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敏专利>正文

多功能双效灭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601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双效灭害器,它由壳体和电路板组成,壳体的面上设有开关K1、开关K2和药片放置孔,壳体的两侧设有超声波发射孔,壳体的端头设有电源开关,壳体内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的结构是:K1的刀与220V连接,K1的位1与PTC电阻一端和LED1的正极连接,LED1的负极与R1一端连接,PTC电阻另一端、R1另一端和整流堆的交流输入端与地连接。它交直两用,既可使用药物又可利用超声波灭蚊、灭鼠,灭蚊、灭鼠效果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双效灭害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使用药物或超声波灭蚊、灭鼠的装置。目前,我国市场上灭蚊、灭鼠的装置或药物的种类已相当繁多。然而,采用药物灭蚊、灭鼠或多或少的会带来副作用,甚至会破坏生态环境,伤及无辜。而灭蚊、灭鼠的装置由于其结构的原因,有的功能单一,有的杀灭效果较差,有的受到用电的限制,总之,现有的灭蚊灭鼠装置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交直两用的可使用药物或超声波灭蚊、灭鼠的多功能双效灭害器,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壳体(1)和电路板(2)组成,壳体(1)的面上设有开关K1(3)、开关K2(4)和药片放置孔(5),壳体(1)的两侧设有超声波发射孔(6),壳体(1)的端头设有电源开关(7),壳体(1)内安装有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电路板(2)的结构是K1的刀与220V连接,K1的位1与PTC电阻一端和LED1的正极连接,LED1的负极与R1一端连接,PTC电阻另一端、R1另一端和整流堆的交流输入端与220V的地连接,K1的位2与R2和C1的一端连接,R2和C1的另一端与整流堆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整流堆的正极与K2的位、C2的正极和IC1的1端连接,K2的刀与电源E的正极连接,电源E的负极、C2、C3、C4的负极和IC1的2端与地连接,IC1的3端与C3正极、R3一端、IC2的4、8腿、R5的一端、IC4的4、8腿和G1、G3的集电极、IC5的14腿连接,R3的另一端与R4一端和IC2的7腿连接,R4的另一端与C4一端和IC2的6、2腿连接,IC2的1腿、IC3的15、13、8腿与地连接,IC2的3腿与IC3的14腿连接,R5的另一端与C5的一端和IC3的12腿连接,C5、C6另一端接地,IC3的3腿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D1的负极与R10一端连接,IC3的2腿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D2的负极与R11一端连接,IC3的4腿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D3的负极与R12一端连接,IC3的7腿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D4的负极与R13一端连接,IC3的10腿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D5的负极与R14一端连接,IC3的1腿与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D6的负极与R15一端连接,IC3的5腿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D7的负极与R16一端连接,IC3的6腿与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D8的负极与R17一端连接,IC3的9腿与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D9的负极与R18一端连接,IC3的11腿与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D10的负极与R19一端连接,R10、11、12、13、14、15、16、17、18、19的另一端与D11的正极连接,D11的负极与C6的一端、R6的另一端和IC4的2、6腿连接,IC4的7腿与R6的一端连接,IC4的3腿与R7的一端和IC5的12、13、8、9腿连接,R7的另一端与杨声器UCM1一端连接,IC4的1腿和UCM1的另一端与地连接,IC5的10、11腿与R8一端和IC5的1、2、5、6腿连接,R8的另一端与G1、G2的基极连接,G1、G2的发射极与杨声器UCM2一端连接,杨声器UCM2的另一端与G3、G4的发射极连接,G3、G4的基极与R9的一端连接,R9的另一端与IC5的3、4腿连接,IC5的7腿和G2、G4的集电极与地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使用方便,交直两用,既可使用药物又可利用超声波灭蚊、灭鼠,灭蚊、灭鼠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路结构原理图。其中1、壳体,2、电路板,3、开关K1,4、开关K2,5、药片放置孔,6、超声波发射孔,7、电源开关。参见附图,从图中可知本技术它由壳体1和电路板2组成,壳体1的面板上设有开关K1、开关K2和药片放置孔5,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超声波发射孔6,壳体1的端头设有电源开关7,壳体1内安装有电路板2,电路板2的结构是K1的刀与220V连接,K1的位1与PTC电阻一端和LED1的正极连接,LED1的负极与R1一端连接,PTC电阻另一端、R1另一端和整流堆的交流输入端与220V的地连接,K1的位2与R2和C1的一端连接,R2和C1的另一端与整流堆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整流堆的正极与K2的位、C2的正极和IC1的1端连接,K2的刀与电源E的正极连接,电源E的负极、C2、C3、C4的负极和IC1的2端与地连接,IC1的3端与C3正极、R3一端、IC2的4、8腿、R5的一端、IC4的4、8腿和G1、G3的集电极、IC5的14腿连接,R3的另一端与R4一端和IC2的7腿连接,R4的另一端与C4一端和IC2的6、2腿连接,IC2的1腿、IC3的15、13、8腿与地连接,IC2的3腿与IC3的14腿连接,R5的另一端与C5的一端和IC3的12腿连接,C5、C6另一端接地,IC3的3腿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D1的负极与R10一端连接,IC3的2腿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D2的负极与R1一端连接,IC3的4腿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D3的负极与R12一端连接,IC3的7腿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D4的负极与R13一端连接,IC3的10腿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D5的负极与R14一端连接,IC3的1腿与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D6的负极与R15一端连接,IC3的5腿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D7的负极与R16一端连接,IC3的6腿与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D8的负极与R17一端连接,IC3的9腿与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D9的负极与R18一端连接,IC3的11腿与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D10的负极与R19一端连接,R10、11、12、13、14、15、16、17、18、19的另一端与D11的正极连接,D11的负极与C6的一端、R6的另一端和IC4的2、6腿连接,IC4的7腿与R6的一端连接,IC4的3腿与R7的一端和IC5的12、13、8、9腿连接,R7的另一端与杨声器UCM1一端连接,IC4的1腿和UCM1的另一端与地连接,IC5的10、11腿与R8一端和IC5的1、2、5、6腿连接,R8的另一端与G1、G2的基极连接,G1、G2的发射极与杨声器UCM2一端连接,杨声器UCM2的另一端与G3、G4的发射极连接,G3、G4的基极与R9的一端连接,R9的另一端与IC5的3、4腿连接,IC5的7腿和G2、G4的集电极与地连接。其中C1为0.68μ,C2为330μ/50v,C3为1000μ/16v,C4、C5为1μ/16v,C6为820P,R1为150K,R2为750K,R3、R4为470K,R5为100Ω,R6为22K,R7为100Ω,R8、R9为1K,电源E为12V,IC1为7809,IC2为555,IC3为4017,IC5为4011,D1—D10为普通二极管。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双效灭害器,它由壳体(1)和电路板(2)组成,壳体(1)的面上设有开关K1(3)、开关K2(4)和药片放置孔(5),壳体(1)的两侧设有超声波发射孔(6),壳体(1)的端头设有电源开关(7),壳体(1)内安装有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电路板(2)的结构是K1的刀与220V连接,K1的位1与PTC电阻一端和LED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双效灭害器,它由壳体(1)和电路板(2)组成,壳体(1)的面上设有开关K1(3)、开关K2(4)和药片放置孔(5),壳体(1)的两侧设有超声波发射孔(6),壳体(1)的端头设有电源开关(7),壳体(1)内安装有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电路板(2)的结构是:K1的刀与220V连接,K1的位1与PTC电阻一端和LED1的正极连接,LED1的负极与R1一端连接,PTC电阻另一端、R1另一端和整流堆的交流输入端与220V的地连接,K1的位2与R2和C1的一端连接,R 2和C1的另一端与整流堆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整流堆的正极与K2的位、C2的正极和IC1的1端连接,K2的刀与电源E的正极连接,电源E的负极、C2、C3、C4的负极和IC1的2端与地连接,IC1的3端与C3正极、R3一端、IC2的4、8腿、 R5的一端、IC4的4、8腿和G1、G3的集电极、IC5的14腿连接,R3的另一端与R4一端和IC2的7腿连接,R4的另一端与C4一端和IC2的6、2腿连接,IC2的1腿、IC3的15、13、8腿与地连接,IC2的3腿与IC3的14腿连 接,R5的另一端与C5的一端和IC3的12腿连接,C5、C6另一端接地,IC3的3腿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D1的负极与R10一端连接,IC3的2腿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D2的负极与R11一端连接,IC3的4腿与二极管D3 的正极连接,D3的负极与R12一端连接,IC3的7腿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D4的负极与R13一端连接,IC3的10腿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D5的负极与R14一端连接,IC3的1腿与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D6的负极与R15一端 连接,IC3的5腿与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D7的负极与R16一端连接,IC3的6腿与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D8的负极与R17一端连接,IC3的9腿与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D9的负极与R18一端连接,IC3的11腿与二极管D1 0的正极连接,D10的负极与R19一端连接,R10、11、12、13、14、15、16、17、18、19的另一端与D11的正极连接,D11的负极与C6的一端、R6的另一端和IC4的2、6腿连接,IC4的7腿与R6的一端连接,IC4的3腿 与R7的一端和IC5的12、13、8、9腿连接,R7的另一端与杨声器UCM1一端连接,IC4的1腿和UCM1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益民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李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