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46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基坑围护结构施工;降水井、水位观察井和回灌井施工;排水沟施工;基坑开挖施工;水位观察井封闭处理;降水井封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来水对回灌井进行加压回灌处理,提高基坑周边地面环境整体稳定性,减少地面沉降;在预制装配式排水沟内安装定型化截污槽结构,减少管道堵塞现象;采用导向支架对降水井井管安装位置进行定位调整;基坑开挖完成后对降水井和水位观察井结构进行封堵处理,提高降水井和水位观察井封堵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减少基坑底板的渗漏水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适用于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结构的施工。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扩大,高层建筑及地铁、高铁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设施源源不断地涌现,超大、超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而部分超深基坑可能会出现在富水砂卵石地层。富水砂卵石地层区域开挖超深基坑地下水处理问题,如大量抽排地下水会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给周围建筑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如何控制好地下水,减少其对超深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施工的负面影响,成为富水砂卵石地层超深基坑施工中一个重要而又较难处理的施工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的施工方法。
[0004]这种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围绕基坑施工围护结构;
[0006]步骤二、降水井、水位观察井和回灌井施工:在围护结构外侧安装回灌井,在基坑内安装降水井和水位观察井,降水井施工过程中通过导向支架上的调节螺杆对降水井井管安装进行定位调整;
[0007]步骤三、排水沟施工:围绕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结构最外侧安装预制装配式排水沟,预制装配式排水沟中安装定型化截污槽,并设置排水管道和排水管;
[0008]步骤四、基坑开挖施工:通过降水井对基坑进行降水处理,通过水位观察井对地下水水位进行测量;当降水引起地面沉降量过大时,通过回灌井进行加压回灌处理;然后进行基坑开挖;
[0009]步骤五、水位观察井封闭处理:在水位观察井顶部安装密封钢板;
[0010]步骤六、降水井封闭处理:在降水井顶部设置钢盖板并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封堵;拆除注浆管后进行密封和防水处理。
[0011]作为优选,步骤二中:导向支架下部通过底横梁连接土体,底横梁上部设有水平垫板,降水井井管在水平垫板上方连接有钢抱箍,导向支架上部通过竖向立柱在降水井井管四周设有顶横梁,每道顶横梁上均设有调节螺杆;完成降水井施工后拆除导向支架,但保留降水井井管连接的钢抱箍。
[0012]作为优选,步骤三中:预制装配式排水沟由预制底板、预制侧壁、预制盖板组成,预制装配式排水沟内的上部设有主横杆,主横杆下方通过顶部支撑横梁设有定型化截污槽,定型化截污槽底部设有钢丝网;
[0013]连接各降水井的排水管道汇聚至数根排水管,排水管通过预制侧壁伸入预制装配
式排水沟,且排水管的出口在定型化截污槽上方。
[0014]作为优选:预制装配式排水沟连接有沉淀池。
[0015]作为优选,步骤四中:降水井中的水通过排水管道和排水管流入预制装配式排水沟;回灌井顶部通过钢抱箍和螺栓连接有钢盖板,钢盖板上方通过注浆管连接供水装置,注浆管还设有球阀。
[0016]作为优选,步骤五中:密封钢板通过固定螺杆和橡胶垫安装在水位观察井顶部。
[0017]作为优选,步骤六具体为:降水井顶部通过钢抱箍和螺栓对钢盖板进行固定,钢盖板上方通过法兰盘安装注浆管,注浆管设有球阀;采用双液浆进行降水井注浆封堵处理;
[0018]注浆封堵处理结束后拆除注浆管,在降水井顶部的钢盖板上连接密封钢板,在降水井上部钢抱箍下侧焊接止水钢环。
[0019]作为优选,步骤六中:在基坑范围内,降水井中部高度的土体上方依次铺设垫层、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降水井顶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形成后浇封闭体,再设置底板。
[0020]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由以上任一所述方法得到的。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针对当基坑由于降水影响,引起地面沉降量过大时,采用自来水对回灌井进行加压回灌处理,提高基坑周边地面环境整体稳定性,减少地面沉降。
[0023]2)采用预制装配式排水沟,并在预制装配式排水沟内安装定型化截污槽结构,提高排水沟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减少管道堵塞现象。
[0024]3)采用导向支架对降水井井管安装位置进行定位调整,提高降水井井管安装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0025]4)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对降水井和水位观察井结构进行封堵处理,提高降水井和水位观察井封堵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减少基坑底板的渗漏水现象。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结构图;
[0027]图2是降水井井管安装结构图;
[0028]图3是控制性压力回灌施工结构图;
[0029]图4是水位观察井封堵结构图;
[0030]图5是降水井注浆封闭结构图;
[0031]图6是降水井封堵结构图;
[0032]图7是预制装配式排水沟结构图。
[0033]图中:1,基坑;2,排水管道;3,围护结构;4,降水井;5,定型化截污槽;6,沉淀池;7,预制盖板;8,回灌井;9,水位观察井;10,预制装配式排水沟;11,土体;12,钢抱箍;13,导向支架;14,顶横梁;15,降水井井管;16,调节螺杆;17,竖向立柱;18,水平垫板;19,底横梁;20,水;21,球阀;22,注浆管;23,法兰盘;24,钢盖板;25,橡胶垫;26,螺栓;27,固定螺杆;28,密封钢板;29,防水层;30,底板;31,防水保护层;32,垫层;33,双液浆;34,后浇封闭体;35,止水钢环;36,主横杆;37,吊杆;38,钢丝网;39,预制侧壁;40,预制底板;41,滤水孔;42,排水管;43,顶部支撑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35]实施例一
[0036]作为一种实施例,这种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步骤一、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围绕基坑1施工围护结构3;
[0038]步骤二、降水井、水位观察井和回灌井施工:在围护结构3外侧安装回灌井8,在基坑1内安装降水井4和水位观察井9,降水井4施工过程中通过导向支架13上的调节螺杆16对降水井井管15安装进行定位调整;导向支架13下部通过底横梁19连接土体11,底横梁19上部设有水平垫板18,降水井井管15在水平垫板18上方连接有钢抱箍12,导向支架13上部通过竖向立柱17在降水井井管15四周设有顶横梁14,每道顶横梁14上均设有调节螺杆16;完成降水井4施工后拆除导向支架13,但保留降水井井管15连接的钢抱箍12。
[0039]步骤三、排水沟施工:围绕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结构最外侧安装预制装配式排水沟10,预制装配式排水沟10由预制底板40、预制侧壁39、预制盖板7组成,预制装配式排水沟10内的上部设有主横杆36,主横杆36下方通过顶部支撑横梁43设有定型化截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围绕基坑(1)施工围护结构(3);步骤二、降水井、水位观察井和回灌井施工:在围护结构(3)外侧安装回灌井(8),在基坑(1)内安装降水井(4)和水位观察井(9),降水井(4)施工过程中通过导向支架(13)上的调节螺杆(16)对降水井井管(15)安装进行定位调整;步骤三、排水沟施工:围绕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结构最外侧安装预制装配式排水沟(10),预制装配式排水沟(10)中安装定型化截污槽(5),并设置排水管道(2)和排水管(42);步骤四、基坑开挖施工:通过降水井(4)对基坑(1)进行降水处理,通过水位观察井(9)对地下水水位进行测量;当降水引起地面沉降量过大时,通过回灌井(8)进行加压回灌处理;然后进行基坑(1)开挖;步骤五、水位观察井封闭处理:在水位观察井(9)顶部安装密封钢板(28);步骤六、降水井封闭处理:在降水井(4)顶部设置钢盖板(24)并通过注浆管(22)进行注浆封堵;拆除注浆管(22)后进行密封和防水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导向支架(13)下部通过底横梁(19)连接土体(11),底横梁(19)上部设有水平垫板(18),降水井井管(15)在水平垫板(18)上方连接有钢抱箍(12),导向支架(13)上部通过竖向立柱(17)在降水井井管(15)四周设有顶横梁(14),每道顶横梁(14)上均设有调节螺杆(16);完成降水井(4)施工后拆除导向支架(13),但保留降水井井管(15)连接的钢抱箍(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基坑控制性降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预制装配式排水沟(10)由预制底板(40)、预制侧壁(39)、预制盖板(7)组成,预制装配式排水沟(10)内的上部设有主横杆(36),主横杆(36)下方通过顶部支撑横梁(43)设有定型化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斐牛鹏德张明陈建娣干红钢陈小芳王振薛琳梁超黄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