成像设备在存储单元的附接方向上向下游突出的被定位部,并且被定位部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的接合致使存储单元相对于成像设备被定位,其中输送单元包括接触部和凹入部,接触部设置在附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处并且被构造成与存储单元接触,凹入部设置在与被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附接方向上从接触部向下游凹入,并且其中,在输送单元的接触部与存储单元接触并且输送单元通过存储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被定位部不与输送单元的凹入部接触。
[0004]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05]图1是示出成像设备的剖视图。
[0006]图2A是示出输送单元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B是示出输送单元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图2C是示出在输送单元处于第二位置的同时使存储单元与输送单元接触的状态的透视图。
[0007]图3A是示出输送单元处于输送位置(第一位置)以形成输送路径并被安装到成像设备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B和3C是各自示出输送单元的透视图。
[0008]图4A是示出输送单元的透视图。图4B是沿图4A中的剖面线C截取的剖视图。图4C是沿图4A中的剖面线D截取的剖视图。
[0009]图5A是示出存储单元的透视图。图5B是示出从与图5A不同的方向观察的存储单元的透视图。
[0010]图6A和6B是示出管控构件和操作构件之间的关系的视图。图6A是示出输送单元被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状态的视图。图6B是示出如何解除对输送单元的移动的管控以将输送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视图。
[0011]图7是示出从与图2C不同的方向观察的输送单元和存储单元的透视图。
[0012]图8A至8D是示出在将输送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存储单元和输送单元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0013]图9A至9D是示出在将输送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过程中存储单元和输送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视图。
[0014]图10是示出存储单元的被接触部和输送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
[0015]图11A至11C是示出比较例的视图。
[0016]图12A至12C是示出连动构件和输送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视图。
[0017]图13A至13D是示出输送单元和连动构件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0019]将参考图1至13D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将描述彩色激光束打印机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示例。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示例,将描述将感光鼓上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顺序转印到带上、然后将带上的调色剂图像共同转印到片材材料上的成像设备。
[0020]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可以是复印机、多功能外围设备或传真设备。成像设备1所使用的成像方法不限于电子照相方法,可以使用诸如静电记录方法或喷墨方法的任何其它成像方法。
[0021]将片材进给盒115被拉出的一侧定义为成像设备1的前侧。在附图中,将片材进给盒115被拉出的向前方向表示为前(F),将片材进给盒115被插入且与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表示为后(B)。此外,在附图中,将从成像设备1的前侧观察的向上方向表示为上(U),将从成像设备1的前侧观察的向下方向表示为下(D)。此外,在附图中,将从成像设备1的前侧观察的向左方向表示为左(L),将从成像设备1的前侧观察的向右方向表示为右(R)。
[0022]将参考图1描述成像设备1的整体构造的概要。图1是成像设备1的示意性剖视图。作为第一片材进给装置的片材进给单元106包括片材进给盒115和拾取辊116。片材进给盒115是其中要存储片材材料S的存储单元。拾取辊116是进给片材材料S的进给构件。片材进给单元106还包括进给辊117和分离辊118。进给辊117是将进给的片材材料S输送到对齐辊对250的输送构件。分离辊118是面向进给辊117的分离构件。各片材材料S通过与分离辊118同轴布置的内置转矩限制器(未示出)而被摩擦地分离开。
[002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片材进给单元106形成成像设备1的一部分,并且片材进给盒115可附接至成像设备1上并可从成像设备上拆卸。图1中的箭头B表示附接片材进给盒115的方向。
[0024]当控制单元(未示出)发送打印信号时,拾取辊116和进给辊117在片材进给期间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堆叠在堆叠板25上的片材材料S被输送到对齐辊对250。然后,片材材料S被输送到由带内辊105和二次转印辊122形成的二次转印夹持部。带内辊105位于中间转印带130的内侧并且支撑中间转印带130。二次转印辊122隔着中间转印带130面向带内辊105。
[0025]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包括成像单元111、112、113和114。
[0026]成像单元111、112、113和114各自至少包括要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向静电潜像供应调色剂并使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和对感光鼓进行充电的充电辊。
[0027]在成像单元111、112、113和114中,静电潜像通过来自激光扫描仪120的激光顺序地形成在各个感光鼓的外表面上,然后通过显影辊显影,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了调色剂图像。
[0028]形成在成像单元111、112、113和114的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30上。然后,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30的调色剂图像被共同转印到被输送至二次转印夹持部的片材材料S上。然后,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材料S被输送至定影膜107和压力辊108之间的夹持部。在该夹持部处,片材材料S被加热加压,由此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片材材料S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材料S被排出辊109和110排出。
[0029]作为第二片材进给装置的手动片材进给单元206包括片材进给托盘401和拾取辊402。片材进给托盘401是片材材料S将被堆叠在其上的堆叠构件。拾取辊402是进给片材材料S的进给构件。手动片材进给单元206还包括进给辊403和分离辊421。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设备,其被构造成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其被构造成附接到成像设备和从成像设备拆卸、并且存储片材;输送构件,其被构造成输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片材;成像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由输送构件输送的片材上形成图像;和输送单元,其布置在存储单元上方,并且被构造成将片材输送到输送构件并在用于输送片材的第一位置和从第一位置向下缩回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存储单元包括相对于成像设备在存储单元的附接方向上向下游突出的被定位部,并且所述被定位部与成像设备的定位部的接合使得存储单元相对于成像设备被定位,其中,输送单元包括接触部和凹入部,所述接触部设置在附接方向上的上游端部处并且构造成与存储单元接触,所述凹入部设置在与所述被定位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在附接方向上从接触部向下游凹入,并且其中,在输送单元的所述接触部与存储单元接触并且输送单元通过存储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被定位部不与输送单元的凹入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被构造成与要附接至成像设备的存储单元接触,其中,所述定位部是接触表面中的沿附接方向开口的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被定位部是能够插入所述定位孔中的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多个凸台包括所述凸台并且沿与附接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并且其中,包括所述凹入部的多个凹入部在与附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凸台相对应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输送单元的多个接触部包括所述接触部并且沿与附接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以及其中,在输送单元的所述多个接触部与存储单元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多个接触部处于与所述多个凸台之间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通过存储单元将输送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存储单元的与输送单元的所述接触部接触的部分还包括被接触部,所述被接触部具有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输送单元还包括构造成被驱动以输送片材的从动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第一引导部,其中,输送单元还包括在从动辊的轴向方向上突出的第一被引导部,并且所述第一引导部构造成在输送单元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引导所述第一被引导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构造成管控所述第一被引导部以将输送单元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冬人细原和广立石朋也西山达夫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