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雷领域多腔室灭弧间隙领域领域,特别是一种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各种电压等级电网运行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日益提高。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直接面向广大电力用户,负责分配电能的网络,将电能输送进千家万户,与人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息息相关。同时,雷电作为一种具有庞大能量的放电现象,一旦雷电击中线路或者雷电能量进入电力系统,就会对电力系统造成线路跳闸、设备损坏等严重危害,大概率会造成雷击跳闸导致停电事故的发生,而且雷击配电线路还会造成绝缘子灼伤、炸裂、掉串以及线路避雷器击穿等严重后果,严重威胁着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且与人民的日常需求相矛盾,亟需治理。而传统的堵塞型防雷措施并不能根本的将雷击危害切除,且安装线路金属避雷器等措施经济性低。疏导型防雷措施虽能将雷击能量泄放入地,但因不具有灭弧能力往往造成线路雷击跳闸率升高。不难看出,现有防雷措施在线路实际运行均存在明显局限性。 >[0003]前期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电极(100),包括配电网输电线路(101)和针式绝缘子(102),所述高压电极(100)设置于所述配电网输电线路(101)上,且与所述针式绝缘子(102)并联安装;以及,多腔室灭弧单元(200),其上部为若干层环形结构(201)组成的具有灭弧功能的多腔室结构;淬弧动作次数统计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多腔室灭弧单元(200)的下部,所述淬弧动作次数统计单元(300)包括供能电源(301)、故障电流监测模块(302)、数据采集控制器(303)、数据存储(304)以及通讯模块(30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100)还包括外串空气间隙(103),所述外串空气间隙(103)包括第一半球型金属电极(103a)和第二半球型金属电极(103b),所述第一半球型金属电极(103a)设置于所述高压电极(100)的底部,所述第二半球型金属电极(103b)设置于所述多腔室灭弧单元(200)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结构(201)包括不锈钢球形电极(201a)和半密闭空腔(201b),所述半密闭空腔(201b)呈收敛扩张结构,且所述不锈钢球形电极(201a)和所述半密闭空腔(201b)在同一水平面上依次呈环形排列,而各层所述环形结构(201)之间通过上层末端的所述不锈钢球形电极(201a)与下层起始的所述不锈钢球形电极(201a)经所述半密闭空腔(201b)连接,依次重复构成若干个环形结构(201)纵向叠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作次数智能统计的多腔室灭弧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电源(301)包括锂电池、光伏板、充放电路以及调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翔,肖小兵,李跃,付宇,李华鹏,何肖蒙,刘安茳,张洋,周海,袁涛,杨忠,吴敌,黄志清,张锐锋,吴聪聪,郝树青,熊楠,陈宇,郑友卓,王扬,窦陈,唐学用,王颖舒,龙秋风,苗宇,何心怡,金庆远,龙琴,何洪流,张恒荣,吴鹏,李前敏,王卓月,班诗雪,黄如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