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16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该摄像模组包括:底座;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对焦组件及防抖组件,对焦组件及防抖组件均与底座连接;液态透镜组件,液态透镜组件具有进光轴,液态透镜组件与底座连接,包括沿进光轴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对焦组件与第一面连接,防抖组件与第二面连接,防抖组件罩设在液态透镜组件及对焦组件上,或,对焦组件罩设在液态透镜组件及防抖组件上;防抖组件用于带动第二面相对进光轴摆动,以改变第二面相对进光轴的倾斜角度,进行防抖,对焦组件用于沿进光轴挤压第一面,以改变第一面的曲率,进行对焦。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可以使得摄像模组的体积变小。积变小。积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摄像模组通常具有自动防抖功能和自动对焦功能。由于具有自动防抖功能和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模组的拍摄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搭载有此种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正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
[0003]然而,具有自动防抖功能和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模组的摄像模组的体积比较大,导致电子设备无法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其能够解决摄像模组的体积比较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摄像模组,包括:
[0006]底座;
[0007]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对焦组件及防抖组件,所述对焦组件及所述防抖组件均与所述底座连接;
[0008]液态透镜组件,所述液态透镜组件具有进光轴,所述液态透镜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包括沿所述进光轴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对焦组件与所述第一面连接,所述防抖组件与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防抖组件罩设在所述液态透镜组件及所述对焦组件上,或,所述对焦组件罩设在所述液态透镜组件及所述防抖组件上;
[0009]所述防抖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进光轴摆动,以改变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进光轴的倾斜角度,进行防抖,所述对焦组件用于沿所述进光轴挤压所述第一面,以改变所述第一面的曲率,进行对焦。
[0010]由于液态透镜组件与底座连接,对焦组件与底座连接且与液态透镜组件的第一面连接,又由于液态透镜组件具有进光轴,第一面位于进光轴的延伸方向上,因此,当对焦组件沿进光轴运动时,可以沿进光轴挤压第一面,进而使得第一面的曲率发生变化,在第一面的曲率发生变化之后,经由液态透镜组件出射至摄像模组中的出射光线的焦距等会发生变化,进而可以使得该摄像模组实现对焦功能。
[0011]同理,由于防抖组件与第二面连接,因此,当防抖组件相对进光轴摆动时,可以使得第二面相对进光轴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在第二面相对进光轴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之后,经由液态透镜组件出射至摄像模组中的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等会发生变化,进而可以使得该摄像模组实现防抖功能。
[0012]其中,由于防抖组件罩设在液态透镜组件及对焦组件上,或者,对焦组件罩设在液态透镜组件及防抖组件上。这样,当防抖组件罩设在液态透镜组件及对焦组件上时,对焦组件将容置在由防抖组件围合形成的内腔中,如此一来,对焦组件可以充分的利用防抖组件
围合形成的内腔空间,进而可以使得整个摄像模组更加的小巧。同理,当对焦组件罩设在液态透镜组件及防抖组件上时,防抖组件将容置在由对焦组件围合形成的内腔中,如此一来,防抖组件可以充分的利用对焦组件围合形成的内腔空间,进而同样可以使得整个摄像模组更加的小巧。
[0013]值得注意的是,当防抖组件罩设在液态透镜组件及对焦组件上时,由于防抖组件用于带动第二面相对进光轴摆动,而可以理解的是,在带动第二面相对进光轴摆动时,防抖组件通常需要具有较大的运动幅度,进而使得防抖组件需要较大的运动空间,因此,通过使得防抖组件罩设在液态透镜组件及对焦组件上,防抖组件的运动将不会受到对焦组件的束缚,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的进行运动,不会出现运动空间不足的情况,使得该摄像模组的防抖效果更好。
[0014]此外,通过使得防抖组件或者对焦组件罩设在液态透镜组件上,防抖组件及对焦组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液态透镜组件的作用,使得液态透镜组件的使用寿命更长,进而使得摄像模组的使用寿命更长。
[0015]再者,由于通过防抖组件带动液态透镜组件的第二面相对进光轴摆动,可以实现防抖功能,通过对焦组件沿进光轴挤压液态透镜组件的第一面,可以实现对焦功能。也即是,防抖功能和对焦功能均是通过液态透镜组件实现的,由于液态透镜组件的结构小巧,因此,可以使得该摄像模组更加的小巧。
[0016]可选地,所述防抖组件包括防抖支架及防抖驱动件,所述防抖支架与所述第二面连接且罩设在所述液态透镜组件及所述对焦组件上,所述防抖驱动件与所述防抖支架远离所述第二面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抖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防抖支架摆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进光轴摆动。
[0017]由于防抖驱动件与防抖支架的远离第二面的一端连接,因此,当防抖驱动件运动时,可以带动防抖支架摆动。由于防抖支架与第二面连接,因此,当防抖支架摆动时,可以带动第二面相对进光轴摆动,进而可以使得该摄像模组实现防抖功能。
[0018]其中,当防抖驱动件与防抖支架的远离第二面的一端连接时,可以使得防抖驱动件与第二面之间的距离较远,这么一来,可以使得防抖驱动件与进光轴之间的力臂较长,进而使得防抖驱动件与进光轴之间的力矩较大。基于此,防抖驱动件提供较小的力即可带动防抖支架摆动,进而使得该摄像模组在进行防抖时,更加的节能。
[0019]可选地,所述防抖支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外边沿设置有朝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的腿部,所述腿部绕所述进光轴间隔排布,所述腿部与所述防抖驱动件连接,所述防抖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腿部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进光轴摆动。
[0020]由于防抖驱动件与腿部连接,因此,当防抖驱动件运动时,可以带动腿部运动。在腿部运动时,由于腿部由连接板的外边沿朝靠近底座的方向延伸形成,因此,可以带动连接板相对进光轴摆动,在连接板相对进光轴摆动之后,可以带动第二面相对进光轴摆动,进而可以使得摄像模组实现防抖功能。
[0021]其中,由于防抖支架通过连接板与第二面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防抖支架通过连接板与第二面连接时,可以使得防抖支架与第二面之间的连接面积较大,进而可以更好的带动第二面相对进光轴摆动。由于腿部绕进光轴间隔排布,因此,相邻腿部之间可以存在间
隙,这样,可以使得整个防抖支架更加的轻盈,进而使得整个摄像模组更加的轻盈。
[0022]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用于产生磁场,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底座连接;
[0023]所述对焦组件包括对焦线圈,所述对焦线圈与所述第一面连接,且所述对焦线圈还通过弹性元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防抖驱动件包括防抖线圈,所述防抖线圈与所述腿部连接,且所述防抖线圈还通过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对焦线圈及所述防抖线圈均位于所述磁场中,所述磁场用于驱动所述对焦线圈离开初始位置运动,进而沿所述进光轴挤压所述第一面,所述磁场还用于驱动所述防抖线圈离开初始位置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进光轴摆动,所述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对焦线圈及所述防抖线圈恢复至初始位置。
[0024]在进行对焦时,由于对焦线圈位于磁性件的磁场中,因此,当对焦线圈得电时,根据左手定则,磁场可以驱动对焦线圈离开初始位置运动。由于对焦线圈与第一面连接,且对焦线圈还通过弹性元件与底座连接,因此,当对焦线圈离开初始位置运动时,可以使得对焦线圈沿进光轴挤压第一面,进而实现对焦功能。同时,随着对焦线圈的运动,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底座;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对焦组件及防抖组件,所述对焦组件及所述防抖组件均与所述底座连接;液态透镜组件,所述液态透镜组件具有进光轴,所述液态透镜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包括沿所述进光轴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对焦组件与所述第一面连接,所述防抖组件与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防抖组件罩设在所述液态透镜组件及所述对焦组件上,或,所述对焦组件罩设在所述液态透镜组件及所述防抖组件上;所述防抖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进光轴摆动,以改变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进光轴的倾斜角度,进行防抖,所述对焦组件用于沿所述进光轴挤压所述第一面,以改变所述第一面的曲率,进行对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组件包括防抖支架及防抖驱动件,所述防抖支架与所述第二面连接且罩设在所述液态透镜组件及所述对焦组件上,所述防抖驱动件与所述防抖支架远离所述第二面的一端连接,所述防抖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防抖支架摆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进光轴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支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外边沿设置有朝靠近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的腿部,所述腿部绕所述进光轴间隔排布,所述腿部与所述防抖驱动件连接,所述防抖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腿部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进光轴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用于产生磁场,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对焦组件包括对焦线圈,所述对焦线圈与所述第一面连接,且所述对焦线圈还通过弹性元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防抖驱动件包括防抖线圈,所述防抖线圈与所述腿部连接,且所述防抖线圈还通过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对焦线圈及所述防抖线圈均位于所述磁场中,所述磁场用于驱动所述对焦线圈离开初始位置运动,进而沿所述进光轴挤压所述第一面,所述磁场还用于驱动所述防抖线圈离开初始位置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连接板相对所述进光轴摆动,所述弹性元件用于使所述对焦线圈及所述防抖线圈恢复至初始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