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及其切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66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及其切换系统,所述ESIM数据切换方法包括步骤:第一终端读取第一ESIM卡中的参数并压缩打包为参数包,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后将参数包传输给第二终端;对参数包进行解压后,第二终端将解压后的参数写入第二ESIM卡中;第一终端离网,第二终端接入网络。通过在终端上进行本地操作,即可将第一终端的ESIM数据切换到第二终端的第二ESIM卡上,无需依赖运营商操作,用户自己就能随时随地进行ESIM数据切换操作,这样可以在第二终端上无缝使用原终端的ESIM卡号,并完整存储ESIM卡中的所有参数,没有数据丢失。没有数据丢失。没有数据丢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及其切换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及其切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ESIM(嵌入式SIM卡)放号(即把一批新的号码投放市场,这些号码是重未用过的或已经用过报废了6个月的号码)一般采用OTA(Over

the

Air Technology,空中下载技术)放号的方式来进行写号操作,依赖于运营商的放号服务器,必须要携带终端到运营商服务地点进行操作才能进行放号。如果使用新的终端,而用户又想继续使用原有的号码,需要携带新的终端继续到运营商服务地点进行放号操作,因此,所有的ESIM操作都需要依赖于运营商的操作来进行。
[0003]但是,随着使用ESIM卡的终端(以下简称为ESIM终端)的数量越来越多,随卡切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果一个用户的整套ESIM终端都需要切换,则需要很多的时间跟精力来与运营商进行放号切号操作,不仅浪费用户时间,还不能随时随地的操作,操作不方便。
[0004]并且,ESIM终端中保存有相应的联系人、短信等重要的信息存储,原有的ESIM终端参数切换到新的终端上之后,原有的ESIM中参数就会被清除,无法完整的保存到新的终端上。如果在场景比较复杂的场景下,可能会出现识别有误,或者识别不出来,导致预制参数不能正确加载,影响终端上的现有功能;例如,影响拍照效果出现差异性。
[000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r/>[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及其切换系统,以解决现有终端依赖运营商进行ESIM操作导致费时且不方便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其包括步骤:第一终端读取第一ESIM卡中的参数并压缩打包为参数包,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后将参数包传输给第二终端;对参数包进行解压后,第二终端将解压后的参数写入第二ESIM卡中;第一终端离网,第二终端接入网络。
[0008]所述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中,所述第一终端读取第一ESIM卡中的参数并压缩打包为参数包,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后将参数包传输给第二终端的步骤包括:切卡模式启动时,对第一终端的第一ESIM卡进行去激活操作;读取第一ESIM卡中的所有参数,进行压缩打包获得参数包;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后,将参数包传输给第二终端。
[0009]所述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中,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第一终端判断是否启动WIFI模块;是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自动开启WIFI模块;判断WIFI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通信阈值;是则向第二终端发起WIFI连接请求;否则开启蓝牙连接并向第二终端发起蓝牙连接请求;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连接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对应的近场通信连接。
[0010]所述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中,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连接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对应的近场通信连接的步骤中,所述第二终端收到WIFI连接请求时,判断自身是否已打开WIFI,没有则打开,与第一终端建立WIFI连接。
[0011]所述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中,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连接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对应的近场通信连接的步骤中:所述第二终端收到蓝牙连接请求时,判断自身是否已打开蓝牙,没有则打开;蓝牙连接请求中加载了第一终端的设备名称,打开后搜索该设备名称并自动连接。
[0012]所述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中,在所述对参数包进行解压后,第二终端将解压后的参数写入第二ESIM卡中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判断所有参数是否完整写入,是则生成注册消息,否则重写。
[0013]所述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中,所述第一终端离网,第二终端接入网络的步骤包括:第二终端发起注册消息到基站侧时,基站侧下发确认消息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确认消息清空本地ESIM参数;基站侧根据注册消息完成第二终端的网络接入。
[0014]一种用于实现所述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的切换系统,其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读取第一ESIM卡中的参数并压缩打包为参数包,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后将参数包传输给第二终端;对参数包进行解压后,第二终端将解压后的参数写入第二ESIM卡中;第一终端离网,第二终端接入网络。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及其切换系统中,所述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包括步骤:第一终端读取第一ESIM卡中的参数并压缩打包为参数包,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后将参数包传输给第二终端;对参数包进行解压后,第二终端将解压后的参数写入第二ESIM卡中;第一终端离网,第二终端接入网络。通过在终端上进行本地操作,即可将第一终端的ESIM数据切换到第二终端的第二ESIM卡上,无需依赖运营商操作,用户自己就能随时随地进行ESIM数据切换操作,这样可以在第二终端上无缝使用原终端的ESIM卡号,并完整存储ESIM卡中的所有参数,没有数据丢失。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切换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及其切换系统,通过在主终端与辅助终端之间建立信任连接,辅助终端能根据距离来感应主终端并对主终端自动解锁,从而简化了协同操作,无需用户手动解锁,方便了用户使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本技术邻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 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模块和全部组合。
[0019]本技术邻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邻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0]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第一终端读取第一ESIM卡中的参数并压缩打包为参数包,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后将参数包传输给第二终端;对参数包进行解压后,第二终端将解压后的参数写入第二ESIM卡中;第一终端离网,第二终端接入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读取第一ESIM卡中的参数并压缩打包为参数包,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后将参数包传输给第二终端的步骤包括:切卡模式启动时,对第一终端的第一ESIM卡进行去激活操作;读取第一ESIM卡中的所有参数,进行压缩打包获得参数包;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后,将参数包传输给第二终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近场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第一终端判断是否启动WIFI模块;是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自动开启WIFI模块;判断WIFI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通信阈值;是则向第二终端发起WIFI连接请求;否则开启蓝牙连接并向第二终端发起蓝牙连接请求;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连接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对应的近场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近场的ESIM数据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连接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对应的近场通信连接的步骤中,所述第二终端收到WI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崇修尹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酷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