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20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雾化芯及气流感应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部及第二容纳部,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气流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内,所述第二容纳部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流感应器,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雾化芯,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流感应器和所述雾化芯相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气流感应器的距离小于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雾化芯的距离,解决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烟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器及用于为雾化器供电的主机,其中,雾化器设置有雾化芯、底座及第一电极,雾化芯与底座之间形成有雾化腔,底座设置有贯通雾化器外部的进气孔,进气孔与底座的底面及雾化腔相连通。主机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的第二电极,主机内具有与进气孔连通的一个负压通道,负压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气流感应器,在使用时,用户将雾化器下端插入主机,主机通过第二电极与雾化器的第一电极电性接触,从而实现对雾化器的电能供应。
[0003]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吸食时,电子雾化装置外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雾化腔,然后将雾化腔内的气溶胶从雾化器带出至用户口腔。然而,当用户不吸食时即口腔即将离开吸烟嘴时,用户没有继续进行吸气,用户口腔闭合而使口腔容积变小,用户有一个向外呼气的过程,使得口腔中有一小部分气溶胶被吐出回流到雾化腔中,因此雾化腔内未被吸食的气溶胶随着回流的气流流动至进气孔以及雾化器和主机之间的连接处,甚至流串至主机和负压通道内,以致形成气溶胶冷凝液,由于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中的进气孔与负压通道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这部分气溶胶冷凝液会堵住负压通道甚至流动到气流感应器内,使得主机内的气流感应器不灵敏或者容易损坏,用户的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电子雾化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气溶胶冷凝液会堵住负压通道甚至流动到气流感应器内,使得主机内的气流感应器不灵敏或者容易损坏,从而导致用户的体验较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壳体、雾化芯及气流感应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部及第二容纳部,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气流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内,所述第二容纳部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流感应器,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雾化芯,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流感应器和所述雾化芯相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气流感应器的距离小于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雾化芯的距离。
[0006]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包括第一储油结构及第二储油结构,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储油结构与所述气流感应器流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储油结构与所述雾化芯流体连通。
[0007]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收纳有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槽壁弹性抵接的第一弹性密封件,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储油结构、所述第二储油结构和通气槽,所述第一储油结构通过所述通气槽与所述气流感应器流体连通,在轴线方向上,所述通气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的深度。
[0008]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还设置有分隔板,以通过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二容纳部分成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且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相连通。
[0009]其中,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附件,在所述第三储油结构中安装有第四弹性密封件,且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部形成通气槽。
[0010]其中,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内部均设置有多个储油单元,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内的储油单元之间相互连通形成所述通气槽。
[0011]其中,在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三储油结构的深度小于所述第四储油结构的深度。
[0012]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上设置有导气孔,所述第四储油结构通过所述导气孔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在轴线方向上,所述第四储油结构位于所述雾化芯的下方。
[0013]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背向所述雾化芯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气流感应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通气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连通,所述通气槽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
[0014]其中,在所述电子雾化装置随气流流动方向直立放置时,所述第一容纳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上方。
[0015]其中,所述第一储油结构的底壁处设置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设置有沿所述延伸柱的轴向延伸设置的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气体流出端的端面高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的底壁,且低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顶部。
[0016]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还设置有导气孔,所述第二储油结构通过所述导气孔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导气孔在所述电子雾化装置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间隔设置。
[0017]其中,所述第一储油结构及第二储油结构内部填充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底部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及所述第二储油结构共同界定形成有通气间隙,所述通气间隙与所述通气槽及所述雾化芯相连通。
[0018]其中,所述第二吸附件设置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通气间隙相连通,所述延伸柱延伸至所述收容槽内,且未超过所述收容槽的上表面。
[0019]其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三吸附件,所述第三吸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储油结构的底壁处。
[0020]其中,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烟嘴、第二弹性密封件、第三弹性密封件、吸液件及通气管;
[0021]所述烟嘴与所述壳体固连,所述烟嘴设置有排烟孔,所述排烟孔通过与所述通气管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所述排烟孔与所述通气管之间设置有第四吸附件,所述第四吸附件设置有贯穿的过烟孔;
[0022]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盖设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盖设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第二端,所述吸液件包覆于所述通气管和所述雾化芯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与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之间,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相连,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雾化芯的第一端相连,所述雾化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相连,所述雾化芯、所述通气管、所述过烟孔、所述排烟孔依次连通。
[0023]其中,所述烟嘴上设置有与所述排烟孔相邻的藏液槽,所述第四吸附件盖设于所述藏液槽的槽口处。
[002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002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设置有壳体、雾化芯和气流感应器,在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雾化芯位于第一容纳部内,气流感应器位于第二容纳部内,在第二容纳部内设置有进气通道,且进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气流感应器,进气通道的另一侧设置有雾化芯,即第进气通道、气流感应器和雾化芯不是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进气通道到气流感应器的距离小于进气通道到雾化芯的距离。因此,当雾化腔内未被吸食的气溶胶随着回流的气流流动到雾化芯到进气通道之间的空间或者进气通道到气流感应器之间的空间中,并在此形成气溶胶冷凝液时,这部分气溶胶冷凝液不易进入到进气通道和气流感应器中,减少或者避免气溶胶冷凝液流动至气流感应器内,对气流感应器造成影响;在电子雾化装置使用过程中,当用户不吸食时即口腔即将离开吸烟嘴时,用户口腔闭合而使口腔容积变小,使得口腔中有一小部分烟雾被吐出回流到雾化腔中,形成的气溶胶冷凝液会流动至气流感应器中,从而导致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雾化芯及气流感应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部及第二容纳部,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气流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内,所述第二容纳部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气流感应器,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雾化芯,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流感应器和所述雾化芯相连通,且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气流感应器的距离小于所述进气通道到所述雾化芯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包括第一储油结构及第二储油结构,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储油结构与所述气流感应器流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储油结构与所述雾化芯流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收纳有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槽壁弹性抵接的第一弹性密封件,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储油结构、所述第二储油结构和通气槽,所述第一储油结构通过所述通气槽与所述气流感应器流体连通,在轴线方向上,所述通气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还设置有分隔板,以通过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二容纳部分成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且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内部填充有第一吸附件,在所述第三储油结构中安装有第四弹性密封件,且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部形成通气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和所述第四储油结构内部均设置有多个储油单元,所述第三储油结构内的储油单元之间相互连通形成所述通气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三储油结构的深度小于所述第四储油结构的深度。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部上设置有导气孔,所述第四储油结构通过所述导气孔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在轴线方向上,所述第四储油结构位于所述雾化芯的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背向所述雾化芯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气流感应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通气槽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储油结构连通,所述通气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威王超韬钟家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雪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