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式全消化道检查相机系统。该系统包含数据存储式双摄像头胶囊相机和数据读取设备。该系统利用胶囊相机集成在两端的两个相机对消化道从不同角度进行拍照,减少了拍照死角;获取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胶囊相机内部的数据存储器中,不需要额外的数据传输和接收系统,降低了胶囊内镜的整体功耗,增加了胶囊内镜在人体内工作时间,确保胶囊相机完成消化道检查任务。胶囊排出体外后,回收胶囊,通过数据读取设备连接胶囊上的数据传输接口读取数据。传输接口读取数据。传输接口读取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存储式全消化道检查相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影像诊断
,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存储式全消化道检查相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消化道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人类的一大类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胶囊内镜经成为用于检查人体消化道内部病变的重要设备。其工作原理是:胶囊内镜自带内置拍摄与信号传输装置,通过口服进入受检者体内,利用消化道蠕动通过人体消化道,采集消化道内部(如:食道、胃、小肠、结肠)的图像。采集到的图像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装置传输到体外。利用位于体外的图像接收装置接收并记录拍摄到的图像,医生对接收到的图像进行阅片,得出诊断。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受检者正常工作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插入式内镜使受检者遭受不同程度疼痛的缺点,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步成为检查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
[0003]目前主流的胶囊内镜系统由胶囊内镜和体外接收记录仪组成。胶囊内镜内部集成了单个摄像头模组和信号传输模块。由于单摄像头模组的视场角和景深范围有限,在拍摄过程中存在拍摄盲区,导致漏检。胶囊在体内工作,数据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到体外,需要额外消耗功率,导致了胶囊在体内工作时间有限,很难覆盖整个消化道的检查。如果要减少摄像头模组的拍摄盲区,就需要在单位时间内拍摄更多的图像,也就意味胶囊内镜需要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更多的数据,这样会进一步增加胶囊内镜的系统功耗负担和系统的通信带宽需求,这样会大大提高胶囊内镜的技术实现难度和制造成本。
[0004]另外体外记录仪的使用也进一步制约了胶囊内镜检查的普及。目前商用的胶囊内镜系统,采用一类可以穿戴在人体身上的数据记录仪,该类数据记录仪的内侧布置了多个无线接收器,同时也装载了胶囊内镜体外数据记录设备。这类记录仪需要病人在接受检查期间不间断穿戴,限制了病人的活动,给病人带来了不便。另外记录仪需要单独购买,并且必须专门维护,增加了胶囊内镜中心的额外负担。当前大多数胶囊内镜中心只配备一两件这类记录仪,因为在进行胶囊内镜的检查过程中,需要病人全程佩戴记录仪,所以整个胶囊内镜中心一天内只能对一到两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进一步限制了胶囊内镜的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存储式全消化道检查相机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数据存储式全消化道检查相机系统,包括胶囊相机、数据读取设备,所述胶囊相机由胶囊壳体、位于胶囊壳体内部的摄像头模组、主控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组成,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摄像头模组拍照,并把拍到的数据信息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所述
电源模块作为电源为胶囊相机供电;
[0008]所述胶囊相机在人体消化道蠕动作用下通过消化道,沿途拍下消化道内部图像信息,图像信息数据存储在胶囊相机内部的数据存储模块中;
[0009]所述胶囊相机排出体外后进行回收,利用数据读取设备连接胶囊相机并读取拍摄到的消化道图像数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胶囊壳体由分别位于两端的透明壳体以及位于中间的中间壳体组成,透明壳体与中间壳体组成到一起形成封闭空间,为摄像头模组、主控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提供用于固定的安装支架并形成密封。
[0011]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模组由图像传感器电路板、微型广角镜头、图像传感器和LED灯珠组成,所述图像传感器固定于图像传感器电路板上,所述微型广角镜头安装在图像传感器的感光侧,并使微型广角镜头的拍摄方向指向透明壳体所在的端部外侧,所述LED灯珠围绕微型广角镜头安装,为摄像头模组拍摄提供照明。
[0012]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由数据存储器电路板、数据存储器、数据读写控制器以及数据传输接口组成,所述数据存储器安装在数据存储器电路板上,所述数据读写控制器用于控制数据存储器数据的写入与读取,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做为数据读取设备连接胶囊相机读取胶囊相机内部数据的接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由主控电路板和主控芯片组成,所述主控芯片安装于主控电路板上,所述主控模块控制两个摄像头模组进行拍照,并把摄像头模组所获取到的图像信息写入数据存储模组。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两个摄像头模组连接,主控芯片控制位于两端的两个摄像头模组工作:所述主控芯片利用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场景识别,针对不同的场景动态控制两个摄像头模组的工作。
[0015]所述摄像头模组所拍摄的场景动态包括两个摄像头模组的工作方式、拍照频率、对应LED灯珠点亮时机、照明强度以及照明时长;
[0016]同时两个摄像头模组通过主控模块独立或集中控制工作。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主控芯片控制摄像头模组所拍摄的图像信息是否写入至数据存储器:主控芯片计算当前所拍摄图像与缓存的参考图像的相似度,若相似度低于预设阈值,则当前拍摄的图像写入数据存储器,否则忽略当前拍摄的图像。
[0018]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正负极电极板以及电池块本体,所述电池块本体位于胶囊壳体所在的中间壳体内,同时两组所述电池正负极电极板分别位于电池块本体所在的两端部;通过电源模块为摄像头模组,主控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提供电能。
[0019]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读取设备包括数据读取终端与数据线,数据线的一端有与胶囊相机上的数据传输接口相匹配的接口。数据读取终端通过数据线上的接口与数据传输接口连接读取数据存储器部的数据。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本装置中摄像头模组设置为两组,分别对胶囊壳体所在的两端部进行不同角度的拍摄,提高了拍照覆盖范围,减少拍摄盲区。
[0022]2、本装置的主控处理器利用图像信息数据进行场景识别,判断胶囊相机所处的消
化道位置,动态调整调整当前双摄像头模组工作状态,拍照频率以及对应的LED灯珠点亮的时机,照明强度和照明时长,既提升了胶囊相机的拍摄覆盖范围,减少了视觉盲区,又显著降低了胶囊相机的整体功耗,提高其整体的工作时长。
[0023]3、本装置采用主控芯片计算当前图像与缓存图像的相似度,控制当前数据是否写入数据存储器,可以筛选出非必要的图片存储,显著降低了胶囊相机的整体功耗,提高其整体的工作时长。
[0024]4、本装置采用的胶囊相机可直接在人体消化道蠕动作用下通过消化道,沿途拍下消化道内部图像信息,让接受检查者不必穿戴数据记录仪,摆脱数据记录仪的不便,有效降低了胶囊内镜的检查成本,并且同时可以给多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方便了胶囊内镜检查的推广。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胶囊相机各功能模块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存储式全消化道检查相机系统,包括胶囊相机(1)、数据读取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相机(1)由胶囊壳体(11)、位于胶囊壳体(11)内部的摄像头模组(12)、主控模块(13)、数据存储模块(14)以及电源模块(15)组成,所述主控模块(13)控制摄像头模组(12)拍照,并把拍到的数据信息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14),所述电源模块(15)作为电源为胶囊相机(1)供电;所述胶囊相机(1)在人体消化道蠕动作用下通过消化道,沿途拍下消化道内部图像信息,图像信息数据存储在胶囊相机(1)内部的数据存储模块(14)中;所述胶囊相机(1)排出体外后进行回收,利用数据读取设备(2)连接胶囊相机(1)并读取拍摄到的消化道图像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式全消化道检查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壳体(11)由分别位于两端的透明壳体(111)以及位于中间的中间壳体(112)组成,所述透明壳体(111)与中间壳体(112)组成到一起形成封闭空间,为摄像头模组(12)、主控模块(13)、数据存储模块(14)以及电源模块(15)提供用于固定的安装支架并形成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式全消化道检查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12)由图像传感器电路板(120)、微型广角镜头(121)、图像传感器(122)和LED灯珠(123)组成,所述图像传感器(122)固定于图像传感器电路板(120)上,所述微型广角镜头(121)安装在图像传感器(122)的感光侧,并使微型广角镜头(121)的拍摄方向指向透明壳体(111)所在的端部外侧,所述LED灯珠(123)围绕微型广角镜头(121)安装,为摄像头模组(12)拍摄提供照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式全消化道检查相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14)由数据存储器电路板(141)、数据存储器(142)、数据读写控制器(143)以及数据传输接口(144)组成,所述数据存储器(142)安装在数据存储器电路板(141)上,所述数据读写控制器(143)用于控制数据存储器(142)数据的写入与读取,所述数据传输接口(144)做为数据读取设备(2)连接胶囊相机(1)读取胶囊相机内部数据的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波,陈朝华,高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眸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