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感知定位的校轮方法、系统及其列车
[0001]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以及列车轮对校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感知定位的校轮方法、系统及其列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列车使用的校轮方案大多是在线路布置应答器完成校轮,应答器校轮的方案是在线路均匀布置多个应答器,每经过一个应答器,列车会计算自身的走行距离,与线路实际布置的距离相比较,计算出差异后,可进一步推导出轮径的大小。
[0003]然而,使用应答器方案校轮对应答器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在部分线路中,应答器布置不均匀或者应答器数量布置不足均会对校轮精度产生影响,无法在线路任意位置实施校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感知定位的校轮方法、系统及其列车,通过在列车上安装高精度感知设备,在线路任意位置树立一个标识牌,通过感知设备识别标识牌的距离,可实现在线路任意位置完成校轮工作。
[000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感知定位的校轮方法,用于列车,包括:
[0006]计算列车运行过程中列车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感知定位的校轮方法,用于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列车运行过程中列车上设置的感知设备与标识牌的距离;其中,所述标识牌设置在所述列车运行线路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置;监测所述距离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如果是,启动所述较轮流程;否则持续监测所述距离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关系;在不同识别点下确定并记录当前列车的轮径值和走行距离,基于当前列车的轮径值和走行距离获得多个新的轮径值;基于所述列车的原轮径值与所述多个新的轮径值的比较,计算所述列车的实际轮径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定位的校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不同识别点下确定并记录当前列车的轮径值和走行距离包括:将多个识别点与所述第一阈值之间的差值以及多个差值之间的关系作为走行距离,所述行走距离的数量大于所述识别点的数量;在列车的每一端记录N个轮径值以及N个轮径值的平均值,所述N个轮径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当前列车的轮径值;所述列车的每一端存储N+1个轮径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定位的校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列车的原轮径值与所述多个新的轮径值的比较,计算所述列车的实际轮径值包括:将所述列车的原轮径值与所述多个新的轮径值逐个进行比较后计算获得多个差值;将差值取绝对值后与多个差值区间进行比较后确定所述轮对的状态,所述多个差值区间包括正常磨损区间,镟轮区间以及换轮区间;基于所述轮对的状态计算所述列车的实际轮径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定位的校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差值取绝对值后与多个差值区间进行比较后确定所述轮对的状态包括:基于所述差值落入单一区间或所述差值分别落入不同区间,计算相应的现在使用的轮径值;基于现在使用的轮径值确定所述轮对的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定位的校轮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差值落入单一区间,计算相应的现在使用的轮径值包括:当所述差值均落入正常磨损区间,则认为车轮正常磨损,将多个新的轮径值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新轮径值,计算现在使用的轮径值后,替换记录的所述列车的原轮径值;当所述差值均落入镟轮区间,则认为车轮发生镟轮,将多个新的轮径值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新轮径值,并将最终的新轮径值作为现在使用的轮径值后,替换记录的所述列车的原轮径值;当所述差值均落入换轮区间,则认为车轮发生换轮,无法计算现在使用的轮径值,转而采用人工输入的方式确定现在使用的轮径值。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定位的校轮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差值分别落入不同区间,计算相应的现在使用的轮径值包括:当所述差值分别落入正常磨损区间和镟轮区间,比较落入正常磨损区间和镟轮区间的差值的数量,舍弃差值数量较少的正常磨损区间或镟轮区间,计算保留区间内轮径值的平
均值作为新的轮径值,计算现在使用的轮径值后,替换记录的所述列车的原轮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宽,王一得,先航,张勇,陈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