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光介质布施器及其组成的路面加速磨光机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磨光介质布施器及其组成的路面加速磨光机。
技术介绍
[0002]路面加速磨光机是当前室内交通安全预警、耐久性路面设计、抗滑材料选择等室内试验的关键设备,它能于实验室内有效地模拟实际交通荷载对道路表面的磨耗作用。磨光介质的科学撒布是路面加速磨光试验取得成功的关键,其直接决定磨光速度的快慢和对实际交通环境的模拟程度。基于此,磨光介质需要匀速、均匀的撒布于试验试件与轮胎的接触界面之间,以保证试件每个点的摩擦机率相等。
[0003]然而,当前用于路面加速加载磨光试验用的介质撒布方式主要为两种,一种为实验员人工撒布,其存在撒布不均匀、撒布速度不连贯等缺陷,进而导致路面试件不同区域磨耗程度不一致、不同试件磨耗条件不统一等问题;另一种为撒料盒直接漏料撒布,其存在露料口介质嵌挤而出料间断、集料飞溅和扬尘等缺陷,进而导致介质间断、磨光介质卡塞设备机体主轴等问题。同时,通过扩大检索对比发现,当前用于控制单类型砂传送的小型装置主要有传送带装置和配重调节料口大小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光介质布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料筒(1)、第二进料筒(2)和底料筒(3),所述第一进料筒(1)和第二进料筒(2)竖直并列设置,第一进料筒(1)的上端为粗径颗粒进料口,第二进料筒(2)的上端为细径颗粒进料口,第一进料筒(1)的下端和第二进料筒(2)的下端均与底料筒(3)的顶端相连通,底料筒(3)的底端为终端出料口(20);所述第一进料筒(1)的结构与第二进料筒(2)的结构相同,第一进料筒(1)包括主传送筒(4)、翻转板(5)和筛料辊(6),主传送筒(4)竖直设置,翻转板(5)和筛料辊(6)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主传送筒(4)内;所述底料筒(3)包括外筒(7)、锥形内芯体(8)、内套体(9)和底环片(10),外筒(7)内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置有锥形内芯体(8)和内套体(9),底环片(10)设置在外筒(7)的底部,锥形内芯体(8)的外壁与外筒(7)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通过腔(30),所述内套体(9)的外壁、外筒(7)的内壁和底环片(10)顶面之间围合形成有储存腔(40),内套体(9)的侧壁底部加工有条形孔(11),储存腔(40)通过条形孔(11)与内套体(9)的内部相连通,内套体(9)的顶端与锥形内芯体(8)相连通,内套体(9)的底端为密封端,内套体(9)密封端处加工有与内套体(9)内部相连通的所述终端出料口(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光介质布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腔(30)由多个上通过单腔(13)和一个下通过环形腔(14)相连通形成;所述锥形内芯体(8)包括上锥形壳(8
‑
1)、等径套体(8
‑
2)和下锥形套(8
‑
3),所述上锥形壳(8
‑
1)的上端为尖端,所述下锥形套(8
‑
3)的上端为大口端,下锥形套(8
‑
3)的下端为小口端,上锥形壳(8
‑
1)的下端与等径套体(8
‑
2)的上端相连通,等径套体(8
‑
2)的下端通过下锥形壳(8
‑
3)上口相连通,上锥形壳(8
‑
1)和等径套体(8
‑
2)的外壁布置有数个翅片(12),等径套体(8
‑
2)的外壁、外筒(7)内壁和每相邻两个翅片(12)之间形成有一个上通过单腔(13),下锥形套(8
‑
3)的外壁与外筒(7)内壁之间形成有下通过环形腔(14),每个上通过单腔(13)通过下通过环形腔(14)与储存腔(40)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光介质布施器,其特征在于:翅片(12)包括上翅条(12
‑
1)和下翅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为,何玉林,杨旋,王朝鹤,邢超,樊泽鹏,叶泽文,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得路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