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氨基聚醚和二醇类化合物的联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70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氨基聚醚和二醇类化合物的联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烯烃与组分I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制得混合物A;所述组分I为C3~C4亚烷基二醇和/或水;从混合物A中分离出全部或部分二醇类化合物后,获得混合物B;所述混合物B的数均分子量为200~335;使用混合物B制备端氨基聚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条更加经济可行的端氨基聚醚生产路线,该生产方法不仅可以简单、高效的制备伯胺型小分子端氨基聚醚,而且还可以联产二醇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氨基聚醚和二醇类化合物的联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端氨基聚醚和二醇类化合物的联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端氨基聚醚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化学产品,在化工、医药、农药以及日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端氨基聚醚的主链为聚醚骨架,末端被氨基封端;根据末端氨基的类型,又可分为伯氨型端氨基聚醚和仲胺型端氨基聚醚。其中,伯氨型端氨基聚醚的活性更高,需求更广。
[0003]目前,端氨基聚醚的制备方法主要为直接氨化法,即以连续化的气、液、固三相的临氢氨化反应制备。该方法获得的端氨基聚醚的产品质量稳定且制备工艺较为环保,但是在制备小分子(数均分子量<500)端氨基聚醚时,反应的伯胺选择性不高。如中国专利CN102389802B为了克服分子量介于150~500的端氨基聚醚反应活性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复合载体负载镍、钼、铬等金属的催化剂,其伯胺选择性最高仅为98.79%。中国专利CN104231256B公开了一种端氨基聚醚的连续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顶部雾化后,与临氢氨化催化剂接触发生反应,其中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氨基聚醚和二醇类化合物的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烯烃与组分I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制得混合物A;所述组分I为C3~C4亚烷基二醇和/或水;(2)从混合物A中分离出全部或部分二醇类化合物后,获得混合物B;所述混合物B的数均分子量为200~335;(3)使用混合物B制备端氨基聚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氧化烯烃为C3~C4氧化烯烃,优选1,2

环氧丙烷、1,2

环氧丁烷、2,3

环氧丁烷或2,2

二甲基环氧乙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C3~C4亚烷基二醇选自1,2

丙二醇、1,2

丁二醇、2,3

丁二醇或2

甲基

1,2

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混合物B的数均分子量为223~300,优选223~2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氧化烯烃与组分I的摩尔比为(1~5):1;优选为(2.3~4.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10~140℃,反应的相对压力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益辉张蒙蒙范春元芮辉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红宝丽聚氨酯有限公司红宝丽集团泰兴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