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其交联膜、其制备方法及一种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715667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其交联膜、其制备方法及一种电池。所述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是通过将聚苯并咪唑和炔基化合物混合,将炔基通过取代反应接枝到聚苯并咪唑侧链得到,所获得的物质在无需添加交联剂的情况下即可在一定温度下实现热交联,极大的简化了聚苯并咪唑交联膜的制备工序。所述材料制备的聚苯并咪唑交联膜具有成型工艺简单、耐热性好、力学强度高等优点,适用于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的质子交换膜,各种聚苯并咪唑成型件及可交联复合材料等。复合材料等。复合材料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其交联膜、其制备方法及一种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化学和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其交联膜、其制备方法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聚苯并咪唑(PBI)是目前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主要材料之一。但PBI膜必须在掺杂质子酸(通常使用磷酸)后才能实现质子传导,其质子导电率与酸的掺杂量呈紧密正相关。然而,酸掺杂量越高,膜的力学强度及热稳定性会降低越多,从而限制了PBI类质子交换膜的应用。通过交联,PBI类质子交换膜及其掺酸后复合膜的力学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均可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满足质子交换膜的应用需求。
[0003]通常,PBI需要外加带有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的有机酸或者其卤化物交联剂来实现交联。工艺较为繁琐复杂,作为粉料应用时易混合不均,导致固化后交联密度不均一,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0004]因鉴于此,特提出此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及其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聚苯并咪唑和炔基化合物混合,通过取代反应使炔基枝接到聚苯并咪唑侧链上;所述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可以在不添加交联剂的情况下进行热交联;所述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具有如式A、B或C的结构式:其中,R1在聚合物链的各处各自独立地是芳香族化合物、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脂肪族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化合物的2价的连接基团;R2在聚合物链的各处各自独立地是中的一种;n为1以上10000以下的整数;n2为1以上50以下的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其特征在于,R1在聚合物链的各处各自独立地是地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3.一种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苯并咪唑溶解于干燥有机溶剂,配置成浓度为0.01

0.1g/ml的聚苯并咪唑溶液A;(2)在聚苯并咪唑溶液A中加入氢化钠,得到溶液B;氢化钠以摩尔计量比为步骤(1)中所述聚苯并咪唑重复单元的1

2倍;(3)将卤代炔烃溶于干燥有机溶剂,配置成浓度为0.2

0.5g/ml的卤代炔烃溶液C;卤代炔烃的添加量以摩尔计量比为步骤(1)中所述聚苯并咪唑重复单元的1

2倍;(4)将卤代炔烃溶液C加入溶液B中,得到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炔基改性聚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聚苯并咪唑溶液A中加入氢化钠后在氮气保护下室温搅拌12

48小时后,升温到60

90℃继续反应1

3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溶液B;所述步骤(4)中将卤代炔烃溶液C逐滴加入溶液B中,于氮气保护下室温搅拌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浩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