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极片、二次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773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0
本申请涉及一种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依次包括层叠的内层活性物质层和外层活性物质层;内层活性物质层具有三级孔径分布:内层第一级孔径分布为3nm~10nm,第二级孔径分布为10nm~100nm,第三级孔径分布为0.1μm~2μm,外层活性物质层具有三级孔径分布:外层第一级孔径分布为0.5nm~3nm,外层第二级孔径分布为10nm~100nm,外层第三级孔径分布为0.1μm~2μm。本申请正极活性物质层双层三级孔径分布的特点,可避免二次电池在低温下内部运输锂离子能力急剧下降,使二次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著改善。著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极极片、二次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正极极片、二次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二次电池在电动汽车及军工领域应用的迅速发展,其低温性能不能适应特殊低温天气或极端环境的缺点愈发得到关注。在低温条件下,二次电池的有效放电容量和有效放电量都会有明显的下降,同时其在低于

10℃的环境下的充电性能极差,这严重制约着二次电池的应用。
[0003]二次电池主要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电解液组成。处于低温环境的二次电池存在着放电电压平台下降、放电容量低、容量衰减块、倍率性能差等特点。低温性能限制了二次电池的电动汽车领域、军工领域及极端环境中的应用,开发低温性能优异的二次电池是市场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极片、二次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于所述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的正极活性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于所述正极集流体至少一个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依次包括层叠于所述正极集流体表面的内层活性物质层和层叠于所述内层活性物质层表面的外层活性物质层;所述内层活性物质层具有三级孔径分布:内层第一级孔径分布为3nm~10nm,可选为6nm~10nm;内层第二级孔径分布为10nm~100nm,可选为10nm~84nm;内层第三级孔径分布为0.1μm~2μm,可选为0.1μm~1.26μm;所述外层活性物质层具有三级孔径分布:外层第一级孔径分布为0.5nm~3nm,可选为1nm~3nm;外层第二级孔径分布为10nm~100nm,可选为60nm~100nm;外层第三级孔径分布为0.1μm~2μm,可选为0.45μm~2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活性物质层包括内层导电剂和内层活性物质,所述内层导电剂的比表面积为300m2/g~1000m2/g,可选为800m2/g~1000m2/g;和/或,所述外层活性物质层包括外层导电剂和外层活性物质,所述外层导电剂的比表面积为1000m2/g~2500m2/g,可选为2000m2/g~2500m2/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活性物质包括内层第一活性物质和内层第二活性物质;所述内层第一活性物质的粒径分布为24nm~600nm,可选为24nm~200nm;所述内层第二活性物质的粒径分布为0.25μm~13μm,可选为0.5μm~3μm;和/或,所述外层活性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宝云欧阳少聪付成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