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低碳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的QI&T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272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低碳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的QI&T热处理工艺,包括:步骤1)预处理:对所述低碳贝_马复相钢进行控制加热,加热温度高于Ac3临界温度30℃~50℃,并保温0.5h~3h,得到充分均匀的全奥氏体化组织;步骤2)Q处理:将所得全奥氏体组织控制冷却至室温,得到组织以贝氏体和马氏体为主的低碳贝_马复相钢;步骤3)I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低碳贝_马复相钢进行控制加热,温度介于780℃与920℃之间,保温时间为0.25h~3h,再控制冷却至室温;步骤4)T处理:将步骤3得到低碳贝_马复相钢在温度介于250℃与550℃之间进行回火处理,保温1h~3h后自然冷却,得到增强强韧性的低碳贝_马复相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将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匹配在常规热处理基础上提升30%以上。处理基础上提升30%以上。处理基础上提升3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低碳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的QI&T热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低合金高强钢热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低碳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的QI&T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贝氏体钢因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抵抗磨损以及疲劳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针对汽车,轮船,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中们面临的愈发苛刻的服役环境,要求相应高强钢在满足既定的高强度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强韧性的相互匹配。依据贝氏体相变理论,如无碳化物贝氏体钢、贝_马复相钢等新型贝氏体钢得到相继开发与研究。研究表明,与传统的上、下贝氏体钢相比,新型贝氏体钢通过配套热处理手段抑制了组织中碳化物的形成,其韧性,抵抗断裂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0003]相关专利技术专利有低合金超高强度复相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公开号:101225499),其热处理工艺要求工件迅速淬至100~250℃并保温。然而较快冷速的实现限制了工件尺寸且易引起工件残余应力增加导致开裂,降低工件成品率。此外,一种无碳化物贝/马复相钢的BQ&P热处理工艺(公开号:106893832B),其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低碳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的QI&T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预处理:对所述低碳贝_马复相钢进行控制加热,加热温度高于Ac3临界温度30℃~50℃,并保温0.5h~3h,得到全奥氏体组织;步骤2)Q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全奥氏体组织控制冷却至室温,得到组织以贝氏体和马氏体为主的低碳贝_马复相钢;步骤3)I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低碳贝_马复相钢进行控制加热,温度介于780℃与920℃之间,保温时间为0.25h~3h,再控制冷却至室温;步骤4)T处理:将步骤3得到低碳贝_马复相钢在温度介于250℃与550℃之间进行回火处理,保温1h~3h后自然冷却,得到增强强韧性的低碳贝_马复相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低碳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的QI&T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的控制加热是以随炉加热的方式进行,控制加热速度为0.15℃/s~1.5℃/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低碳贝_马复相钢强韧性的QI&T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谆礼田宇张敏王瑞张金洲张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