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炭化秸秆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预备炭化秸秆;步骤二.砌块制备原料配比;步骤三.利用炭化秸秆制备工艺蒸压加气混凝土,并形成砌块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经过炭化后的秸秆,会形成一个致密的碳载体,再将其用于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将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方向。这样既能够增加秸秆的二次利用途径,也能够依托秸秆自身质量轻的特点,将这一优势体现在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秸秆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个创新之举。之举。之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炭化秸秆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隙、强度高、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的轻质建材。利用建筑垃圾、工业碱渣等固体废物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成为一个热点,对建筑垃圾、工业碱渣等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既能够减少当地因填埋所产生的各类问题,也能够节约处理这些废弃物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和能源,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可持续发展,做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0003]秸秆一般是指成熟后的农作物的茎,如玉米、小麦等。而秸秆中富含N、P、K、Ca、Mg和营养有机质,是一种具有可再生性的物质资源。秸秆炭化是指将秸秆进行烘干或是在太阳下晒干后,将其置于炭化机中,在炭化机中经过干馏、冷却后,从而将秸秆变为木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炭化秸秆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方法和配比。本专利技术利用秸秆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个创新之举。在一定温度下,经过炭化后的秸秆,会形成一个致密的碳载体,再将其用于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将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方向。这样既能够增加秸秆的二次利用途径,也能够依托秸秆自身质量轻的特点,将这一优势体现在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上。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利用炭化秸秆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预备炭化秸秆:
[0008]将秸秆晒干后放入炭化机中,在炭化机内外温每半小时提升60~80℃的条件下,逐步将内温升至280~300℃,然后保持3h,即完成秸秆的炭化。
[0009]步骤二.砌块制备原料配比
[0010]按照百分比为12:5:17:15:1的P
·
O425水泥、石灰、粉煤灰、炭化秸秆、石膏以及原料总量0.06%~0.08%的铝粉和50%~55%的拌合水。
[0011]步骤三.利用炭化秸秆制备工艺蒸压加气混凝土,并形成砌块的方法:
[0012]具体步骤如下:
[0013]S1参照步骤二配方准备材料:根据水泥、石灰、粉煤灰、石膏、炭化秸秆、铝粉和拌合水;
[0014]S2干混:将P
·
O425水泥、石灰、粉煤灰、炭化秸秆、石膏按照比例进行称重后,投放到一个容器中,进行混合搅拌。
[0015]S3湿式搅拌:将拌合水倒入步骤S2的容器中,先进行人工湿式搅拌,再用搅拌器进行搅拌,直至浆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
[0016]S4加药:将铝粉加入到步骤S3的混合浆料中,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得到最终的混凝土混合浆料。
[0017]S5浇筑:将事先准备好的模具刷上薄薄的一层油,然后再把步骤S4中的混凝土混合浆料倒入模具中,进行浇筑;
[0018]S6固化:将步骤S5中已经浇筑完成的模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固化处理;
[0019]S7脱模:将步骤S6中已经固化完成后的模具试件从鼓风干燥箱中取出,先削去顶部鼓起来的“面包”,再将其静置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脱模处理;
[0020]S8蒸压养护:将步骤S7中脱模后的试块放入蒸压釜中,进行蒸压养护;
[0021]S9烘至绝干:待蒸压釜冷却至室温,步骤S7中放入蒸压釜的砌块从蒸压釜中取出,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进行烘干。
[0022]所述S1中炭化秸秆要先进行破碎,最后过80目标准筛。
[0023]所述S2中用搅拌器进行湿式搅拌大约需要2~3min;所用拌合水的水温为60(
±
5)℃。
[0024]所述S3中搅拌机进行湿式搅拌大约需要1~2min。
[0025]所述S4中刷在模具上的油无硬性要求规定,涂刷过程尽量要快,涂刷均匀。
[0026]所述S5中鼓风干燥箱中砌块的固化温度设置在60(
±
5)℃;固化时间为2~3h。
[0027]所述S6中削去顶部鼓起的“面包”时,要做到多层次削去,以免一次性削去过厚,破坏砌块表面;自然环境中的静置时间大约为12~36h。
[0028]所述S7中蒸压养护过程中,蒸压釜内蒸压养护的温度为200~216℃,压力在2.2~2.5MPa;蒸压养护的时间约为4h。
[0029]所述S8中经过蒸压养护后的砌块,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5℃的温度下烘至恒重。
[0030]上述方法制备获得的混凝土砌块。
[0031]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利用炭化秸秆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以将农田废弃的秸秆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很大程度上又增加了一种农田环保处理的可行性方式,也能减少农村对秸秆的处置问题,减少焚烧秸秆所带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农田秸秆的资源化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是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
附图说明
[0033]图1本专利技术利用炭化秸秆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0034]图2砌块抗压强度性能国家规范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36]实施例1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0037](1)称取576g的P
·
O425水泥、240g的生石灰、816g的粉煤灰、720g的炭化秸秆、48g
的石膏,进行干混,得到混合料,记为混合料A。
[0038](2)量取1200ml的拌合水,将拌合水倒入上述混合料A中,先进行人工搅拌,再用搅拌机搅拌以150r/min的速率搅拌3min,得到混合浆料,记为混合浆料B。
[0039](3)称取2.16g的铝粉,将铝粉倒入步骤(2)中混合浆料B中,再用搅拌机以150r/min的速率搅拌1min,得到混合浆料,记为混合浆料C。
[0040](4)将两个3联的钢制70.7mm*70.7mm*70.7mm的模具刷上一层薄薄的油,将步骤(3)中的混合浆料C,浇筑到模具中。
[0041](5)将浇筑完成的模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将温度设定为60℃,持续烘2h,等待其固化。
[0042](6)烘2h后,关闭鼓风干燥箱,将已经固化的样品连同模具一起一出鼓风干燥箱中,待模具温度冷却至室温后,削去鼓起来的“面包”,然后静置在自然环境中24h。
[0043](7)待24h后,进行脱模操作,完成脱模后,将试件放入蒸压釜中,设定温度为216℃和压力为2.2MPa,进行蒸压养护4h。
[0044](8)完成4h的蒸压养护后,待蒸压釜冷却至室温后,将试件移出蒸压釜,再次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05℃的温度下,将试件烘至恒重,得到6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记为砌块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炭化秸秆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一.预备炭化秸秆:将秸秆晒干后放入炭化机中,在炭化机内外温每半小时提升60~80℃的条件下,逐步将内温升至280~300℃,然后保持3h,即完成秸秆的炭化;步骤二.砌块制备原料配比按照百分比为12:5:17:15:1的P
·
O425水泥、石灰、粉煤灰、炭化秸秆、石膏以及原料总量0.06%~0.08%的铝粉和50%~55%的拌合水;步骤三.利用炭化秸秆制备工艺蒸压加气混凝土,并形成砌块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参照步骤二配方准备材料:根据水泥、石灰、粉煤灰、石膏、炭化秸秆、铝粉和拌合水;S2干混:将P
·
O425水泥、石灰、粉煤灰、炭化秸秆、石膏按照比例进行称重后,投放到一个容器中,进行混合搅拌;S3湿式搅拌:将拌合水倒入步骤S2的容器中,先进行人工湿式搅拌,再用搅拌器进行搅拌,直至浆液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S4加药:将铝粉加入到步骤S3的混合浆料中,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得到最终的混凝土混合浆料;S5浇筑:将事先准备好的模具刷上薄薄的一层油,然后再把步骤S4中的混凝土混合浆料倒入模具中,进行浇筑;S6固化:将步骤S5中已经浇筑完成的模具,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固化处理;S7脱模:将步骤S6中已经固化完成后的模具试件从鼓风干燥箱中取出,先削去顶部鼓起来的“面包”,再将其静置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脱模处理;S8蒸压养护:将步骤S7中脱模后的试块放入蒸压釜中,进行蒸压养护;S9烘至绝干:待蒸压釜冷却至室温,步骤S7中放入蒸压釜的砌块从蒸压釜中取出,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进行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炭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帅,魏群山,张晴波,张凯,张露,申哲民,尹纪富,赵旭远,王费新,冒小丹,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