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601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电线预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增加装置功能多样性,增加使用便捷性;包括安装底座、监测机构、控制机构和连接机构,监测机构、控制机构和连接机构分别安装在安装底座空腔内部,控制机构和连接机构分别与监测机构连接;监测机构包括支撑轴承、安装轴、安装底座、活塞滑块、第一弹簧、连接柱、连接环和驱动扇叶,支撑轴承同轴安装在安装底座通孔处,安装轴与支撑轴承同轴配合连接,安装底座安装在安装轴上,活塞滑块滑动安装在安装底座安装槽内部,连接柱安装在活塞滑块上,连接环安装在安装底座空腔内部,多组驱动扇叶等距配合安装在安装轴上,连接机构与安装底座配合滑动连接。连接机构与安装底座配合滑动连接。连接机构与安装底座配合滑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电线预警的
,特别是涉及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输电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19世纪80年代首先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输电。但由于直流输电的电压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难于继续提高,以致输电能力和效益受到限制。19世纪末,直流输电逐步为交流输电所代替。交流输电的成功,迎来了20世纪电气化社会的新时代。
[0003]目前,处于野外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可能由于风力等原因导致损毁。每年各地都有局部地区遭遇风灾导致倒杆停电事故发生。而导致杆塔损毁的风力,可能是由于地形等因素形成的高强度阵风,而对于大风灾害监测对于输电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监测机构、控制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监测机构、控制机构和连接机构分别安装在安装底座(1)空腔内部,所述控制机构和连接机构分别与监测机构连接;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支撑轴承(2)、安装轴(3)、安装座(4)、活塞滑块(5)、第一弹簧(6)、连接柱(7)、连接环(8)和驱动扇叶(9),所述安装底座(1)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轴承(2)同轴安装在安装底座(1)通孔处,所述安装轴(3)与支撑轴承(2)同轴配合连接,所述安装座(4)安装在安装轴(3)上,所述安装座(4)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活塞滑块(5)滑动安装在安装座(4)安装槽内部,所述第一弹簧(6)两端分别与活塞滑块(5)和安装座(4)安装槽壁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柱(7)安装在活塞滑块(5)上,所述连接环(8)安装在安装底座(1)空腔内部,多组所述驱动扇叶(9)等距配合安装在安装轴(3)上,所述连接机构与安装座(4)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安装座(4)和连接环(8)配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大风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包括活塞管(10)、连接滑块(11)、阻尼块(12)、第二弹簧(13)、导电柱(14)和调节机构,所述活塞管(10)安装在安装底座(1)空腔内部,所述连接滑块(11)滑动安装在活塞管(10)工作腔内部,所述阻尼块(12)安装在连接滑块(11)上,所述阻尼块(12)与安装座(4)配合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活塞管(10)上,所述第二弹簧(13)分别与连接滑块(11)和调节机构配合连接,所述导电柱(14)安装在连接滑块(11)上,所述导电柱(14)与安装座(4)配合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机构与连接滑块(11)配合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大风灾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国任宇路王焕明朱丹赵振生石建鑫马轶文赵莉莉谭翀杨飞马晓明王铁铸史晓飞庞新春白平西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