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石流的复合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泥石流治理
,特别的涉及一种泥石流的复合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0003]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
[0004]目前,针对泥石流的治理主要是在泥石流沟道中建设混凝土拦砂坝,并在坝身上设置排泄孔、坝顶上设置溢流口,或者采用柔性防护网拦挡泥石流,柔性网防护结构具有节约投资、景观性好、便于安装等特点。而泥石流的拦挡难度在于泥石流具有巨大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流的复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治前,先在泥石流防治区域的沟谷内设置如下结构的分流式拦挡系统,包括设置在泥石流沟道下游的拦挡装置和沿泥石流沟道挖设的排水主渠(9),所述排水主渠(9)上设置有密闭的盖板,并穿过所述拦挡装置的下方;位于所述拦挡装置上游的沿泥石流沟道内还具有沿泥石流沟道的宽度方向挖设的排水支渠(10),所述排水支渠(10)的一端与所述排水主渠(9)连通,另一端朝向泥石流沟道的上游方向倾斜;所述排水支渠(10)上盖设有具有排水孔的滤水板,并由泥石流沟道的上游向下游分布设置有多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的复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主渠(9)沿泥石流沟道的中线延伸设置,所述排水支渠(10)分布设置在所述排水主渠(9)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的复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拦挡装置上游的沿泥石流沟道内还具有沿泥石流沟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拦挡矮坝(11),所述拦挡矮坝(11)由泥石流沟道的上游向下游分布设置有多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石流的复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挡矮坝(11)与所述排水支渠(1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拦挡矮坝(11)位于对应的所述排水支渠(10)的上游方向。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石流的复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挡矮坝(11)的一端与泥石流沟道的侧壁相连,另一端形成开放的流通区;相邻两个所述拦挡矮坝(11)的流通区由泥石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培华,向灵芝,沈娜,范玮佳,梁梦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