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育婴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包括推车机构、缓震稳定机构、可调顶蓬机构,所述推车机构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缓震稳定机构,所述推车机构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遮挡覆盖的可调顶蓬机构,还包括对婴儿平躺时进行承载保护的可调底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该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通过稳定组件中的阻尼杆和缓震弹簧的作用,使得推车在进行推动时能够过滤掉外界路面带来的震感,使得保持婴儿的舒适性;利用变形载条和底部变形板的设置,使得在日常使用时,可调节底部凸起和下陷,对婴儿的背部位置进行调节,当需要短暂离开婴儿时,可将变形载条向内弯折,对婴儿身体进行短暂固定,避免由于翻动造成推车倾倒伤害到婴儿。倒伤害到婴儿。倒伤害到婴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育婴用品
,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
技术介绍
[0002]育婴推车,是一种专门为运送婴儿的手推车,让婴儿可以在车内坐、卧、休息,以代替过往的背儿带或摇篮。作为宝宝的座驾,保证好宝宝的安全是最为重要的,为了不让淘气的宝宝到处乱动,或者是为了不让睡着的宝宝一翻身就掉下婴童车,现在大部分的婴童车都带有安全系统。但是在使用时往往是对宝宝进行固定,才能够实现此种效果,这样就使得繁琐且不舒适,并且在长时间躺在车里时,宝宝背部无法进行活动,会引起宝宝背部不舒服。
[0003]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该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通过稳定组件中的阻尼杆和缓震弹簧的作用,使得推车在进行推动时能够过滤掉外界路面带来的震感,使得保持婴儿的舒适性;进一步的,能够利用方形短轨与硬质撑框的的滑动连接,使得放置婴儿的位置能够被小幅度调节,使其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节,使得婴儿和推动者都能够达到舒适状态;利用变形载条和底部变形板的设置,使得在日常使用时,可调节底部凸起和下陷,对婴儿的背部位置进行调节,当需要短暂离开婴儿时,可将变形载条向内弯折,对婴儿身体进行短暂固定,避免由于翻动造成推车倾倒伤害到婴儿;并且在变位齿轮的作用下可对遮阳蓬的位置,进行微调,以适应底袋组件的位置调节达到理想遮阳效果;最后能够在成型杆的作用下,使得蓬体拥有一定刚性,可对掉落或者飞来物品进行格挡,避免对婴儿造成损伤。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包括推车机构、缓震稳定机构、可调顶蓬机构,所述推车机构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缓震稳定机构,所述推车机构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遮挡覆盖的可调顶蓬机构,还包括对婴儿平躺时进行承载保护的可调底袋机构,所述可调底袋机构包括连接块、联动片、方形短轨、硬质撑框、底袋组件,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推车机构上前部与后部,所述连接块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有所述联动片,所述联动片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方形短轨,所述方形短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硬质撑框,所述硬质撑框的内部通过所述底袋组件连接。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推车机构包括车架主体、锁止万向轮、推动把手、防滑把套,所述车架主体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锁止万向轮,所述车架主体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推动把手,所述推动把手上套有所述防滑把套。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震稳定机构包括连接撑杆、连接头、车轴、稳定组件,所述连接头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车架主体上近所述锁止万向轮的一端处,所述连接头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撑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车轴上,所述车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后车轮,所述车轴上位于所述连接撑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通过铰链连接。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袋组件包括外袋、变形载条、内袋、底部变形板、无弹兜底、组合柱,所述内袋的四角位置均通过所述组合柱衔接,所述内袋的外表面上均粘接有所述变形载条,所述变形载条的外部被所述外袋包被,所述内袋的底部通过所述无弹兜底连接,所述无弹兜底的内部安装有所述底部变形板。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可调顶蓬机构包括遮阳蓬、硬质转框、定位扣、成型杆、变位齿轮,所述遮阳蓬的下边线压接在所述硬质撑框的上表面一侧,所述遮阳蓬的一侧穿入有所述硬质转框,所述遮阳蓬的面内穿入有所述成型杆,所述硬质转框的下端安装有所述定位扣,所述定位扣的内部相对面上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变位齿轮,所述成型杆的转动圆心集中所述变位齿轮的转动圆心位置。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车架主体与所述推动把手均采用空心管材切割制成,且外部做防锈处理,所述防滑把套采用棉套制成。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稳定组件内部安装有阻尼杆且外部套有缓震弹簧,所述后车轮的内侧相对面上安装有刹车踏板。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可调底袋机构的承重范围为0
‑
15kg,所述变形载条与所述底部变形板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所述无弹兜底采用梭织布料制成,所述外袋采用深色耐磨布料制成。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袋内做有防护棉层,所述内袋的内表面上做有均匀防滑颗粒。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变位齿轮啮合在所述方形短轨对应的槽内,所述遮阳蓬的外表面涂有遮阳涂层。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通过稳定组件中的阻尼杆和缓震弹簧的作用,使得推车在进行推动时能够过滤掉外界路面带来的震感,使得保持婴儿的舒适性;
[0017]进一步的,能够利用方形短轨与硬质撑框的的滑动连接,使得放置婴儿的位置能够被小幅度调节,使其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节,使得婴儿和推动者都能够达到舒适状态;
[0018]利用变形载条和底部变形板的设置,使得在日常使用时,可调节底部凸起和下陷,对婴儿的背部位置进行调节,当需要短暂离开婴儿时,可将变形载条向内弯折,对婴儿身体进行短暂固定,避免由于翻动造成推车倾倒伤害到婴儿;
[0019]并且在变位齿轮的作用下可对遮阳蓬的位置,进行微调,以适应底袋组件的位置调节达到理想遮阳效果;
[0020]最后能够在成型杆的作用下,使得蓬体拥有一定刚性,可对掉落或者飞来物品进行格挡,避免对婴儿造成损伤。
[0021]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的轴测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的正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述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可调底袋机构的轴测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底袋组件第一种形态的轴测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底袋组件第二种形态的轴测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辅料可调顶蓬机构的轴测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0]1、推车机构;101、车架主体;102、锁止万向轮;103、推动把手;104、防滑把套;2、缓震稳定机构;201、连接撑杆;202、连接头;203、车轴;204、稳定组件;2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包括推车机构(1)、缓震稳定机构(2)、可调顶蓬机构(4),所述推车机构(1)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缓震稳定机构(2),所述推车机构(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遮挡覆盖的可调顶蓬机构(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婴儿平躺时进行承载保护的可调底袋机构(3),所述可调底袋机构(3)包括连接块(301)、联动片(302)、方形短轨(303)、硬质撑框(304)、底袋组件(305),所述连接块(3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推车机构(1)上前部与后部,所述连接块(301)的上部通过铰链连接有所述联动片(302),所述联动片(302)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方形短轨(303),所述方形短轨(3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硬质撑框(304),所述硬质撑框(304)的内部通过所述底袋组件(30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机构(1)包括车架主体(101)、锁止万向轮(102)、推动把手(103)、防滑把套(104),所述车架主体(10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锁止万向轮(102),所述车架主体(10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推动把手(103),所述推动把手(103)上套有所述防滑把套(1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稳定机构(2)包括连接撑杆(201)、连接头(202)、车轴(203)、稳定组件(204),所述连接头(202)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车架主体(101)上近所述锁止万向轮(102)的一端处,所述连接头(20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撑杆(20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撑杆(201)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车轴(203)上,所述车轴(203)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后车轮(205),所述车轴(203)上位于所述连接撑杆(2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稳定组件(204),所述稳定组件(20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301)通过铰链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育婴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袋组件(305)包括外袋(3051)、变形载条(3052)、内袋(3053)、底部变形板(3054)、无弹兜底(3055)、组合柱(30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琴,
申请(专利权)人:贺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