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及流道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64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段、进气段和排气段;试验段内设置有测试叶片及多个陪衬叶片构成的叶栅通道;陪衬叶片的前缘分别设置有进气通道挡板,陪衬叶片的尾缘分别设置有出气通道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包括S1:确定三维气动计算边界条件;S2:针对测试叶片叶栅,进行单流道三维气动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文件后处理,获取叶片表面静压分布(I);S3:建立试验段计算模型,S4:调整下出气通道平面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S5:确定下出气通道平面挡板的最终位置。按照此设计方法,透平叶栅试验装置出气通道挡板为平面挡板,既可较好地拟合出流道气动特性,又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又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又可有效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及流道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平面叶栅试验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及流道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温涡轮冷却叶片冷却效果前期主要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获得,由于流动与传热的复杂性,数值计算的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完成叶片冷却结构概念设计后应对所设计的冷却结构开展大量试验研究,获取不同气动条件下的冷却效果,用于验证气动和冷却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强度考核和可靠性评估,并有助于及时开展优化改进工作。
[0003]实际的涡轮叶片均是整圈循环对称排列。若以整圈涡轮叶栅开展叶片综合冷效试验,叶片数量越多,叶栅通道的循环对称性越好,但整圈涡轮叶片的设计、制造、加工需要漫长的过程,且涡轮叶片制造、加工和试验成本高昂,导致叶片性能的评价周期漫长,成本高昂。另一方面,若以整圈涡轮叶栅开展叶片综合冷效试验,由于叶片流道数量巨大,对气源流量有极高要求,势必使用大流量气源,需配备高压比大流量的压缩机。这对试验台建设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若依此条件建设试验台,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和能耗居高不下,目前国内单位尚不足以满足如此严苛的试验要求。
[0004]为克服以上困难,顺利开展涡轮叶栅综合冷效试验,通常选用有限数量的叶片通道,通过合理设计试验装置内部流道,使选用的有限数量叶片通道内部流场接近循环对称的整圈叶栅内部流场。这一举措显著减少了试验所需叶片数,有效降低了叶片制造、加工成本,缩短制造、加工周期;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试验中的空气流量需求,进而降低了对试验条件的要求。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进行叶片综合冷效试验的涡轮叶栅试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获取不同气动条件下叶片综合冷效的试验数据;本专利技术使用更少的涡轮叶片数量,降低了叶片制造、加工和试验成本,缩短了试验周期;本专利技术对空气量需求较低,降低了对试验条件的要求;相比传统试验流程,显著降低了试验成本和缩短试验周期;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透平叶栅实验装置流道设计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段、进气段、和排气段;所述的试验段内设置有测试叶片及多个陪衬叶片构成是叶栅通道;所述的陪衬叶片的前缘安装进气通道挡板,陪衬叶片的尾缘安装出气通道挡板;所述的陪衬叶片和测试叶片表面布置测温热电偶。
[000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叶栅通道与被测试燃气轮机涡轮内的多个涡轮叶片形成的叶栅通道相同。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气段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法兰;所述的进气段内设有格栅,所述的进气段上还设置有探针导管,探针导管内设置有温度探针和压力探针。
[000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气段通过进气法兰与主流燃气气源密封连接;进气段内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与主流道的进气口的形状相同,通过替换不同规格的格栅使流过格栅的主流燃气湍流度满足试验要求;通过探针导管内的温度探针和压力探针测量进气段内主流燃气热力参数。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气通道挡板合围形成叶栅通道的进气流道;所述的出气通道挡板合围形成叶栅通道的出气流道;所述的进气通道挡板和出气通道挡板均为平面挡板。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排气段上设置有静压探针导管,所述的排气段的出口处设有出口法兰,用于将排气段与后续试验台排气通道相连接。
[0012]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陪衬叶片前缘安装的进气通道挡板合围形成叶栅通道的进气流道,主流燃气由进气通道挡板导入叶栅通道;陪衬叶片尾缘安装出气通道挡板,合围形成叶栅通道的出气流道,流过叶栅通道的主流燃气与叶片排出的冷却空气掺混形成的混合气流由出气通道挡板导入排气段。混合气流经排气段排出至后续试验台排气通道,测量掺混气流静压的排气静压探针布置于排气段上设置的静压探针导管,以获得叶栅通道出口处混合气流的静压。
[0013]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流道设计方法,用于上述试验段内进气通道挡板和出气通道挡板所形成的流道设计,所述的流道包括测试叶片、陪衬叶片、进气通道挡板、上出气通道挡板和下出气通道挡板,所述的透平叶栅试验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确定三维气动计算边界条件;
[0015]S2:针对测试叶片叶栅,进行单流道三维气动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文件后处理,获取叶片表面静压分布(I);
[0016]S3:建立试验段计算模型,并给定下出气通道平面挡板与水平方向初始夹角α0,令下出气通道平面挡板与水平方向夹角α=α0;
[0017]S4:调整下出气通道平面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实现对测试叶片叶栅流道叶片表面静压分布的还原;
[0018]S5:确定下出气通道平面挡板的最终位置。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S1具体为:在设计工况下,对包含测试叶片叶栅在内的燃气涡轮整机气动通流进行三维气动计算,从获得的气动计算结果文件中获取测试叶片所在叶栅的进、出口气动参数。在此气动计算的边界条件设定中给定涡轮段进口总温、总压、出口背压、转子转速,为步骤S2测试叶片叶栅单流道三维气动计算提供计算边界条件。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3所述的建立试验段计算模型包括:
[0021]S31:将叶片沿径向排列于试验段中,形成流道。其中一只为测试叶片,其余为陪衬叶片;
[0022]S32:叶片前缘进气通道挡板建模;在测试叶片前缘的根部与顶部分别做出与叶片进口主流燃气流动方向相逆的射线,并据此两条射线沿叶片前缘叶高方向放样形成一个平面,该平面法向与叶片进口主流燃气流动方向垂直。进一步,将测试叶片前缘处的平面阵列至上陪衬叶片和下陪衬叶片的前缘,形成两个试验段内进气通道挡板。
[0023]S33:叶片尾缘上出气通道挡板建模;在测试叶片尾缘的根部与顶部分别做出与叶
片出口主流燃气流动方向同向的射线,并据此两条射线沿叶片尾缘叶高方向放样形成一个平面,此平面法向与叶片进口主流燃气流动方向垂直。进一步,将测试叶片尾缘处的平面阵列至上陪衬叶片尾缘,形成试验段内上出气通道平面挡板;
[0024]S34:叶片尾缘下出气通道挡板初始位置建模;将测试叶片尾缘处的平面阵列至下陪衬叶片尾缘,形成试验段内下出气通道挡板初始位置,用下出气通道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表述,α0为下出气通道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初始夹角。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4所述的调整下出气通道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具体为:
[0026]S41:对步骤3建立的试验段计算模型进行三维气动CFD计算,将计算结果文件进行后处理,获得叶片表面静压分布,记为“叶片表面静压分布(II)”;
[0027]S42:将叶片表面静压分布(II)与步骤2获得的叶片表面静压分布(I)对比,构造如下的KL散度计算公式用以评价叶片表面静压分布(II)与叶片表面静压分布(I)的相似程度:
[0028][0029]其中,P代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段、进气段和排气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验段内设置有测试叶片及多个陪衬叶片构成的叶栅通道;所述的陪衬叶片的前缘分别设置有进气通道挡板,陪衬叶片的尾缘分别设置有出气通道挡板;所述的陪衬叶片和测试叶片表面布置测温热电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段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法兰;所述的进气段内设有格栅,所述的进气段上还设置有探针导管,探针导管内设置有温度探针和压力探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通道挡板合围形成所述叶栅通道的进气流道;所述的出气通道挡板合围形成叶栅通道的出气流道;所述的进气通道挡板和出气通道挡板均为平面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段上设置有静压探针导管,所述的排气段的出气端设有出口法兰。5.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流道设计方法,所述的透平叶栅试验装置流道设计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透平叶栅试验装置的试验段内进气通道挡板和出气通道挡板所形成的流道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三维气动计算边界条件;S2:针对测试叶片叶栅,进行单流道三维气动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文件后处理,获取叶片表面静压分布(I);S3:建立试验段计算模型,并给定下出气通道平面挡板与水平方向初始夹角α0,令下出气通道平面挡板与水平方向夹角α=α0;S4:调整下出气通道平面挡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实现对测试叶片叶栅流道叶片表面静压分布的还原;S5:确定下出气通道平面挡板的最终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具体为:在设计工况下,对包含测试叶片叶栅在内的燃气涡轮整机气动通流进行三维气动计算,从获得的气动计算结果文件中获取测试叶片所在叶栅的进、出口气动参数;在此气动计算的边界条件设定中给定涡轮段进口总温、总压、出口背压、转子转速,为步骤S2测试叶片叶栅单流道三维气动计算提供计算边界条件。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平叶栅试验装置流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建立试验段计算模型包括:S31:将叶片沿径向排列于试验段中,形成流道;其中一只为测试叶片,其余为陪衬叶片;S32:叶片前缘进气通道挡板建模;在测试叶片前缘的根部与顶部分别做出与叶片进口主流燃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鹏隋永枫任晟王博周灵敏吴宏超姚世传谷庭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汽轮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