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及巷道周边成型定向断裂爆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652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及巷道周边成型定向断裂爆破方法,涉及岩石工程爆破技术领域。能够实现定向断裂爆破,保护非聚能方向的岩体稳定性。包括:聚能装置内壳、聚能装置外壳及缓冲层,所述聚能装置内壳嵌套于所述聚能装置外壳中,所述聚能装置内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切缝及第二切缝,所述聚能装置外壳的侧壁上与所述第一切缝对应设有第三切缝,以及与所述第二切缝对应设有第四切缝,述聚能装置内壳与聚能装置外壳之间设有第一阻隔板及第二阻隔板,所述聚能装置内壳、聚能装置外壳、第一阻隔板与第二阻隔板界定的中空腔体形成所述缓冲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巷道周边成型爆破中。成型爆破中。成型爆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及巷道周边成型定向断裂爆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隧道、岩质边坡等岩石工程爆破
,尤其涉及爆炸能量定向导流装置及巷道周边成型定向断裂爆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爆破技术广泛应用于建设的各个领域,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矿产资源开采等领域更是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安全、高效、绿色的科学理念对爆破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向断裂技术已成为地下工程爆破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可以改善巷道周边岩体成型质量,降低对周围岩体的爆破损伤。
[0003]传统的定向断裂技术往往采用聚能药包及切缝药包的手段,依据聚能射流原理,可以较好的达到定向断裂的效果。
[0004]但与此同时,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发现:传统的定向断裂技术中仍有很多爆炸能量沿着非聚能方向流动,不能充分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并导致非聚能方向岩体的损伤,无法达到“精细爆破”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及巷道周边成型定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能装置内壳、聚能装置外壳及缓冲层,所述聚能装置内壳嵌套于所述聚能装置外壳中,所述聚能装置内壳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切缝及第二切缝,所述聚能装置外壳的侧壁上与所述第一切缝对应设有第三切缝,以及与所述第二切缝对应设有第四切缝,所述第一切缝与第三切缝贯通,所述第二切缝与第四切缝贯通;所述聚能装置内壳与聚能装置外壳之间设有第一阻隔板及第二阻隔板,所述第一阻隔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切缝的侧壁顶部,所述第一阻隔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切缝的侧壁底部,所述第二阻隔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切缝的侧壁顶部,所述第二阻隔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切缝的侧壁底部;所述聚能装置内壳、聚能装置外壳、第一阻隔板与第二阻隔板界定的中空腔体形成所述缓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缝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切缝的宽度,所述第二切缝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切缝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缝与所述第二切缝对称设置于所述聚能装置内壳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切缝的宽度及第二切缝的宽度分别与聚能装置内壳的侧壁周长的比为1/20~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缝与所述第四切缝对称设置于所述聚能装置外壳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切缝的宽度及第四切缝的宽度分别与聚能装置外壳的侧壁周长的比为1/50~1/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装置外壳的直径与聚能装置内壳的直径的比为1.2~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中填充有用于吸收能量的介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爆炸能量定向导流的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装置内壳的内壁上设有药卷卡槽;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仁树左进京刘朕许鹏薛永升陈程方士正赵勇葛丰源常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