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2938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包括脚部固定器和小腿固定器;所述小腿固定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一和伸缩机构,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贯穿伸缩机构的固定部位,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杆一,所述伸缩机构的活动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一侧与脚部固定器固定连接,所述凸台的外端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电磁块,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脚部固定器和小腿固定器穿戴完成,然后根据自身的肌力,选择是否采用电磁块对吸块的吸附,以便于选择是否采用弹簧作用阻力做踝关节背伸和趾屈运动,大大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了康复训练的效果。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械
,具体为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也是人体下肢运动的关键关节,是骨折最易发生的部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踝关节损伤已然成为骨科常见病。
[0003]目前,踝关节康复训练主要通过治疗师的手对患者进行背屈/跖屈、内翻/外翻、内旋/外旋的康复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对患者踝关节的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帮助临床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但是,这种康复训练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手把手”的“一对一”康复训练使得治疗师严重缺乏;其次,传统的人工康复训练消耗治疗师大量的时间精力,从而,很难保证充足的训练时间和足够的训练强度,治疗的效果也多取决于治疗师的经验和水平;再次,患者多被动治疗,参与治疗的主动性不够,从而加大了训练的难度。在我国目前医疗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很多踝关节术后患者或者踝关节畸形患者,进行随时且长期的踝关节辅助训练并非方便,或者只能够进行一些不规范的康复训练,造成踝关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脚部固定器和小腿固定器;所述小腿固定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震动马达、伺服电机一和伸缩机构,所述伺服电机一设置在安装座的内部,其输出端贯穿伸缩机构的固定部位,且该输出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通过轴座与脚部固定器的顶侧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安装在安装座外侧,其活动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一侧与脚部固定器固定连接,所述凸台的外端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所述伸缩机构的活动端表面设置有呈环形阵列的若干角度槽;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控制处理器、电机控制模块、定时模块、计数器和角度输入单元;所述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指向于角度槽,每经过一个角度槽,测距传感器就会产生一个信号变化,计数器进行计数,根据信号变化的次数,可以判定伸缩机构的活动端相对凸台的具体旋转角度;所述定时模块用于控制伺服电机一转动指定角度后,通过控制处理器和电机控制模块控制伺服电机一输出端停在该角度的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外壳体、外杆,所述外杆的一端设置于外壳体内,该端的端部和外侧均设置有弹簧一,且两个弹簧一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吸块,所述外壳体内部与两个吸块相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电磁块,所述外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凸台外侧,所述角度槽设置在外杆的外端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踝关节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外壳体、外杆,所述外杆的一端设置于外壳体内,且该端的端部和外侧均设置有气囊,外侧的所述气囊对外杆呈包覆状,两个所述气囊的另一端分别与外壳体内部的顶侧和顶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气囊的另一侧均连通有气管,且气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鹏飞钱立锋占道伟金文杰陈忠强康赵颖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