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大气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30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大气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两景同轨道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下载完全覆盖SAR影像的DEM数据和近红外可降水汽产品;对SAR影像多视处理,根据研究区位置,对SAR影像进行裁剪,获取覆盖研究区的两景SAR影像子集,根据研究区位置对近红外可降水汽产品裁剪,获取两景水汽数据;对覆盖研究区的两景SAR影像子集进行差分干涉处理,获取差分干涉相位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

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等,去除InSAR大气效应的方法备受关注。相关研究结果证明利用空间辐射计监测方法去除大气相位延迟是有效的。外部数据(水汽产品)空间辐射计监测法为InSAR大气延迟相位校正提供了分辨率较高的水汽场,已成为InSAR大气校正研究中的主流研究方法之一,但其在计算原理上,未考虑水平方向上的大气扰动和水汽异质性对大气延迟相位的综合影响,导致大气校正结果精度大大降低。
[0007]综上,外部数据(水汽产品)空间辐射计监测法,相对于上述其他方法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如何克服其存在的短板,系统地分析水平方向上大气扰动和水汽异质性对大气相位延迟的影响,进一步改进空间辐射计监测法的校正结果精度,使得改进的方法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与普适性,是当前空间对地观测、大地测量及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研究的热点方向与核心内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大气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两景同轨道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下载完全覆盖SAR影像的DEM数据和近红外可降水汽产品;S2、对获取的两景同轨道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进行多视处理,然后根据研究区的位置,对两景同轨道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进行裁剪,获取覆盖研究区的两景SAR影像子集,再根据研究区位置对近红外可降水汽产品进行裁剪,获取两景水汽数据;S3、对获取的覆盖研究区的两景SAR影像子集进行差分干涉处理,获取差分干涉相位φ
diff
,且所述差分干涉相位φ
diff
中包含了大气延迟相位误差;S4、依据获取的两景水汽数据,利用大气延迟相位校正模型,精确计算出两景SAR影像观测时大气状况差异引起的大气延迟相位φ
atm
;S5、从获取的差分干涉相位中去除大气延迟相位误差,以精确求取地表真实的沿雷达视线方向形变φ
dis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大气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对获取的两景同轨道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进行多视处理,然后根据研究区的位置,对两景同轨道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进行裁剪,获取覆盖研究区的两景SAR影像子集,再根据研究区位置对近红外可降水汽产品进行裁剪,获取两景水汽数据,具体步骤为:S21、将获取的两景同轨道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进行多视处理,生成SAR影像多视强度图,并选择成像时间较早的其中一幅影像作为主SAR影像,成像时间较晚的影像作为辅SAR影像;S22、记录研究区在主、辅SAR影像多视强度图中的行列号,根据SAR影像在方位向和距离向的视数比,计算出研究区在主、辅单视复数影像中的行列号数;S23、根据计算得到的行列号数,对主、辅SAR影像进行裁剪,获得覆盖研究区的SAR数据对;S24、根据研究区位置,对近红外两景水汽产品进行裁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大气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对获取的覆盖研究区的两景SAR影像子集进行差分干涉处理,具体步骤为:S31、将辅SAR影像配准到主SAR影像上,配准精度至少要达到0.1个像元;S32、对辅SAR影像重采样:按照精配准多项式及相位重采样法,对SAR辅影像进行相位重采样,得到重采样后的辅SAR影像;S33、对主SAR影像和重采样后的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杰师宏波李瑜韩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