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焦混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750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焦掺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油焦混配装置。石油焦混配装置,包括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顶部固接有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外侧面设置有收料口,第三壳体的外侧面对应收料口设置有吹风口,第三壳体内设置有辅助散料组件,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混料缓冲组件,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混合下料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壳体内吹风口和收料口的风力流通循环,实现对大粒径和小粒径石油焦的分离,并且对不同理化性质的小粒径石油焦分别进行混合;通过混料缓冲组件的作用,将完成混合的不同粒径的石油焦进行初步混合;通过混合下料组件对石油焦完成最终混合,并且对运动势能较大的石油焦进行减速缓冲。冲。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油焦混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焦掺配
,尤其涉及一种石油焦混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油焦是石油的减压渣油在焦化装置内,经过500

550℃的裂解焦化而生成的黑色固体焦炭。因原油产地不同,进而生产的石油焦的硫分、灰分、挥发分、微量元素等各项理化性质均有差异,石油焦可视其质量而用于制石墨、冶炼和化工等工业,为得到完全满足指标要求的优质石油焦,考虑到制备成本等前提,因此采用不同厂家的不同理化性质的石油焦进行精确地掺配,再均匀混合成满足工业需求的优质石油焦。
[0003]由于石油焦质地较脆且石油焦的粒径差较大,包含小粒径粉状的石油焦和大粒径块状的石油焦,在石油焦混配时既要保证相同粒径之间不同理化性质的石油焦均匀混合,还要保证不同粒径石油焦之间的均匀分布,现有的石油焦混配机在对不同理化性质的石油焦进行混合时,混合装置与石油焦之间和石油焦自身之间存在较多的摩擦,容易导致石油焦的进一步粉末化,增加混配石油焦内粉末含量,降低混配石油焦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分离多级混合功能的石油焦混配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石油焦混配装置,包括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出料管道和支撑架,第一壳体的顶部固接并连通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顶部固接并连通有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顶部固接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进料仓口,进料仓口通过管道与第三壳体连通,进料仓口底部的出料口设置有进料阀门,第三壳体为方形壳体,第三壳体的外侧面于不同水平高度均设置有收料口,相邻的收料口相交错,第三壳体的周向侧面分别设置有吹风口,吹风口的高度分别与收料口的不同高度相对应,第二壳体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输料管,第二输料管与相邻的收料口通过第一输料管连通,第二输料管的内侧端均朝向上侧,第二输料管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风机,驱动风机通过安装架固接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安装有驱动电机,第三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辅助物料分散且初步混合的辅助散料组件,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物料下落速度和再次混合的混料缓冲组件,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再次降低物料下落速度和混合物料的混合下料组件,驱动电机输出轴与混合下料组件固接,辅助散料组件、混料缓冲组件和混合下料组件之间相固接。
[0006]优选的,同一水平高度的吹风口中,不与收料口相对的吹风口均设置有气体引流板,气体引流板均朝向同一水平高度的收料口。
[0007]优选的,第三壳体内不与收料口相对的吹风口处分别设置有物料缓冲板,物料缓冲板为柔性材质,同一水平高度的物料缓冲板均由上至下向相邻的收料口倾斜,且相邻的物料缓冲板相交错。
[0008]优选的,第二壳体内固接有聚料隔板,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聚料隔板为
倒圆台形壳体,聚料隔板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除尘布袋。
[0009]优选的,辅助散料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于第三壳体,第一固定架的顶部固接有第一锥形分料壳,第一固定架转动连接有离心下料板,离心下料板固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混料缓冲组件固接。
[0010]优选的,离心下料板为圆形板,第一固定架的中心轴和第一传动轴的中心轴共线,且两者的中心轴位于离心下料板的偏心位置。
[0011]优选的,离心下料板的底部周向均匀间隔固接有扰流板,扰流板由上至下绕同一方向倾斜。
[0012]优选的,混料缓冲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转动连接于第二壳体内,第二固定架的底部固接有第一缓冲过滤板,第一缓冲过滤板为柔性材质,第一缓冲过滤板的下侧通过固定块固接有第二缓冲过滤板,第二固定架和第二缓冲过滤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导流叶扇,导流叶扇的扇叶均与水平面呈倾斜角度,扇叶的内侧端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其外侧端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导流叶扇的转轴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刮板,第二缓冲过滤板固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混合下料组件固接。
[0013]优选的,混合下料组件包括有驱动套轴,驱动套轴转动安装于第一壳体内底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贯穿第一壳体,第三传动轴与驱动套轴之间通过直齿轮组传动连接,驱动套轴的轴向不同高度均转动连接有对称的混料转板,第三传动轴与混料转板之间通过锥齿轮组传动连接,混料转板固接有第一导料板,驱动套轴的顶部固接有第二锥形分料壳。
[0014]优选的,第一壳体的内壁均匀等间隔设置有第二导料板,驱动套轴的底部固接有与第一壳体内底部贴合的第二刮板。
[0015]通过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三壳体内吹风口和收料口的风力流通循环,实现对大粒径和小粒径石油焦的分离,并且对不同理化性质的小粒径石油焦分别进行混合,配合物料缓冲板对不同理化性质的大粒径石油焦进行混合;再通过混料缓冲组件的作用,将完成混合的不同粒径的石油焦进行初步混合,其中利用第二输料管向上的气流作用,带动导流叶扇进行旋转对石油焦进行混合,并且石油焦经过第一缓冲过滤板和第二缓冲过滤板的分散,再于聚料隔板处进行汇拢,提高不同粒径石油焦之间的混合效果,同时利用第二输料管的风力对第三壳体落入第二壳体的石油焦进行缓冲,防止混合过程中加剧石油焦的粉末化;通过混合下料组件对完成初步混合的且运动势能较大的石油焦进行减速缓冲,并且进行再次翻滚混合,进一步增大不同粒径石油焦之间的混合程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壳体和辅助散料组件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离心下料板与扰流板的立体结构仰视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吹风口、收料口和物料缓冲板相对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混料缓冲组件和混合下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混料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混合下料组件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0024]图中标记为:1

第一壳体,2

第二壳体,3

第三壳体,4

进料仓口,5

进料阀门,6

吹风口,7

收料口,8

第一输料管,9

第二输料管,10

驱动风机,11

驱动电机,12

气体引流板,13

物料缓冲板,14

辅助散料组件,141

第一固定架,142

第一锥形分料壳,143

离心下料板,144

扰流板,145

第一传动轴,15

混料缓冲组件,151

第二固定架,152

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石油焦混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设置有出料管道和支撑架,第一壳体(1)的顶部固接并连通有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的顶部固接并连通有第三壳体(3),第三壳体(3)的顶部固接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进料仓口(4),进料仓口(4)通过管道与第三壳体(3)连通,进料仓口(4)底部的出料口设置有进料阀门(5),第三壳体(3)为方形壳体,第三壳体(3)的周向侧面于不同水平高度均设置有收料口(7),相邻的收料口(7)相交错,第三壳体(3)的周向侧面分别设置有吹风口(6),吹风口(6)的高度分别与收料口(7)的不同高度相对应,第二壳体(2)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输料管(9),第二输料管(9)与相邻的收料口(7)通过第一输料管(8)连通,第二输料管(9)的内侧端均朝向上侧,第二输料管(9)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风机(10),驱动风机(10)通过安装架固接于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安装有驱动电机(11),第三壳体(3)内设置有用于辅助物料分散且初步混合的辅助散料组件(14),第二壳体(2)内设置有用于缓冲物料下落速度和再次混合的混料缓冲组件(15),第一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再次降低物料下落速度和混合物料的混合下料组件(16),驱动电机(11)输出轴与混合下料组件(16)固接,辅助散料组件(14)、混料缓冲组件(15)和混合下料组件(16)之间相固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焦混配装置,其特征是,同一水平高度的吹风口(6)中,不与收料口(7)相对的吹风口(6)均设置有气体引流板(12),气体引流板(12)均朝向同一水平高度的收料口(7)。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油焦混配装置,其特征是,第三壳体(3)内不与收料口(7)相对的吹风口(6)处分别设置有物料缓冲板(13),物料缓冲板(13)为柔性材质,同一水平高度的物料缓冲板(13)均由上至下向相邻的收料口(7)倾斜,且相邻的物料缓冲板(13)相交错。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焦混配装置,其特征是,第二壳体(2)内固接有聚料隔板(17),第二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出风口,聚料隔板(17)为倒圆台形壳体,聚料隔板(17)与第一壳体(1)之间设置有除尘布袋(18)。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焦混配装置,其特征是,辅助散料组件(14)包括有第一固定架(141),第一固定架(141)固定连接于第三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涛王光军高翠刘仁杰曲新笛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焦易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