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带宽增量的CDN资源动态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71604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带宽增量的CDN资源动态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在穷举所有IP搭配方案前对资源池IP进行预处理,通过IP排序、带宽预过滤、标签预校验和资源池IP个数限制四种流程过滤掉不符合要求的IP,减少后续计算的IP数量,减少后续穷举算法的耗时。在穷举算法中对于覆盖IP冗余带宽不足的情况采用逐步剔除覆盖IP并重新穷举的方法,在冗余带宽足够的情况下尽量的使用原覆盖IP资源,减少区域回源带宽,减少带宽回源成本。在挑选新增IP中,对资源池IP进行层级排序,优先挑选同层级IP,减少跨区域带宽,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提升网络服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带宽增量的CDN资源动态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带宽增量的CDN资源动态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是指利用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边缘节点服务器组成带宽分配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内容的分散存储和高速缓存,并根据网络动态流量和负载状况,将内容分发到快速、稳定的边缘节点服务器上,提高用户访问内容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0003]进一步地,使用一组上流量IP(边缘节点服务器的对外暴露的可供用户访问内容的IP地址)来为解析组(一些需要CDN加速的域名集合)

区域粒度提供服务也称为解析组在这个区域的覆盖资源。一个解析组在每个区域都需要由一个至多个上流量IP来为其提供服务,同时一个上流量IP也可以为多个解析组

区域粒度提供服务。
[0004]对于一个解析组

区域粒度规划的IP个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由于客户举办活动等原因会导致域名响应次数和带宽流量突增,进而导致域名所映射的解析组

区域粒度的带宽突增,现有覆盖规划的IP的综合冗余带宽可能无法满足突增的带宽需求,因此需要对规划的IP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剔除覆盖冗余带宽不足的IP,增加额外的IP分担增量的带宽,使得覆盖的IP资源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0005]对于覆盖IP资源的调整并不是简单的加几个上流量IP就可以满足需求,业务标签限制、IP网际协议版本限制、IP综合冗余带宽限制等限制,使得覆盖规划仅仅依赖人工处理难以达到期望的要求。如果规划的覆盖不合理,不仅会造成带宽成本的增加,甚至会影响用户的服务质量。
[0006]目前,解析组

区域粒度的覆盖资源调整,一般都是人工根据经验手动调整,这样的作法会带来几个问题:
[0007](1)一般需要调整的解析组

区域会有很多个,人工手动一个个调整费时费力,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0008](2)覆盖IP资源调整并不是简单的增加或剔除IP即可,需要考虑解析组

区域的带宽要求、IP综合冗余带宽是否足够承载、业务标签是否相匹配和IP类型是否符合等等因素,人工凭借经验并不一定能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去,如果手动调整的方案不合理,有可能会导致网络服务质量差甚至服务中断等问题,引起客户投诉;
[0009](3)人工规划不能像机器一样通过复杂的算法计算在满足覆盖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去找寻带宽成本相对较优的覆盖方案,导致带宽成本增高。
[0010]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带宽增量的CDN资源动态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基于带宽增量的CDN资源动态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期望能够对客户需要带宽增量的解析组

区域粒度进行覆盖IP的自动化调整,能够根据相应的约束条件生成相对优质的覆盖资源规划,在保证客户的服务质量的同时,不仅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节省带宽成本。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带宽增量的CDN资源动态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S1:获取客户需要进行覆盖带宽增量的解析组

区域的粒度Ipv4的承载带宽和计划增量带宽,Ipv6的承载带宽和计划增量带宽;
[0014]步骤S2:获取解析组

区域的覆盖的IP信息和资源池IP信息;
[0015]步骤S3:对资源池IP进行预处理,方便后续计算,IPv4和IPv6的IP需要分别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IP排序、标签预校验、带宽预过滤和资源池IP个数限制,主要步骤为:
[0016]步骤S31:IP排序:采用层级加带宽冗余两种维度对IP进行排序,层级从小到大依次为:同市、同省、同大区、同运营商、同国家、同大洲、同世界。层级计算规则为IP所属区域与需要增量的区域判断两者属于哪个同最小层级。IP按照层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对于同层级IP按照综合冗余带宽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0017]步骤S32:标签预校验:根据解析组的业务标签属性挑选相对应业务标签的IP,挑选的IP的业务标签集合需要包含解析组的业务标签。
[0018]步骤S33:带宽预过滤:根据解析组

区域承载带宽和计划增量带宽过滤综合冗余不足的IP。由于IP综合冗余带宽是IP冗余带宽和IP所属边缘节点服务器冗余带宽取小,因此需要进行边缘节点服务器带宽预扣,即如果多个IP同属于一个边缘节点服务器,则计算后面IP的边缘节点冗余带宽时需要扣除前面未过滤IP的占用带宽。
[0019]步骤S34:资源池IP个数限制:由于推送给客户的IP受限于报文长度,IP个数是有限制的,因此在资源过滤阶段可以过滤多余的IP,提升后续步骤的计算效率。
[0020]步骤S4:根据解析组

区域的粒度Ipv4和Ipv6的覆盖带宽和计划增量带宽,采用从最小加IP个数到最大加IP个数依次穷举所有可能方案组合,如果选取的方案满足所有的限制则视为覆盖资源调整成功,主要步骤为:
[0021]步骤S41:从最小加IP个数到最大加IP个数,根据IP个数对预处理的资源池IP采用穷举组合,生成所有可能的IP搭配方案,并依次遍历所有的IP搭配方案,需要同时考虑IPv4和IPv6两种IP的加IP个数;
[0022]步骤S42:标签校验:计算覆盖IP和新增IP的标签集合,如果包含解析组的所有标签则校验成功继续下一步,否则视为失败,继续遍历下一个IP搭配方案;
[0023]步骤S43:覆盖IP带宽校验:根据解析组

区域粒度的覆盖带宽以及覆盖IP个数,计算覆盖IP已承载带宽,同时根据计划承载带宽(增量带宽和覆盖带宽的总和)以及当前IP搭配方案的IP个数(包括覆盖IP和新增加IP)计算覆盖IP计划承载带宽,依次遍历每个覆盖IP进行带宽校验,主要步骤如下:
[0024]步骤S431:如果覆盖IP计划承载带宽大于覆盖IP已承载带宽,则需要判断覆盖IP的综合冗余带宽是否能够承载新增的带宽(覆盖IP计划承载带宽减覆盖IP已承载带宽),如果能够承载则视为覆盖IP带宽校验成功,但是需要进行边缘节点服务器带宽预扣,即计算IP所属边缘节点服务器的冗余带宽时需要扣除这部分占用带宽;如果不能够承载则视为带
宽校验失败,此时只要有一个覆盖IP校验失败则认为整个IP搭配方案校验失败,继续遍历下一个IP搭配方案。
[0025]步骤S432:如果覆盖IP计划承载带宽等于覆盖IP已承载带宽,则视为覆盖IP带宽校验成功,由于增量前和增量后的承载带宽并没有变化此时并不需要进行边缘节点服务器带宽预扣。
[0026]步骤S433:如果覆盖IP计划承载带宽小于覆盖IP已承载带宽,则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带宽增量的CDN资源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客户需要进行覆盖带宽增量的解析组

区域的粒度Ipv4的承载带宽和计划增量带宽,Ipv6的承载带宽和计划增量带宽;步骤S2:获取解析组

区域的覆盖的IP信息和资源池IP信息;步骤S3:对资源池IPv4和IPv6的IP分别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IP排序、标签预校验、带宽预过滤和资源池IP个数限制;步骤S4:根据解析组

区域的粒度Ipv4和Ipv6的覆盖带宽和计划增量带宽,采用从最小加IP个数到最大加IP个数依次穷举所有可能方案组合,直至选取的方案满足所有的限制,覆盖资源调整成功;步骤S5:步骤S4失败,如果是新增IP冗余不足,则认为资源池中没有冗余带宽足够的IP,直接判定为增量失败;如果是覆盖IP冗余不足,则需要进行剔除覆盖IP再尝试增量;步骤S6:对于步骤S4或者步骤S5成功的IP搭配方案,则认为此方案为最终方案并进行部署,同时保留此次方案的所有IP的带宽预扣或者预增,后续其他解析组

区域粒度如果有使用该方案的IP,在计算边缘节点服务器的冗余带宽时需要考虑这部分预占或者释放带宽,直至本IP搭配方案增量的带宽完成生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带宽增量的CDN资源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资源池IP进行预处理的步骤为:步骤S31:IP排序:采用层级加带宽冗余两种维度对IP进行排序,层级从小到大依次为:同市、同省、同大区、同运营商、同国家、同大洲、同世界;层级计算规则为IP所属区域与需要增量的区域判断两者属于哪个同最小层级;IP按照层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对于同层级IP按照综合冗余带宽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步骤S32:标签预校验:根据解析组的业务标签属性挑选相对应业务标签的IP,挑选的IP的业务标签集合包含解析组的业务标签;步骤S33:带宽预过滤:根据解析组

区域承载带宽和计划增量带宽过滤综合冗余不足的IP;IP综合冗余带宽是IP冗余带宽和IP所属边缘节点服务器冗余带宽取小,需要进行边缘节点服务器带宽预扣,即如果多个IP同属于一个边缘节点服务器,则计算后面IP的边缘节点冗余带宽时需要扣除前面未过滤IP的占用带宽;步骤S34:资源池IP个数限制:通过报文长度限制推送给客户的IP个数,以此过滤多余IP,提升后续步骤的计算效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带宽增量的CDN资源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穷举所有可能方案组合的步骤为:步骤S41:从最小加IP个数到最大加IP个数,根据IP个数对预处理的资源池IP采用穷举组合,生成所有可能的IP搭配方案,并依次遍历所有的IP搭配方案,需要同时考虑IPv4和IPv6两种IP的加IP个数;步骤S42:标签校验:计算覆盖IP和新增IP的标签集合,如果包含解析组的所有标签则校验成功继续下一步,否则视为失败,继续遍历下一个IP搭配方案;步骤S43:覆盖IP带宽校验:根据解析组

区域粒度的覆盖带宽以及覆盖IP个数,计算覆盖IP已承载带宽,同时根据计划承载带宽,以及当前IP搭配方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炳坤邹海霞陈晨向校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