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72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涉及康复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有氧训练结构、抗阻训练结构和安装结构,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有氧训练结构,所述有氧训练结构位于底板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抗阻训练结构,通过设置的机械装置,使得老年人患者在手术后,能进行关节运动,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心肺耐力,改善心脏功能,增加骨骼肌肌力及肌量,从而改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治疗作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肌少症患者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与高强度间歇训练相比,持续有氧运动训练对提高老年患者最大摄氧量的效果更好,保持直立姿势,增加平衡和下肢力量。增加平衡和下肢力量。增加平衡和下肢力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见心脏病有: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胸主动脉瘤、心包疾病、心脏肿瘤等,而冠心病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病,是由于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冠状动脉内膜堆积成白色板块所导致的,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的总称,又称“缺血性心脏病”,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类型,CHD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并造成大量死亡的一种心身疾病,半个世纪以前其发病率逐渐增加。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心肺适能主要由心肺功能决定,随增龄出现的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心肺适能,包括肌肉萎缩、共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抑郁症)、认知障碍、去条件反射及感觉变化(包括视觉、听力、本体感觉)等,心脏康复是中断这种进行性残疾恶性循环的重要干预措施,因此,心脏康复可改善老年患者整体功能和能力,有助于保持独立性,给老年人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持续有氧运动训练在冠心病患者中是有效运动训练模式,由于患病程度的不同,不同患者术后可采用的训练方式也不同,因此为了适应大部分的术后患者康复训练,持续有氧运动训练在冠心病患者中是有效运动训练模式,也是心脏康复计划的主要特点,但由于老年人身体本来就很虚弱,在进行大手术后,往往进行主动的康复训练就比较困难,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由于患病程度的不同,不同患者术后可采用的训练方式也不同,因此为了适应大部分的术后患者康复训练,持续有氧运动训练在冠心病患者中是有效运动训练模式,也是心脏康复计划的主要特点,但由于老年人身体本来就很虚弱,在进行大手术后,往往进行主动的康复训练就比较困难,存在缺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有氧训练结构、抗阻训练结构和安装结构,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有氧训练结构,所述有氧训练结构位于底板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抗阻训练结构,所述有氧训练结构远离抗阻训练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有氧训练结构包括支撑杆、弧形杆、高度调节结构、提升结构、防脱环和氧气软管,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相连接,所述弧形杆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高度调节结构位于支撑杆与弧形杆之间,所述提升结构设置在高度调节结构的一侧,所述弧形杆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防脱环通过安装孔与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氧气软管固定连接在防脱环中。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防护外壳、第一卡槽、驱动结
构、第一固定板、丝杆升降机、第二固定板和通孔,所述防护外壳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防护外壳的两侧,所述防护外壳通过第一卡槽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000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机械装置,使得老年人患者在手术后,能进行关节运动,为长期获益,应鼓励老年人保持锻炼,减少久坐时间,平衡能力减退在老年人群中常见,肌肉力量下降是主要原因,设置的抗阻训练结构可以用肌肉克服阻力进行锻炼,再配合有氧训练结构对于康复有很大的帮助,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心肺耐力,改善心脏功能,增加骨骼肌肌力及肌量,从而改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治疗作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肌少症患者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结构安装在防护外壳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与防护外壳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的底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丝杠升降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开设在第一固定板中。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护外壳为其内的驱动结构提供了位置的防护,使驱动结构能在防护外壳内部平稳运行,同时,也避免了患者触碰驱动结构。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摆线减速机、固定环、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连接轴,所述摆线减速机的外表面与防护外壳相连接,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摆线减速机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环的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摆线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啮合在第一锥形齿轮中,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第二锥形齿轮的外表面,所述连接轴贯穿通孔与丝杆升降机相连接。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摆线减速机作为减速驱动装置,具有其独特的平稳性能,因此,摆线减速机在运转时,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进行传动方向的改变,使丝杆升降机能带动其一侧的提升结构进行高度的缓慢提升,进而辅助患者进行关节的活动。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提升结构包括套管、踏板、方形槽和连杆,所述套管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踏板固定连接在套管远离底板的一端,所述方形槽开设在踏板的一侧,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踏板的外表面,所述连杆远离踏板的一端与丝杆升降机的移动块相连接。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摆线减速机作为减速驱动装置,具有其独特的平稳性能,因此,摆线减速机在运转时,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进行传动方向的改变,使丝杆升降机能带动其一侧的提升结构进行高度的缓慢提升,进而辅助患者进行关节的活动。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抗阻训练结构包括固定杆、第一螺纹槽、安装柱、第二螺纹槽、弧形固定板、弹力带和扶手,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槽开设在固定杆的一侧。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抗阻训练结构内部设置有患者可使用的弹力带,在需要进行抗阻训练时,可拉出弹力带进行锻炼,无需使用时,弹力绳将会收纳在弧形固定板内,弧形固定板活动连接的方式,便于使用者进行拆卸安装,扶手的存在,易便于患者进行扶持,帮助患者稳定身体的平衡。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柱位于第一螺纹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螺纹槽开设在安装柱的顶端外侧,所述安装柱通过第二螺纹槽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弧形固定板与安装柱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力带设置在弧形固定板内,所述扶手位于弧形固定板的正下方,且所述扶手的两端均与固定杆相连接。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抗阻训练结构内部设置有患者可使用的弹力带,在需要进行抗阻训练时,可拉出弹力带进行锻炼,无需使用时,弹力绳将会收纳在弧形固定板内,弧形固定板活动连接的方式,便于使用者进行拆卸安装,扶手的存在,易便于患者进行扶持,帮助患者稳定身体的平衡。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梯形杆、长度调节结构、固定钩、条形槽、磁铁、弹力绳和连接管,所述第一梯形杆与弧形杆固定连接,所述长度调节结构设置在第一梯形杆的一侧,所述固定钩设置在长度调节结构的一侧,所述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有氧训练结构(2)、抗阻训练结构(3)和安装结构(4),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有氧训练结构(2),所述有氧训练结构(2)位于底板(1)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抗阻训练结构(3),所述有氧训练结构(2)远离抗阻训练结构(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氧训练结构(2)包括支撑杆(21)、弧形杆(22)、高度调节结构(23)、提升结构(24)、防脱环(25)和氧气软管(26),所述支撑杆(21)的底端与底板(1)相连接,所述弧形杆(2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杆(21)的顶端,所述高度调节结构(23)位于支撑杆(21)与弧形杆(22)之间,所述提升结构(24)设置在高度调节结构(23)的一侧,所述弧形杆(22)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防脱环(25)通过安装孔与弧形杆(22)固定连接,所述氧气软管(26)固定连接在防脱环(2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结构(23)包括防护外壳(231)、第一卡槽(232)、驱动结构(233)、第一固定板(234)、丝杆升降机(235)、第二固定板(236)和通孔(237),所述防护外壳(231)的底端与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槽(232)开设在防护外壳(231)的两侧,所述防护外壳(231)通过第一卡槽(232)与支撑杆(2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233)安装在防护外壳(231)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234)与防护外壳(23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升降机(235)的底端与第一固定板(23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36)与丝杠升降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通孔(237)开设在第一固定板(234)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233)包括摆线减速机(2331)、固定环(2332)、第一锥形齿轮(2333)、第二锥形齿轮(2334)和连接轴(2335),所述摆线减速机(2331)的外表面与防护外壳(231)相连接,所述固定环(2332)固定在摆线减速机(2331)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环(2332)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333)与摆线减速机(23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334)啮合在第一锥形齿轮(2333)中,所述连接轴(2335)固定连接在第二锥形齿轮(2334)的外表面,所述连接轴(2335)贯穿通孔(237)与丝杆升降机(235)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结构(24)包括套管(241)、踏板(242)、方形槽(243)和连杆(244),所述套管(241)的一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踏板(242)固定连接在套管(241)远离底板(1)的一端,所述方形槽(243)开设在踏板(242)的一侧,所述连杆(24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踏板(242)的外表面,所述连杆(244)远离踏板(242)的一端与丝杆升降机(235)的移动块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人心脏病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立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