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87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沉淀池支座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上部设置有进水带,所述沉淀池内部设置有多组过滤排泥组件,所述进水带与过滤排泥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过滤排泥组件还配置有清理件,所述沉淀池对应过滤排泥组件设置有排泥口且排泥口设置有可开启的密封盖,所述沉淀池中部设置有与沉淀池活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过滤排泥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转动杆连接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杆转动,实现清理件对沉淀池内清理。实现清理件对沉淀池内清理。实现清理件对沉淀池内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
[0003]在现有的沉淀池中有以下问题,沉淀池在长时间使用后,沉淀池内壁会附着大量的脏污或是生虫,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清理,清洗刷对沉淀池内壁清理时,劳动人工成本很高,同时沉淀池对于可利用的过滤物的回收率不高,极容易与污泥杂质一同废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该设备能够实现泥沙不同颗粒过滤,且同时能够对沉淀池进行清理,提高沉淀池的使用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包括沉淀池支座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上部设置有进水带,所述沉淀池内部设置有多组过滤排泥组件,所述进水带与过滤排泥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过滤排泥组件还配置有清理件,所述沉淀池对应过滤排泥组件设置有排泥口且排泥口设置有可开启的密封盖,所述沉淀池中部设置有与沉淀池活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过滤排泥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转动杆连接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杆转动,实现清理件对沉淀池内清理。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排泥组件包括多组过滤件以及相邻的过滤件之间连接的排泥件,所述过滤件与排泥件之间的连通处设置有启闭件,所述启闭件与转动杆均连接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转动杆与启闭件呈相反方向移动,实现启闭件的打开以及排泥件底部端口对准排泥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包括同圆心的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的直径大于第一圆筒直径,所述第一圆筒内设置有以两片平行为一组的多组斜向过滤板,所述相邻组之间的斜向过滤板相交形成颗粒沉淀区,所述颗粒沉淀区处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贯穿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连通排泥件,多组颗粒沉淀区从上至下,颗粒沉淀区的过滤孔逐渐减小。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两片平行为一组的斜向过滤板,其中一片的斜向过滤板上无过滤孔,另一片的斜向过滤板上设置有过滤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排泥件包括多个同圆心不同直径的排泥壳,排泥壳从小到大依次套设且相邻的排泥壳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所述排泥壳上对应相邻过滤件上的第一通道均设置有排泥通道。
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7]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包括沉淀池支座1以及设置在支架111上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侧壁设置有出水口2,所述沉淀池上部设置有进水带3,所述沉淀池内部设置有多组过滤排泥组件4,所述进水带3与过滤排泥组件4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过滤排泥组件4还配置有清理件6,所述沉淀池对应过滤排泥组件4设置有排泥口且排泥口设置有可开启的密封盖8,所述沉淀池中部设置有与沉淀池活动连接的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与过滤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转动杆9连接第一驱动件10,所述第一驱动件10驱动转动杆9转动,实现清理件6对沉淀池内清理。
[00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过滤排泥组件4包括多组过滤件5以及相邻的过滤件5之间连接的排泥件7,所述过滤件5与排泥件7之间的连通处设置有启闭件11,所述启闭件11与转动杆9均连接有第二驱动件12,所述第二驱动件12驱动转动杆9与启闭件11呈相反方向移动,实现启闭件11的打开以及排泥件7底部端口对准排泥口。
[00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过滤件5包括同圆心的第一圆筒51和第二圆筒52,所述第二圆筒52的直径大于第一圆筒51直径,所述第一圆筒51内设置有以两片平行为一组的多组斜向过滤板53,所述相邻组之间的斜向过滤板53相交形成颗粒沉淀区54,所述颗粒沉淀区54处设置有第一通道55,所述第一通道55贯穿第一圆筒51和第二圆筒52连通排泥件7,多组颗粒沉淀区54从上至下,颗粒沉淀区54的过滤孔531逐渐减小。
[00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两片平行为一组的斜向过滤板53,其中一片的斜向过滤板53上无过滤孔531,另一片的斜向过滤板53上设置有过滤孔531。
[003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排泥件7包括多个同圆心不同直径的排泥壳71,排泥壳71从小到大依次套设且相邻的排泥壳71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所述排泥壳71上对应相邻过滤件5上的第一通道55均设置有排泥通道72。
[003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启闭件11设置在第一圆筒51和第二圆筒52之间,所述启闭件11包括支架111,支架111上连接有多个竖向方向的挡板112以及挡板112之间的杆件113,所述挡板112依次设置在相应的第一通道55内,所述第一通道55上部对应挡板112设置有开口,所述挡板112可沿着开口方向移动,杆件113贯穿第一通道55与下一挡板112固定连接。
[00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驱动件10包括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101连接驱动杆102,驱动杆102端部设置有第一齿轮103,所述转动杆9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91,所述第二齿轮91与第一齿轮103相互啮合。
[003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驱动件12包括第二电机121,第二电机121连接丝杆122,丝杆122上设置有正螺纹和反螺纹,所述正螺纹与支架111螺纹连接,所述反螺纹与第二齿轮91中部螺纹连接,第二驱动件12驱动实现转动杆9下移启闭件11的上移。
[003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121设置在平台13上,所述平台13固定搭建在进水带3中部。
[003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清理件6包括最外层排泥壳71外壁上设置有钢丝刷61,以及设置在第一圆筒51外部的刮板62,所述刮板62与第一圆筒51弹性连接。
[0037]上述改进具体为:如图1至图6所示:现有的沉淀池通常采用形状为矩形,而本申请
中采取的为圆柱状,包括沉淀池支座1和沉淀池,沉淀池侧壁设置有出水口2,出水口2处设置有单向排水阀将经过过滤以及沉淀的水进行排放,出水口2设置多个,不同高度的均设置,可根据过滤的水量决定出水口2,沉淀池上部设置有进水带3,进水带3为腔体,进水带3中部固定搭设有平台13,平台13上设置有第一驱动件10和第二驱动件12,腔体底部设置有管道,管道与过滤排泥组件4连通,管道为伸缩管道,用于应对沉淀池清理过程中过滤排泥组件4和清理件6的转动导致管道不够长,沉淀池底部对应过滤排泥组件4设置有排泥口且排泥口设置有可开启的密封盖8,沉淀池中部设置有与沉淀池活动连接的转动杆9,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包括沉淀池支座(1)以及设置在支架(111)上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侧壁设置有出水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上部设置有进水带(3),所述沉淀池内部设置有多组过滤排泥组件(4),所述进水带(3)与过滤排泥组件(4)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过滤排泥组件(4)还配置有清理件(6),所述沉淀池对应过滤排泥组件(4)设置有排泥口且排泥口设置有可开启的密封盖(8),所述沉淀池中部设置有与沉淀池活动连接的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与过滤排泥组件(4)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转动杆(9)连接第一驱动件(10),所述第一驱动件(10)驱动转动杆(9)转动,实现清理件(6)对沉淀池内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排泥组件(4)包括多组过滤件(5)以及相邻的过滤件(5)之间连接的排泥件(7),所述过滤件(5)与排泥件(7)之间的连通处设置有启闭件(11),所述启闭件(11)与转动杆(9)均连接有第二驱动件(12),所述第二驱动件(12)驱动转动杆(9)与启闭件(11)呈相反方向移动,实现启闭件(11)的打开以及排泥件(7)底部端口对准排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5)包括同圆心的第一圆筒(51)和第二圆筒(52),所述第二圆筒(52)的直径大于第一圆筒(51)直径,所述第一圆筒(51)内设置有以两片平行为一组的多组斜向过滤板(53),所述相邻组之间的斜向过滤板(53)相交形成颗粒沉淀区(54),所述颗粒沉淀区(54)处设置有第一通道(55),所述第一通道(55)贯穿第一圆筒(51)和第二圆筒(52)连通排泥件(7),多组颗粒沉淀区(54)从上至下,颗粒沉淀区(54)的过滤孔(531)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沙沉淀池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平行为一组的斜向过滤板(53),其中一片的斜向过滤板(53)上无过滤孔(531),另一片的斜向过滤板(53)上设置有过滤孔(531)。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庆斌赵绍泽林卡卡王学文张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万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