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氟唑菌苯胺和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19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氟唑菌苯胺和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活性成分,氟唑菌苯胺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氟唑菌苯胺和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尤其是一种包含氟唑菌苯胺和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种子处理剂是一种用于作物或其它植物种子处理的、具有成膜特性的农药制剂。通常的种子处理剂是由农药原药(杀虫剂、杀菌剂、激素和种肥等)、成膜剂、润湿剂、分散剂、渗透剂和其它助剂加工制成的,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膜的水基悬浮制剂。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将氟唑菌苯胺、嘧菌酯或咯菌腈和噻虫胺用于作物种子处理的相关报道。
[0003]氟唑菌苯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内吸、输导等作用。该杀菌剂为琥珀酸脱氢酶(SDH)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呼吸链电子传递复合体Ⅱ,阻断能量代谢。可以防治种传、土传的担子菌和子囊菌病害,主要由丝核菌引起的马铃薯黑痣病、小麦纹枯病、水稻纹枯病等,还有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玉米小斑病等。处理后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可以吸收氟唑菌苯胺,通过木质部传导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起到保护作物的作用。
[0004]嘧菌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通过抑制病菌的呼吸作用来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而使病菌丧失生命力。嘧菌酯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数十种病害均有很好的杀菌活性,适用于谷物、蔬菜、水稻、果树等多种作物,并且具有良好的作物安全性和非常突出的环境相容性。
[0005]咯菌腈为广谱触杀性杀菌剂,作为叶面杀菌剂用于防治立枯病菌等,对灰霉病有特效;作为种子处理剂使用时,可防治大部分种子带菌及土壤传染的真菌病害。在土壤中稳定,在种子及幼苗根际形成保护区,防止病菌入侵。结构新型,不易与其它杀菌剂发生交互抗性。
[0006]噻虫胺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噻虫胺主要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是nAChR的激动剂,能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系统的nAChR,使ACh无法与AChR结合,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信号的正常传导,造成昆虫麻痹而死亡,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具有高效、广谱的特性。
[0007]申请人研究发现,噻虫胺与复配杀菌剂(氟唑菌苯胺和嘧菌酯/咯菌腈)组合可以显著的增强杀虫或杀菌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显著降低活性成分的使用剂量,减缓病虫害抗药性的发生,同时将杀虫剂和杀菌剂组合使用也具有方便用药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氟唑菌苯胺和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及其应用。具
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包含氟唑菌苯胺和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活性成分,氟唑菌苯胺0.2

10%、嘧菌酯或咯菌腈1

8%、以及噻虫胺5

30%。
[0010]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种子处理剂中,氟唑菌苯胺0.5

5%、嘧菌酯或咯菌腈1

6%、以及噻虫胺10

20%。
[0011]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种子处理剂中,氟唑菌苯胺1%、嘧菌酯4%、以及噻虫胺19%。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种子处理剂中,氟唑菌苯胺1%、咯菌腈2%、以及噻虫胺19%。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种子处理剂还包含农药上可接受的辅料成分。可制备成适应的制剂;优选制剂为种子处理悬浮剂,种子处理乳剂、种子处理液剂、固体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可溶粉剂。优选的,所述的种子处理剂中辅料选自:润湿剂、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乳化剂、水、填料、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以上组合。上述辅料均采用本领域常见的辅料。特别优选制剂为种子处理悬浮剂。
[0014]所述润湿剂、分散剂优选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盐、芳基磺酸盐、脂肪酸聚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基酚甲醛缩合物、萘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拉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5]为了保证有限的农药成分集中作用于种子和根部,不易脱落和飞散,减少农药在环境中的扩散以及对非靶标的接触,所述悬浮种子处理剂还需要包括成膜剂。所述成膜剂既要保证所成衣膜透气性、透水性好,种子正常萌发生长,又要保证所成衣膜难溶于水,衣膜内活性成分能缓慢释放,持效时间长。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成膜剂优选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6]着色剂又称警色剂,可以提高悬浮种子处理剂的使用安全,其中,所述着色剂优选为水性玫红、酸性大红、Red

8110、Red

131、FGR

131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种子处理剂还包括增稠剂,以提高分散介质的粘度,降低粒子的沉降速度,从而提高制剂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增黏剂为阿拉伯胶、动物胶、果胶、黄原胶、硅酸镁铝、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8]为了提高种子处理剂的低温储存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种子处理剂还添加了防冻剂。优选的,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己二醇、尿素、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19]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C8

10的脂肪醇、硅、C10

20的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20]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酸钠、苯甲酸钾、山梨酸钾、水杨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21]优选的种子处理悬浮剂配方如下:
[0022]氟唑菌苯胺0.5

5%、嘧菌酯或咯菌腈1

6%、噻虫胺10

20%、防冻剂1

5%、润湿分散剂1

10%、增稠剂1

4%、成膜剂1

5%、着色剂0.1

6%、防腐剂0.1

1%、消泡剂0.1

1%、水补足100%。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种子处理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活性成分经过气流粉碎,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与水完全混合后,按比例投入砂磨机研磨,直至悬浮液的颗粒细度达到D90≤4μm,即得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氟唑菌苯胺和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活性成分,氟唑菌苯胺0.2

10%、嘧菌酯或咯菌腈1

8%、以及噻虫胺5

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活性成分,氟唑菌苯胺0.5

5%、嘧菌酯或咯菌腈1

6%、以及噻虫胺10

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农药上可接受的辅料成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为种子处理悬浮剂、种子处理乳剂、种子处理液剂、固体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种子处理可溶粉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处理剂中辅料选自:润湿分散剂、成膜剂、着色剂、增稠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乳化剂、水、填料、有机溶剂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子处理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贤良吴秋芳祝志凯杨晓迪胡守忠王秋莹程建张慧敏贾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沪联生物药业夏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