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抑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33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30
提供新的白发抑制剂。以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为有效成分的白发抑制剂(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白发抑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白发抑制剂。

技术介绍

[0002]据报道,在毛根中,作为毛发细胞的细胞来源的毛根角质形成细胞干细胞、与作为产生毛发颜色的黑色素细胞的来源的毛根黑色素细胞干细胞的相互作用引发黑色素细胞干细胞的消失,从而生出白发(非专利文献1、2)。更详细而言,在毛根上部的凸起区域中存在有分化则形成毛母细胞的毛囊干细胞、和分化则形成黑色素细胞的色素干细胞。即,色素干细胞是形成黑发的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的供给源,毛囊干细胞是形成毛发的毛母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的供给源,由此,每次毛发生长时,都会长出带有色素的毛发。
[0003]针对这种毛根角质形成细胞干细胞,作为毛根角质形成细胞干细胞中的衰老相关标志物,本专利技术者们发现了SA

β

gal、p53、p16,并报告。(专利文献1)。另外,专利文献1中,针对内皮素1作为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衰老标志物,暗示着如果内皮素1的表达降低,则会由角质形成细胞的衰老会导致黑色素细胞的存活降低、从而容易生出白发症状。
[0004]另外,据报道,敲除了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的小鼠会生出白发(非专利文献2)。此外,内皮素1、干细胞银子(SCF)作为在角质形成细胞中参与表达和分泌黑色素细胞中存活的分子是已知的。(非专利文献3)。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82728号公报
[0008]非专利文献
[0009]非专利文献1:Rabbani P et al.,Cell 145,941

955,2011
[0010]非专利文献2:Tanimura S,et al.,Cell Stem Cell 8,177

187 2011
[0011]非专利文献3:Imokawa et al.,PIGMENT CELL RES 17:6

110,2004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3]然而,着眼于上述这样凸起区域中的色素干细胞和/或毛囊干细胞的衰老相关标志物的白发抑制剂尚未发现。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着眼于与色素干细胞的存活相关的角质形成细胞的衰老相关标志物的新的白发抑制剂。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于是,本专利技术者认为对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SCF基因的表达带来影响的成分能够抑制黑色素细胞的存活降低,考虑安全性,着眼于各种天然物和/或已有的药品进行了研究,结果完全意外地发现了,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使用的伊普黄酮等特定的异黄酮类会增强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
子基因的表达,作为白发抑制剂是有用的,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
[0017]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下面的专利技术[1]~[20]。
[0018][1]一种白发抑制剂,以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为有效成分,
[0019][化学式1][0020][0021](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
[0022][2]根据[1]所述的白发抑制剂,其是白发抑制用食品组合物、白发抑制用化妆品或白发抑制用医药组合物。
[0023][3]根据[1]或[2]所述的白发抑制剂,其中,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是伊普黄酮。
[0024][4]一种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剂,以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为有效成分,
[0025][化学式2][0026][0027](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
[0028][5]根据[4]所述的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剂,其是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用食品组合物,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用化妆品,或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用医药组合物。
[0029][6]根据[4]或[5]所述的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剂,其中,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是伊普黄酮。
[0030][7]异黄酮类在用于白发抑制剂制造中的使用,所述异黄酮类以式(1)表示,
[0031][化学式3][0032][0033](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
[0034][8]根据[7]所述的使用,其中,白发抑制剂是白发抑制用食品组合物、白发抑制用化妆品或白发抑制用医药组合物。
[0035][9]根据[7]或[8]所述的使用,其中,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是伊普黄酮。
[0036][10]异黄酮类在用于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剂制造中的使用,所述异黄酮类以式(1)表示,
[0037][化学式4][0038][0039](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
[0040][11]根据[10]所述的使用,其中,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剂是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用食品组合物,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用化妆品,或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用医药组合物。
[0041][12]根据[9]或[11]所述的使用,其中,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是伊普黄酮。
[0042][13]一种异黄酮类,用于白发抑制,以式(1)表示,
[0043][化学式5][0044][0045](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
[0046][14]根据[13]所述的异黄酮类,其中,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是伊普黄酮。
[0047][15]一种异黄酮类,以式(1)表示,用于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
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
[0048][化学式6][0049][0050](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白发抑制剂,以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为有效成分,[化学式1](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发抑制剂,其是白发抑制用食品组合物、白发抑制用化妆品或白发抑制用医药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发抑制剂,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是伊普黄酮。4.一种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剂,是以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为有效成分的。[化学式2](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剂,其是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用食品组合物,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用化妆品,或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用医药组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剂,其中,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是伊普黄酮。7.异黄酮类在用于制造白发抑制剂的使用中,所述异黄酮类以式(1)表示,(由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是用于制造白发抑制剂的。)[化学式3]
(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2、R3和R4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氧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其中,白发抑制剂是白发抑制用食品组合物、白发抑制用化妆品或白发抑制用药品组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使用,其中,式(1)表示的异黄酮类是伊普黄酮。10.异黄酮类在用于角质形成细胞中的17型胶原基因、内皮素1基因和干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增强剂制造中的使用,所述异黄酮类以式(1)表示,[化学式4](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R2、R3和R4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崎启加藤昌志诸富胜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天真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